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端粒是保护染料色体的一般结构,对染色体的稳定和完全复制起着重要作用,端粒长度亦被认为是细胞寿命的标志。端粒乃是由端粒酶催化合成,端粒酶的激活使端粒维持固定的长度,从而使细胞保持分裂的能力,成为永生性细胞,某些癌症的发生与端粒酶的激活有关,用反义RNA封闭粒酶,抑制端粒复制,使癌细胞凋讯,为根治癌症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端粒酶是位于真核细胞线性染色体DNA的末端 ,由串联重复的DNA序列与端粒结合蛋白组成的特殊结构。由于端粒能保证线性染色体DNA完全复制 ,并防止染色体端—端融合 ,重组与降解 ,故它对稳定染色体的结构并保持基因完整有重要作用。在含有端粒酶的细胞中 ,由端粒酶维持端粒的长度。单细胞真核生物因含有端粒酶使其端粒的长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且不受培养条件与培养时间的影响 ,这些细胞具有调节端粒酶活性的机制以保持端粒的长度。在正常的人体中 ,除了胚细胞、生殖细胞及骨髓造血干细胞等少数细胞外 ,其他的细胞缺乏端粒酶活性。这…  相似文献   

3.
端粒及端粒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粒和端粒酶是近年来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独特的蛋白质-DNA结构,在保护染色体 的完整性和维持细胞的复制 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端粒酶则是由RNA和蛋白质亚基组成的。能够延长端粒的一 种特殊反转录酶,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的变化与细胞衰老与癌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端粒和端粒酶是近年来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独特的蛋白质—DNA结构 ,在保护染色体的完整性和维持细胞的复制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端粒酶则是由RNA和蛋白质亚基组成的 ,能够延长端粒的一种特殊反转录酶 .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的变化与细胞衰老和癌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端粒、端粒酶与细胞衰老及肿瘤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由富含G(鸟嘌呤)的DNA重复系列和蛋白质组成,端粒DNA不能为DNA聚合酶完全复制,随着细胞分裂的不断进行,端粒不断缩短,最终导致细胞衰亡,端粒酶是一种能合成染色体端粒DNA的核糖核蛋白酶,端粒酶活性的变化与肿瘤密切相关,端粒酶在治疗一些与老年有关的疾病及端粒酶抑制剂在肿瘤治疗方面都有着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端粒及端粒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特有的结构,具有维持染色体结构的完整性、防止染色体末端降解、端-端融合等功能.端粒长度的维持主要依靠端粒酶的活性.端粒、端粒酶与细胞分裂、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1关于DNA末端复制难题 绝大多数DNA的复制是在细胞分裂间期的S期中进行。对双链DNA而言,其复制方式是一种半保留复制。即复制所形成的新的DNA分子,保存了原来亲本DNA双链分子中的一条单链。在复制时,已知的DNA聚合酶都不能直接启动DNA新链或岗崎片段的合成,必须先在一种性质独特的RNA聚合酶(引发酶)的作用下,以DNA为模板,合成一小段RNA(通常为1~10个核苷酸)作为“引物”,由此提供一个3’-OH’端。这样一来,DNA聚合酶才能够在“引物RNA”的3’-OH端上,按照5’→3’方向聚…  相似文献   

8.
端粒与端粒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DNA重复序列,与各种结合蛋白一起保持染色体末端的稳定。端粒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其长度因种而异。有端粒酶时,其长度处在伸缩的动态平衡中;在没有端粒酶的细胞中,端粒长度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减少。这种缩短是否与细胞寿命以及凋亡肯关,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端粒酶的作用是合成新的端粒和维持现有的端粒。端粒酶的作用不是独立的,很可能是与其它相关蛋白质相互作用以完成各种功能。已发现大多数肿瘤  相似文献   

9.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所特有的结构,其长度与细胞的复制及衰老有关;端粒酶,是一种催化延长端粒末端的反向转录酶。近年来的研究显示,绝大部分恶性肿瘤具有端粒酶活性表达,该酶在肿瘤的治疗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有效地控制端粒酶活性,有可能为人类攻克癌症提供一个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0.
《生物学教学》2009,34(3):78-78
据东方网2008年9月2日援引新华网同日消息,由美国费城威斯塔研究所“感斯塔基因表达和调控项目”助理教授伊曼纽尔·斯戈达拉克斯博士主持的一项研究,用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技术破译了一种甲壳虫的的端粒酶活性区域的结构。该区域名为端粒酶逆转录蛋白(TERT),具催化功能。研究发现,端粒酶活性区的外形像一个面包圈。科研人员解析了活性区的分子结构并创建了端粒酶的功能模型,首次确定端粒酶是如何在染色体末端集结并进行端粒的复制。该成果于2008年8月31日发表于英国《自然》杂志网络版。  相似文献   

11.
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主要功能是保护染色体不被核酸降解,防止染色体末端的丢失和融合,维持基因的稳定.端粒酶则是能合成端粒DNA的酶,使得端粒的长度和结构得以保持.端粒和端粒酶的发现激起了生命科学对衰老、肿瘤、干细胞等的研究热潮.从端粒和端粒酶与运动员科学选材、运动组织损伤的修复、对成体干细胞的修饰与应用、保护提高线粒体功能、调节胞浆Ca2+和细胞因子、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等诸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端粒和端粒酶这一最新成果引进运动科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真核生物的细胞核中 ,存在一种主要由非组蛋白的纤维蛋白和大分子量的RNA组成的三维网架体系 ,这就是核基质。MAR是真核生物基因组的DNA序列中能特异地和核基质紧密结合的区域。它与真核基因中其它调控元件一起调节DNA复制、RNA合成和hnRNA加工等过程 ,在基因表达调控中起重要作用。1 MAR及染色质的边界元件真核生物染色体是由一系列各自独立的高度有序的染色质结构域组成。这些结构域在功能和结构上都是独立的 ,它们是由边界元件所界定的。迄今为止 ,已发现 3种边界元件 :核基质结合区(matrixattach…  相似文献   

13.
端粒酶是一种特殊的逆转录酶,是由RNA和蛋白组成的核糖核蛋白复合体,解决染色体的末端复制问题.端粒酶的激活可能与其亚单位特别是端粒酶活性催化亚单位的表达、调控有关.端粒酶在细胞的增殖、衰老及肿瘤诊断、治疗中起重要作用,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1.细胞衰老 阅读、分析下列材料,并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细胞衰老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科学家提出的“端粒学说”阐述了细胞衰老的某些可能的机制。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其DNA末端含有由简单的串联重复序列(如下图中的-TTAGGG-)组成的单链突出段,它们在细胞分裂时不能被完全复制,因而随分裂次数的增加而缩短,除非有端粒酶的存在。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其RNA含有与端粒DNA重复序列互补的一个片段(如下图中的-AAUCCC-),是合成端粒DNA的模板;其蛋白质能催化端粒DNA的合成,催化的一种机制如下图。  相似文献   

15.
端粒是构成真核生物线状染色体末端重要的DNA-蛋白质复合结构,DNA由简单的串联重复序列组成。端粒对染色体、整个生物基因组,甚至对细胞的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它的作用发挥离不开端粒酶的作用。目前端粒研究的核心主要是在动物细胞方面。文章就植物端粒、端粒酶及其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调节做概述。  相似文献   

16.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独特的DNA-蛋白质结构,端粒酶是能够延长端粒的特殊的反转录酶.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端粒的长度和端粒酶活性的变化与细胞的衰老死亡及肿瘤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就这方面的进展作一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6,(49):6-7
<正>1.高考题(2015年新课标卷Ⅱ)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拟核DNA中含有端粒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 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解析:端粒是每条染色体两端都有的一段特殊序列的DNA,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无染色体;端粒DNA序列在每次  相似文献   

18.
非典型肺炎又称SARS。根据美国病毒学家的研究,引起本次非典型肺炎的是一种“新冠状病毒”。冠状病毒是RNA病毒(核糖核酸)的一种,是以RNA复制病毒的遗传信息,而非通过DNA(去氧核糖核酸),与DNA病毒比较,其复制时出现的错误率较高,大约每复制1万个碱基就会出现一个错误,因而导致其基因突变率极高。美国病毒学家发现引起非典型肺炎的冠状病毒可能多达12种以上。这种病毒极不稳定,很容易因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异。研究人员已绘制出12种以上的非典型肺炎病毒的基因图,经过初步分析后认为,它存在一系列的病毒变种。不…  相似文献   

19.
端粒是由染色体末端的DN A重复序列组成的,其上有蛋白结合。可保护染色体免受伤害,与细胞周期过程中DN A末端片断的流失、细胞凋亡有关。端粒酶由hTERC和hTERT组成,可以维持端粒的稳定。造血干细胞有一定的端粒酶活性,目前已研究出多种因素影响其表达。端粒酶相关基因修饰干细胞可以达到建立永生化细胞系等目的,亦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最近,在研究端粒酶在人类造血系统的作用时,人们把目光集中到一种罕见的遗传病DCK上。治疗这种疾病可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揭示hTERT的内在基因和外来因素的两种调节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碱基比率换算是历年高考和会考常见题型之一,用公式换算,既不能直观地看出答案正确与否,又容易形成学生的思维定势。笔者在多年教学中,采用了一种稳妥、简捷的换算方法——示意图数字代入法,效果较好,学生也乐于接受。方法如下: (1)画两条竖直线代表DNA分子,一条竖直线代表RNA分子,并分别在直线上标出代表DNA和RNA的四种碱基符号; (2)将题设条件中碱基比的分母均设为1,则分子值就于商(如 A+C/T+ G=0.5,设T+ G= 1,则 A+ C=0.5); (3)将相加的碱基符号用弯折线(>)连结,并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