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当然,语文教育中的思想教育,应该符合语文教育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El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情感因素,根据语文教育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教学过程中,陶冶学生的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可见,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因文而异,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情感,陶冶情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应巧妙地把情感教育融于语文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5.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教学建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成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这说明审美素养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教育是日常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与美育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点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挖掘教材的思想点,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情操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当作外在的、附加的任务,应当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在日常教学工作之中。"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8.
陈吉芳 《考试周刊》2011,(29):57-58
《课程标准》提出:"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9.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由此可见,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那么,在语文课堂中如何进行情感教育呢?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融入日常教学之中。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课文教学、作文训练、课外阅读、观看影视作品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德育。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教育学生是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3.
我国著名学者朱小蔓教授认为:"情绪、情感是人类精神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经验中最亲近的体验."<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由此可见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谈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教学之中。”可见,新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宋雅琴 《广西教育》2009,(26):40-40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宜以感染熏陶、潜移默化为手段,让学生在“春风细雨”中得到滋润。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张良超  李贞 《现代教育》2011,(Z1):86-86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是达到使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生活、勇于面对观实、健康成长的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语文作为工具性的基础学科,具有它独特的教育魅力。语文教学中的道德教育,应该符合语文教学的特点,注重实践体验的指导,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融入语文教学过程之中,还给孩子一个真正鲜活的生命和世界。  相似文献   

19.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虽然《初中课程标准》颁布已久,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依然有老师把知识的传授作为教学的唯一,漠视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初中课程标准》与传统语文教学比较,一个重大的突破是重视基础功能的人文性,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教学的重点之一:"培养学生高尚的美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因此,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应该前所未有地注重探索语文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当作外在的、附加的任务,应当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在日常教学工作之中。"由此看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其教学任务不仅在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还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课外阅读等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增强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