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教师聘任制度是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美国大学经过300多年的发展,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和符合现代大学制度特点的教师聘任制度,很好地契合了大学学术组织的特性,促进了大学的发展,也使得美国的高等教育居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在美国大学教师聘任制度中,教师的引进、使用与退出机制为我们理解大学制度提供了一个重要而独特的视角。认真考察美国大学教师聘任制度,对于做好我国大学教师聘用管理和人事制度改革具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学教师聘任制度是大学人事制度的核心,也是大学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大学教师聘用制度在实践中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改革的进程是艰难的,许多关键性的问题并未得到解决。究其原因,正是在新旧制度交替中暴露出的种种伦理危机,极大地影响了改革的力度和效度。大学教师聘任制度面临着深层次的伦理价值转变和重建问题。现代大学的教师聘任制度,应该是适应时代发展、更为符合伦理道德的制度。从伦理维度深刻反思当前大学教师聘任制度存在的问题,是聘任制度改革乃至大学制度建设不可回避的重要课…  相似文献   

3.
文章考察了西方大学发展过程中,中世纪大学、德国柏林大学和美国现代大学教师任用制度的特点和样态,并通过对西方大学教师任用制度历史变迁的梳理获得了一些启示。认为教师任用制度内生于大学发展之中,在聘任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学术职业作为一种独立的力量,其发育程度与聘任制度的规范化紧密相关;在教师任用制度中,大学和教师之间的利益追求并不总是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4.
大学教师聘任与晋升制度是大学教师管理的重要制度之一,它的存在主导着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影响大学的教学质量、科研成就及大学社会功能的发挥。文章介绍了尼日利亚大学教师聘任及晋升制度,分析了这一制度在实践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借此总结出值得我国大学借鉴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5.
明尼苏达大学是美国一所典型的公立大学,其教师聘任工作中的基本过程和做法,代表了美国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主流。明大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教师、终身教授晋升中非升即走、教师进退升降中学术权力为主导、教师管理工作的低重心等特征,深值我国大学在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中予以借鉴。  相似文献   

6.
教师管理制度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大学制度变革的必然路径。我国的大学教师管理制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初步形成了职务和岗位聘任相结合的师资管理模式,但存在着职务聘任模式尚未摆脱旧制度的窠臼、评价制度激励效果有偏差、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失衡等诸多困境。为此,要通过全面推行聘任制度、改革评价制度、理顺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关系,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7.
美国大学终身聘任制的历史与变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教师聘任制最早源于中世纪大学作为特权形式的教师任用制度,经历了具有固定任期的聘用制以及教授终身聘任制,成为美国学院和大学教师管理中最具特色的教师聘任制度。终身聘任制度在保障大学教师职业安全和学术自由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其自身存在的弊端面临批评和改革。  相似文献   

8.
“大学教师终身教职”是美国高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美国当前大学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中围绕“大学教师终身教职”存废之争的讨论可以发现,终身教职已经成为美国大学教师学术自由权利体系中的重要话语。该制度所保障的学术自由权利是否受到损害,已经成为检验包括“大学教师终身聘任后评审制”在内的教师聘任政策改革得失成败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国大学教师的资格检定与聘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大学教育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国近代大学教师的资格检定与聘任制度既是保证大学教师朝专业化方向发展的外部强制性力量,同时也是其专业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中国近代大学从创办之时起,其教师任职资格的检定与聘任制度经历了清末的教师资格检定制度之缺失与聘任的随意性时期,民初的教师资格检定与聘任中的"大学自治"与校长集权时期,20世纪20年代末至抗战前的逐渐"规范化"时期,30年代末至40年代末的"制度化"时期的几个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政府、学术团体、大学自身都曾起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教师群体对于一所大学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聘任也是现代大学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文章以京师大学堂、民初以及蔡元培掌校三个不同时期的北京大学为例,通过明确教师选聘标准、设立聘任委员会和制定聘任程序,描述中国近代大学教师聘任的制度化过程.大学教师的聘任权力由校长一人独揽转由教授群体集体掌控,教师主体则从拥有科举功名的官员转变为拥有留学背景、学有专长的学者.这与聘任者的阅历及其理念以及留学生群体的回归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大学作为一个非政府、非营利性的遗传性组织,较之于政府注重权力、企业注重利益,其则更强调文化的传承。所以,自20世纪80年代"组织文化"被引入高等教育领域以来就备受推崇。一流的大学必须要有一流的教师,教师作为大学组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大学组织文化也影响着大学教师发展的始终。随着人们对"组织文化"内涵的不断完善,大学教师的发展从文化冲突走向融合,"学习型组织"文化对大学教师发展的影响日益凸显,全球化背景下大学教师发展也对组织文化有着强烈的诉求。  相似文献   

12.
“幸福”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词,怎样去衡量人的幸福水平,对幸福感进行量化,是大家关注的重点.本研究从高校教师的幸福现状出发,阐明了提高高校教师幸福指数的意义,分析了影响高校教师幸福感的因素,最后提出了提高高校教师幸福指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内容分析法是基于定性的定量研究方法,非相对单维的定性或定量的研究方法,运用其在对CNKI数据库中2000年到2008年间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三所高校初等教育领域的367篇硕士博士论文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就其中有关教师这一选题的61篇论文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初等教育领域对“教师”课题研究总体上呈现出波动中上升的态势,特别是2005年后研究者对此愈加关注;论文具体内容涉及教师与教学、教师培训、农村师资队伍、教师素质、教师发展、教师心理等主题,其中对教师与教学方面的研究数量最多,而涉及农村师资队伍和教师素质等方面的研究较少,可适当将注意力转移到这些问题上。  相似文献   

14.
高校创业教师专业发展是创业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性的提高。高校创业教师的专业发展从内容和要求上说,实质上是高校创业教师的内在专业素质结构的发展。我国高校创业教师专业发展尚处于一种无序自发状态之中,要建立创业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强化专业支持力度;推行“个性化”的培训制度;设立专项经费奖励;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努力提高高校创业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5.
继续教育是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与保障。我们认识和实践的现代性意义上的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实际上是应对“职业要求”而为的技术理性型教育。而从后现代的视角来看,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应该是以关注教师的生命发展、生命幸福为旨归的价值理性型教育。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要实现从“职业要求”到“生命关怀”的超越,就必须转变观念,构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新模式——内生性组织协同模式,以实现教师发展的“外在自由”和“内心自由”。  相似文献   

16.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工作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是引领和推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指挥棒”。但是目前高校教师职称评聘仍存在着“五重五轻”的现状,针对这些现象需要从制度层面和实践层面加以纠正或调整。  相似文献   

17.
近二十年来,"教学学术"运动正以一种崭新的视域引领高校教师重新认识教学、研究教学、完善教学,使高校教师的教学工作得到更加科学合理、更具创造性的认识,教学学术水平也逐渐成为衡量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在厘清"教学学术"概念的基础上,发掘教学学术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提出更新"学术"理念、完善教师评价制度、重视学术共同体建设、注重教学研究与反思、创建学术交流与共享平台等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根据成人学习理论和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内涵,提出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应遵循教学发展、设计整合、分层递进、问题导向、行动本位、服务支持等原则,设计建构了"三层次、六类型、五阶段"的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模式,分析其应用,提出从政策驱动下的被动学习到技术驱动下的带动学习、再到发展驱动的主动学习都是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9.
培育人才是大学诞生的第一动力,也是大学教师的职业本色。然而,当前却有一些大学教师"只教书,不育人",得了"不育症"。医治大学教师"不育症",不能完全按传统做法"问题——原因——对策"入手,而应该变革当前高校教师的综合评价模式,尽快理顺大学教师的职责和任务。  相似文献   

2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实践中扮演着双重角色,他们既是国家意识形态的推广者,又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培育者。针对当前部分教师双重角色相互分离乃至相互对立的现象,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提出了知识分子“进化论”,成为解决该矛盾的重要参照。该理论要求思政课教师不仅做富于知识能力的“传统知识分子”,还要成为宣传意识形态的“有机知识分子”以及综合育人的“专家知识分子”,以实现思政理论课双重目标的相互协调,完成“思想”、“政治”与“教育”三者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