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例]“九义”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黄继光》课文写黄继光在敌人枪林弹雨中第二次站起时 ,这样写道 :“他张开双臂 ,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 ,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训练过程 :1 在万分紧急关头 ,黄继光是怎么做的?让学生从句中圈出描写黄继光动作的词。2 这句话中哪个词最重要 ,最感人?3 体会“堵住”的意思 :①查字典理解(堵 :阻塞、挡)。②“堵住”在课文中应取哪种意思?(挡住)4 看图 ,再读句子 ,思考 :①黄继光当时是怎么想的?②从“堵住”一词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精神?5 让学生学做黄继光去堵“…  相似文献   

2.
<正>“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课堂中一个学生刚刚慷慨激昂地读完黄继光面对枪林弹雨毫不退缩的句子。另一个学生举起了手,一脸疑惑地提出了疑问:“老师,课文的上一个自然段中刚写了‘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他怎么会突然站起来了?”这个问题刚一出口,刚刚学生还沉浸在对英雄英勇顽强的崇敬之中,  相似文献   

3.
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重视句子的教学。理解句子是理解课文的基础,各个年级都应重视培养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句子教学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怎样由浅入深有层次地进行句子教学?具体可分成三步: 第一步:建立句子概念,初步理解句意 低年级学生刚接触句子,教师要通过传授句子知识和实际训练,帮助学生建立句子概念:1、写物的用“什么是什么”“什么怎么样”的句式;写入的,用“谁是什么”“谁怎么样”的句式。2、一句话的末尾要用句号、问号、感叹号。然后以课文具体句子进行实  相似文献   

4.
郭丹 《教学随笔》2016,(8):43-43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要重视词汇教学。”词语是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因此教师只有进行有效的词语教学,才能提高学生阅读、口语交际和写作的能力。要提高词语教学的质量,教师需按照《新大纲》的精神,采取多种方法灵活进行词语教学。  相似文献   

5.
如何指导学生给课文分段,教材都作了适当的安排,教师要凭借教材,充分利用课文中分段训练的练习设计,扎扎实实地搞好分段训练,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为指导学生谋篇布局、加强学生作文的条理性打下基础。下面以《黄继光》一课的分段教学为例,谈几点教学建议。一、凭借教材,明确文体特点教师指导学生读课题《黄继光》,简介黄继光。然后指导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本文是一篇侧重写人的记叙文,为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分段做好准备。二、凭借教材,理清自然段的关系并分段编者在《黄继光》一课课后设计了这样三个阅读思…  相似文献   

6.
《黄继光》教案(第二课时)执教:灵武县县城一小陆红枫简评:王永明教学要求1.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2.理清文章脉络,按事件的发展顺序分段,概括段意。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学习黄继光顽强战斗、不怕牺牲的精神。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划分段...  相似文献   

7.
句子训练是语言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句子训练约占训练总量的三分之一,因此教师们都很重视句子教学。句子教学要教会学生读句,解句,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认识一些典型的句子,学习各种常用句式,掌握不同句式在表达上的不同作用,逐步形成驾驭语言的能力。一、借助标点符号,认识句子。“句子是由词组成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这样的定义对小学生来说,难以理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给句子定三个标准:1.由词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句子教学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 :在阅读教学中 ,要重视句子教学。理解句子是理解课文的基础 ,各个年级段都应重视培养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那么 ,在小学各年级段怎样进行句子教学呢?一、小学低年级重点指导建立句子概念 ,理解句子意思建立句子概念 ,也就是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说的“懂得一句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它既为学生以后理解比较复杂的句子打下基础 ,又帮助学生在低年级阶段学写完整的句子。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从课文中选择一些句…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目标】1.通过任务驱动,聚焦人物言行,探究黄继光从“普通一兵”到“特级英雄”的成长历程。2.体会黄继光坚毅顽强的精神品质和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激发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教学流程】一、出示任务,引领探究1.资料阅读。  相似文献   

10.
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基础训练6三道题,要求学生体会并学造此喻句。教学时可分下列五步进行。一、分析句子。比喻句的构成大多是“什么,像什么”(这里仅指明喻)。可先让学生读题中的5个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之后,按“什么、像什么”把5个句子分成前后两部分,用“‖”隔开。然后再让学生讨论:各句中分别讲了几件事物?这些事物是否属于同一类?这些事物之间有何联系?学生通过读、想、议,加上教师的指点,感知比喻句  相似文献   

11.
许叶 《考试周刊》2011,(23):57-58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要重视词汇教学。”词语是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因此教师只有进行有效的词语教学,才能提高学生阅读、口语交际和写作的能力。要提高词语教学的质量,教师必须按照《新大纲》的精神,采取多种方法灵活进行词语教学,尤其对低年级小学生,要抓住每个契机,“让词深入儿童的精神生活里去”,“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深刻内涵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这将为未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和作文能力架起一座坚固的桥梁。  相似文献   

12.
赫尔巴特的教学论精神就是强调学生多方面的主动发展,强调学生的精神建设,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重视构建良好师生关系、重视学生的扩大交往和确立同情。大学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误解”与赫尔巴特学派对“教育性教学”的“狭义的解读”有相似之处。赫尔巴特教学论的基本精神对“教育性教学”“思想范围”“观念群”的解释,对“课程思政”建设有启示意义,有助于专业教师理解“课程思政”的“唤醒心灵”“充实心灵”的内涵,有助于克服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窄化理解,有助于专业课教师对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心灵能力”要素的挖掘,从而有助于专业教师对专业课程“思政”资源的二次开发。大学专业课教学应按照赫尔巴特教学论精神进行转型,构建新型教学文化,强化“心灵能力”培育,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关注大学生的精神丰富性、精神主动性和精神生长性建设。  相似文献   

13.
《黄继光》一课讲的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黄继光为了上甘岭战役的胜利壮烈牺牲的故事,表现了黄继光伟大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运用电教手段,再现当时的情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批判精神是一种人文精神,本文以新时期大学生主体性特征为切入口,分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进行批判精神引导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提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进行批判精神培养的“两个转变”:从“教师中心”转变为“学生中心”;从“教师主体”转变为“学生主体”,从而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5.
补充句子是小学阶段语文的一项基本练习,对提高学生各种语文能力,特别是表达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近十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补充的句子,从语法角度看虽然没有错误,但内容俗套,语言贫乏,句式呆板单一。如果我们教师仅以表述完整为要求,只求“对”,不求“好”,就极易造成学生思维定势,他们补充的句子会永远一个模式,毫无新意与灵性。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应完全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积极参与句子实践,逐渐学会补充句子,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  相似文献   

16.
所谓“绿色”教学,就是教学中教师把精神生命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尽享学习乐趣的一种教学手段。“绿色”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师抓住学生多元化的反应及学生个性的情感体验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高尚情操,发展学生的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并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7.
一、充分利用直接教学,指导自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要花一定时间教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复式班课头多,直接教学时间少,教师必须充分利用直接教学时间,依据教材,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会“自学”。1.在内容上明确重点。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明确重点、难点所在。复式班更需要这样做。如:教学《狐假虎威》一课的生字时,教师要抓住“假”、“威”、“纳”三个比较难理解的生字重点教学。讲“纳”字时,先让学生看字典中“纳”字的三条注解,然后读书上的句子(森林里的野猪  相似文献   

18.
语文学科是教儿童学习语言文字的。其实,不需要我们摆花架子,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就孕育着诸多的创造性因素。就拿阅读教学来说吧,培养学生的语感是重要任务之一。所谓培养语感,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语言活动中的直觉思维和顿悟思维。而直觉思维和顿悟思维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内在源泉。如《黄继光》一课中,有这样一句:“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创设情境,让学生反复诵读,并根据自己的体会,对“啊”字作出理解。有的学生认为“啊”是从战士们口中发出的,表示惊喜;有的学生认为是黄继光自己发出的,表示对敌人的仇恨,决心与敌人一拼到底;甚至有的学生认为应是敌人发出的,表示他们感到震惊与恐惧!学生根据自己  相似文献   

19.
注重引导教给方法———《黄继光》文中“堵住”一词的教学□叶劲松“堵住”一词是《黄继光》一文中的重点词,是把握文章中心思想的关键,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突破口。要理解它单靠查字典,读一读它的注释是不够的。教师应教给方法,注重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的语境,结合...  相似文献   

20.
丁琳 《华章》2006,(12)
一、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在初中低年级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解必不可少。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到文言文,没有任何基础,头脑中一片空白。针对初学者,字词教学为重点,读懂句子、理解文章寓意为基本要求。此时的文言文教学,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得尤为突出。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八、九年级,师生似乎都渐渐习惯于这种“老师教,学生学”,甚至“以老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的固有教学模式,迟迟不肯断奶。文言文教学中“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被许多教师奉为至宝,重文言文字词教学,轻思想情感的感悟,教师一味忘我地讲解,学生被动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