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有关儿童说谎行为研究文献的梳理,研究者概括介绍了有关儿童说谎行为的定义、儿童对说谎的认知、儿童说谎行为的发生年龄和发生概率、儿童说谎行为与心理理论能力的关系以及儿童谎言的分类和儿童说谎的动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分析了现有研究在方法上的不足,从而建议可在社会学视野下进一步考察儿童说谎行为的发生和发展以及当前儿童的社会和道德教育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儿童说谎行为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说谎行为是道德发展和社会认知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对说谎概念的界定,对相关理论的研究都是存在争议较多的方面。系统地研究儿童说谎行为的发生发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儿童社会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学生说谎是一种学生自我保护的本能,有值得谅解的地方,班主任应该改变看待学生说谎问题的心态。对学生说谎行为应多进行换位思考予以区别对待。应该从营造宽松的诚信环境、树立诚信榜样、进行诚信教育人手提高学生矫正说谎习惯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以增进师生间的理解和信任,促进和谐平等师生关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儿童说谎行为研究是道德发展和儿童社会认知研究关注的焦点,通过对有关儿童说话行为研究文献的梳理,研究者概括介绍了有关儿童早期说谎概念的界定、说谎与欺骗的关系、说谎的分类及动机、儿童早期说谎的认知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在分析现有研究方法的不足的基础之上,建议从社会学视角在真实自然的情境中,进一步考察成人对待儿童说谎的态度,说谎对儿童自主性发展的影响以及当前儿童社会发展和道德教育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说谎是幼儿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对于幼儿说谎的研究也由来已久.文章回顾了洛克和皮亚杰对幼儿说谎行为的研究,以及对幼儿说谎行为的分类,分析幼儿说谎行为的原因,并提出了矫正幼儿说谎行为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 班级管理过程中,学生说谎是经常遇到的问题,如何有效地处理学生说谎,对师生关系的和谐、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学生说谎,传统的应对办法是反复追问,甚至查找证据予以证实,也就是积极揭穿学生的谎言,再对学生的说谎行为予以批评或处罚。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7,(1):193-194
说谎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常发生的行为,且伴随幼儿成长,可以说说谎行为的发展是其社会化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皮亚杰开创说谎行为研究以来,在发展心理学领域对幼儿说谎行为的研究已经十分深入。本文首先分析幼儿说谎的具体表现,进而对幼儿说谎行为原因进行阐述,最后重点论述完善幼儿说谎行为的对策,从而做出总结。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心理学家对说谎的概念进行了多样界定,并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入手,更关注儿童的说谎行为,尤其关注2~8岁儿童说谎的发生及心理因素;幼儿出现说谎行为,并且在学前期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孩子们中一种普遍现象;儿童说谎行为对下一阶段的思想品德和素质教育发展形成极大阻碍,对孩子们终生成长具有极其不利的影响,需要进一步关注儿童说谎行为和心理因素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每个孩子都有说谎的时候,但并不是所有的说谎行为都说明孩子存在严重的问题。作为幼儿教师,有必要对幼儿的"说谎"行为进行剖析和引导,循循善诱。既不能对幼儿的说谎行为漠不关心,也不能一发现孩子说谎就暴跳如雷、威吓斥骂,而要  相似文献   

10.
忽视诚实信用教育对儿童的消极影响有位心理工作者,在为儿童说谎问题走访了几十所学校后发现,儿童说谎并非个别,而是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说谎不仅是个教育问题,也涉及到心理学和社会学的问题。总之,儿童偶尔说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社会、学校、家长在“教导”儿童说谎;说谎者仅仅有说谎的行为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用说谎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说谎,即把谎言有意或无意地以言语的形式表现出来,使之成为一种外显的行为。学前儿童说谎是一种无意行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行为现象。本文从说谎概念的界定、儿童说谎现象的类型分析、儿童说谎现象的行为危害等方面,对儿童说谎现象进行了心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四-六年级儿童说谎行为及其与家庭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选取小学四-六年级共6个班儿童为被试,采用自编数学测验和家庭教养方式问卷为实验材料,在自阅卷情境中了解四-六年级儿童说谎行为的差异,并探讨其与家庭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四-六年级的儿童对考试说谎行为的认知和判断已经基本形成;在影响儿童考试说谎行为的三个因素上,自阅卷情境对四、五年级儿童的说谎行为并不存在显著影响,对六年级的儿童有显著影响。五年级或许是影响儿童说谎因素发展的一个关键期或转折点;家庭教养方式的不同因子对儿童说谎行为的影响有所不同。父亲教养方式中的惩罚严厉或是拒绝否认,以及母亲的家庭教养方式中的过分干涉和过分保护,或是不偏爱儿童,都更容易导致儿童说谎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大学生的说谎行为,从说谎的对象、说谎的内容、说谎的动机、说谎的情绪以及说谎的回馈等方面探讨大学生说谎行为背后的系列因素。调查发现,大学生更倾向于对长辈说谎,他们更多的是为了利益(包括他人和自我)或逃避惩罚而说谎。说谎之后近80%的学生体验到负向情绪,但很多人仍会为了某种利益而再次说谎。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儿童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就会出现说谎行为,这是教师非常关心的问题。儿童说谎的类型主要有想像型说谎、虚荣型说谎和逃避型说谎三种。那么儿童为什么会说谎?说谎的心理表现怎样?教师应该怎样纠正儿童的说谎行为呢?本文就此进行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廊坊市1所幼儿园230名幼儿为被试,使用问卷调查法考察幼儿说谎行为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家庭环境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幼儿说谎行为无年龄及性别差异;家庭环境的娱乐性能负向预测幼儿说谎行为,即家庭娱乐性水平越低,幼儿说谎越多;幼儿性别在家庭环境成功性与说谎之间起到调节作用,成功性程度越高,预示男孩说谎越多,而对女孩说谎则无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6.
周程熠 《教学随笔》2016,(3):126-126
幼儿说谎现象十分常见,说谎往往被人们视为是一种恶劣的品质问题,但对于出现在幼儿身上的这种现象,其原因是包含多方面的,不能一概而论,针对具体问题需具体分析。作为教师,应注意幼儿在园的表现,当出现说谎倾向时需及时采用恰当的方法与幼儿交谈,逐步培养幼儿诚实的良好品质。家园合作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做好家长工作,帮助家长形成对幼儿说谎行为的正确态度,密切关注幼儿的表现,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幼儿说谎现象十分常见,说谎往往被人们视为是一种恶劣的品质问题,但对于出现在幼儿身上的这种现象,其原因是包含多方面的,不能一概而论,针对具体问题需具体分析。作为教师,应注意幼儿在园的表现,当出现说谎倾向时需及时采用恰当的方法与幼儿交谈,逐步培养幼儿诚实的良好品质。家园合作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做好家长工作,帮助家长形成对幼儿说谎行为的正确态度,密切关注幼儿的表现,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儿童说谎行为是道德发展和社会认知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1930年,皮亚杰最早对儿童说谎给出定义,他认为10~11岁的儿童只有有意的欺骗才能被认定为说谎,即任何“有意图的错误陈述都是谎话”。西班牙学者Masip等人认为,说谎是通过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有目的地隐瞒、伪造或假造有关事实或情绪的信息,以诱导他人形成或维持一种沟通...  相似文献   

19.
正说谎是一种捏造或虚构事实,用不正确的方式隐瞒全部或者部分事实真相的行为。在幼儿时期,孩子说谎的很多,这是可以用许多实例证明的。儿童问题研究专家马丁斯的调查结果证明,50%的幼儿有说谎的行为。幼儿的说谎原因是什么?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的说谎行为?本文以幼儿身心发育特征为基础,就幼儿的说谎行为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希望能找出有效的对待对策。幼儿说谎的原因和内容是大不相同的,但是它们之间总是会有相同的点,对此我们可以找出相应的对策。一般来说,幼儿说谎  相似文献   

20.
对成人来说,说谎是一种故意的欺骗行为,是一种蓄意对真实情况加以歪曲的行为。对幼儿来说,真正以欺骗别人为目的的说谎是很少的,他们说谎与成人说谎的性质不同。儿童的语言常常是与他每天的问题和愿望紧密相联。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训斥说谎的儿童,而应对说谎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1.要平静温和地处理问题,善于把孩子的想象和说谎区别开来,把无意说谎和有意说谎分开来。否则,就会使孩子蒙受冤枉,使他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 2.对为了掩盖错误而说谎的孩子,要给予惩罚,但惩罚要通情达理,让孩子能够接受。例如采用剥夺权利的惩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