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教育部开展的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一个具有开创性的、标志性意义的工程,是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大制度创新。重点研究基地已成为高校制度创新、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者队伍、产出重大科研成果的学术高地。重新审视重点研究基地这一新兴事物的产生、发展和壮大,思考重点研究基地制度与学术研究发展趋势、高校科研体制的内在关联,对于正确理解建设重点研究基地的意义和下一步如何建设好重点研究基地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新使命新要求。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主力军,是建设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进程中,承担着光荣使命和崇高责任。努力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要以增强创新能力为核心,大力推进理论创新、科研方法创新、科研组织形式创新、科研体制机制创新,在推进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中,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教师教育研究》2017,(1):23-28
高等院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关键在于高校教师队伍的培育。本文以协同创新中心这一特殊的科研组织模式为例,从人事管理的角度来考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结合国家级和地方级两个协同创新中心在师资建设方面的创新做法来阐述如何突破高校传统的人事制度障碍来构建具有创新力的教师队伍。"十三五"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窗口期,高校应当顺应国家人事制度改革的大政方针,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加强师资建设,为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4.
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的基本力量和基础支撑,有组织科研对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建制化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成体系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战略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创新,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生产模式自我迭代的理论自觉,是党领导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百年发展的历史探索。科学把握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有组织科研的目标体系,应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三重维度进行系统思考,宏观层面以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为目标,中观层面以形成中国特色的研究范式为目标,微观层面以解决中国发展的必然性问题为目标。新时代新征程上,高校应以有效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有组织性为目标,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优化组织管理模式、强化战略力量储备、构建综合保障体系,扎实有效地推进有组织科研,为实现哲学社会科学自立自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高校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试论我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快我国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既是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高校竞争力、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然要求。我国高校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应重点建设好两个平台和一个基地:基础研究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和工程化研发平台以及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同时,要与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进一步加强民族类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各民族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是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题中之意。本文从完善民族类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加强基地建设是发挥好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重要途径;完善民族类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加强基地建设是发挥好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重要途径;提升民族类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是发挥好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重要条件;扶持学生红色社团,培育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是发挥好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重要使命。本文从四方面论述了如何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7.
论点     
关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新一轮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的重点建设内容:(1)一是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高质量完成工程重点教材编写任务;(2)二是推进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3)三是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4)四是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应用对策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8.
辽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凸显的发展成效,主要体现在6个方面。一是突出绘制辽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蓝图是繁荣发展辽宁高校哲学科学的指南;二是突出马克思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繁荣发展辽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三是突出学科建设工程是繁荣发展辽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核心;四是突出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是繁荣发展辽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五是突出人才建设工程是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关键;六是突出重大项目的引领作用是提高科研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一个重要规定性就是要有高水平的科学研究,高水平的科学研究要以高水平的科研管理为保障。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高校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目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状况和发展趋势,应该积极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切实抓好“十大战略”的落实,以不断提高的科研管理水平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哲学社会科学在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文化、服务社会以及在促进学校学科发展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正确认识与发挥省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作用,对于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制度创新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迫切需求。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的现状,并参考两所国外著名高校科研管理的方法,从制度完善、基金设立、管理创新三个方面对创新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制度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工作 ,近一年来引起了高校及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界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反应。从当前这项工作进展的实际来看 ,我们可以认为 ,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以下简称为“重点研究基地”)建设 ,是“九五”期间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改革和发展的标志性成果 ,也是“十五”期间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发展和创新的重点工程。  一、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的基本构想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直是我国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方面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 2 0多年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不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  相似文献   

13.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动力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动力、主体动力和制度动力推动着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环境动力包括政治环境动力、经济环境动力和文化环境动力。主体动力通过激发创新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来实现。在制度动力方面,需要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整个环节中进一步确立优先权制度给创新以最初的制度动力,完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评价体系给创新以制度的支撑、建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监督制度给创新制度以恒久的动力。  相似文献   

14.
新文科建设区别于传统文科,围绕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全球化风险社会和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背景而展开。以新文科为背景,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面临理论场域和话语体系的拓展和重构、现代大学制度中的学科界限和壁垒的突破和超越、研究范式和研究主体的更新与改造等挑战。新文科背景下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当加快改造现有学科体系、推动知识生产模式转进、完善知识话语体系、打通科研与教学界限,以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十五”期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为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一五”期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  相似文献   

16.
200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会议暨高校社科管理研究工作会议于7月29日召开,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发表书面讲话。会议着重就如何大力推进科研管理创新,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袁贵仁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创新是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创新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有力保障,而且应该引导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健康快速发展的作用。袁贵仁强调,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与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如何以国际眼光、先进理念,真正按照世界先进大学理念、大学体制、大…  相似文献   

17.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工作自1999年下半年启动以来,一直得到高校及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界的热情支持和高度关注。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实际来看,也从当前这项工作进展的实际来看,我们可以认为,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下简称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是九五"期间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改革和发展的标志性成果,也是十五"期间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发展和创新的重点工程。一、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的基本构想与总体目标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直是我国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方面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  相似文献   

18.
建立多元化的跨部门的社科研究管理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高校工作的学者们对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充满了积极性和期待。为大力推进这项工作,我觉得特别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社科科研管理体制的调整和创新。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建立多元化的、跨部门的、灵活有效的社科科研管理体制可能是一个较好的选择。目前,我国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机构大体可分为企业、政府、民间和高校四个系统。每个系统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优势。第一,企业系统的社科研究工作,我把它称为“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工作的市场化”。企业的社科研究重在市场,企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对于推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和科研体制改革具有深远意义。经有关高校推荐申报、教育部组织专家进行通讯评审和实地考察,批准第二批57个科研机构列入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 ●管理学: 1.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学校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共建) 2.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 ●马克思主义: 3.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 4.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 ●哲学: 5.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学校与广东省委宣传部共建) 6.山东大学易学…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各省、市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文件精神,纷纷建立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我们可从以下五方面来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整合学科资源,形成研究特色;加强学术互动,交流管理经验;树立大资料室观念,实现网络化管理;树立创新意识,立足当代研究;优化科研队伍,改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