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抗战时期的难童救济教养工作是全民族抗战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民族的抗战需要动员全民的参加,儿童也是抗战力量的一份子,因此,难童救济教养工作受到了国民政府和全社会的重视。文章阐述了难童问题日益严重的原因及国民政府采取的措施,展示出中华民族团结御侮的斗争及精神。  相似文献   

2.
八年抗战,成千上万的儿童沦为难童,亟待救助。在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的帮助下,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在全国部分地区开展了儿童特赈活动。为使活动顺利进行,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的法律法规,明确了儿童特赈活动的工作对象、原则、目标与方式等重要政策。这项活动主要从对失依儿童的收容、开展儿童福利工作及儿童供食运动等三个不同方面进行。这一活动的开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全国各地建立了数量不等的儿童教养院、育幼院、收容所和服务站等机构,使数十万难童得到救助。但是,也存在着受到救助的难童在应该救助的儿童中所占比例过低及地区分布不均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1937年“七七事变”后,我国进入全民族抗战时期,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八年抗战,人民流离失所,造成众多的难民。其中很特殊的一个群体就是难童。抗战时期西迁重庆的国民政府和民间的社团组织都对难童进行了一系列的救助,这些救助工作不但为难童提供了住所,还对其进行各方面的教育,安定了社会,也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相似文献   

4.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发展引起的社会结构性分层使弱势群体问题日益突显。弱势群体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权利明显弱化。目前,我国弱势群体的构成范围不断扩大,而相关权利保护却相对薄弱,尤其在法律救济上仍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农民工的讨薪难、就业歧视、贫困儿童缀学等等,这已经成为困扰和阻碍我国社会健康发展的一个社会问题。因此保护弱势群体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对我国当前弱势群体的认识,对弱势群体法律救济概念加以界定,在此基础上指出弱势群体法律救济所应遵循的原则。然后分析我国弱势群体法律救济的现状及存在的司法问题。进而从司法层面对我国弱势群体法律救济体系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5.
九一八事变后,在侵略者铁蹄的蹂躏下,我国大片国土沦陷,万千家庭流离失所,无数儿童成了无家可归的难童。因此,难童教育成了当时我国战时教育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1939年7月,陶行知在重庆创办的育才学校,是一所战时难童学校。然而,它在当时全国数量众多、形式多样的难童教育机构中独树一帜,陶行知关于难童教育的思想在当时也独放异彩。  相似文献   

6.
九一八事变后,在侵略者铁蹄的蹂躏下,我国大片国土沦陷,万千家庭流离失所,无数儿童成了无家可归的难童。因此,难童教育成了当时我国战时教育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1939年7月,陶行知在重庆创办的育才学校,是一所战时难童学校。  相似文献   

7.
春光染,夏日长秋风起,冬雪扬这条路在四季中流淌亘古不变的是您的模样……站在被日军轰炸后冒着青烟的废墟上,看着瑟瑟发抖的遍野难民,看着失去双亲流离失所的无数难童,他的心在滴血。他决定给难童们一个既可以避难又可以读书的家……他便是我们伟大的老校长陶行知先生。  相似文献   

8.
所谓贫宦 ,即贫穷的官员 (包括致仕者 )。在宋朝社会各阶层中 ,贫宦是一个特殊群体 ,他们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但由于种种原因 ,其经济地位较低 ,生活困难。对他们的救济 ,是宋朝社会救济中的一个特殊层面。与一般对大众的社会救济不同 ,宋朝对贫宦的社会救济除了生活方面的救助之外 ,还包括对其家属的生活济助、归乡旅费等方面的资助  相似文献   

9.
<正>(1984年11月)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我们称他陶先生、陶校长、陶夫子。1946年7月25日,36年了。今天想与大家谈谈陶夫子和他创办的育才学校的一个侧面。在进育才学校之前,我是金剑山儿童保育院一个难童,一个穷孩子,一个只知打鬼子其他一无所知的人。1939年底,我和许多保育院的难童被选拨进了育  相似文献   

10.
日本家暴虐童问题由来已久,具体可追溯到一战时期。社会普遍认为家暴虐童使儿童的人格尊严受到危害的同时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迫于外界压力政府于1929年颁布《救济法》,1933年出台《少年救济法》,同年又通过专门性法律《儿童虐待防止法》来保护受虐儿童的身心健康。通过不断完善与发展,这些法律体系现在已经在实践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随着近年来我国家暴虐童事件的频发,日本家暴受虐儿童的法律保障与实践为我国保护儿童免受家暴伤害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1.
陕甘宁边区难民救济问题初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抗战时期,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入侵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难民问题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难民救济工作一度成为当时社会的焦点。陕甘宁边区政府在难民救济方面采取了积极措施且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1938年至1943年重庆大轰炸期间,国民政府实施了空袭难民救济。救济措施包括组建专门空袭救济机构、颁布救济法规、动员民间力量救济和奖励空袭救济人员。在具体的空袭救济中,政府组织人力物力财力收容、医治难民,并向难民发放急赈和小额贷款。国民政府的空袭救济具有阶段性、突发性、广泛性和慈善性的特点。空袭救济措施的实施一定程度上维护了难民的生命安全,解决了难民的生活问题,安定了民心和社会秩序,粉碎了日本妄图以炸迫降的阴谋,从而支持了中国长期抗战。但由于救济经费的不足、救济力量的有限以及救济措施的失当,国民政府的空袭救济效果相当有限。  相似文献   

13.
Increasing numbers of refugee children are entering our public schools. In addition to carrying with them memories of untold trauma, they bring with them many special needs.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se needs and ideas for assisting teachers in making our classrooms more responsive to our refugee children.  相似文献   

14.
基督教在近代中国大地上迅速而广泛的传播,社会事业作为传教士的传教手段,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量兴办。直隶省地处华北平原,京畿重地,是传教士活动频繁的区域,基督教的社会事业在这一地区有着特殊的意义。基督教会积极开办医院、学校、儿童教养所,大力开展社会公益活动,辅助政府进行赈灾、战地救济。这些社会公益活动不仅弥补了政府和民间机构在社会管理方面的漏洞与不足,而且为直隶带来新的机构设置、新的慈善理念、新的管理方式。对当时直隶的社会服务体系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和改良作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直隶近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近代中国教会特殊学校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近代教会在华特殊学校事业的兴起与教育制度特点,及其时中国特殊教育发展的作用。认为虽然传教士创立教会特殊学校在客观上却带来西方文化中的一些新思想、新观念和新方法,提高了中国民众时特殊儿童的期望值;由教会特殊学校所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民族独立意识,他们中的一些人成为近代中国民办特殊教育的先驱,推动了中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注重社会服务是近代中国教会大学从创立之日起就明确的一种指导思想。起初,它只是基督教精神的一种世俗表达,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社会服务逐渐泛化为教会大学各项工作的准则,并成为其办学特色之一。  相似文献   

17.
新教医学传教士是传教士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传播医学和宗教的同时,还通过多种方式将近代西方的天文、地理、地质、矿物、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和国际法、经济学、政治学等方面的社会科学知识传入中国。这些科学传播活动虽然有限,但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history of Christian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as a case study, building upon the work of scholars who have been seeking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identity and distinguishing marks of Christian higher education in a variety of settings worldwide. Although there had been 13 Christi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before the Communist rule in 1949, such institutions had totally disappeared from China during the early 1950s, only to be revived to a limited extent three decades later due to a resurgence of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Christian colleges in the 1980s. As one manifestation of the renewed interest in Christian higher education, in 2014 Yenching University Alumni Association celebrated the 95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Yenching University in Beijing. This indication of interest reflects a new form of Christian presence in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that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elsewhere.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describes some of the activities taking place over the past three decades in China that merit scholarly attention more broadly.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30年代中期,为解决中国农村经济所面临的严重危机,许多中国本色化的基督教团体纷纷将工作中心转向农村,投入到乡村建设运动中。在这一历史潮流的推动下,《田家半月报》应时而生,成为华北基督教农村事业促进会开展农村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田家半月报》属于基督教刊物,以复兴农村、服务农民为目标,通过文字的宣传力量促进着农村的重建,其栏目多样、内容丰富、文字浅显、通俗易懂,符合农村民众的识字水平。在山东济南齐鲁大学创办期间,《田家半月报》的发行量之大、发行范围之广在当时基督教文字出版界实为罕见,倍受广大读者的认可和赞扬。  相似文献   

20.
What might globalization and the demographic shift in Christianity mean for faculty development programs? What faculty members need most is the ability to imagine globalization as Christians. This article surveys and critiques the most powerful and persistent accounts in the current contest of narratives within the field of global education. These are national security, economic success, missionary or humanitarian impact, and cultural appreciation. Each of these has constructive elements, but all are liable to reductionism and narcissism.

Christian global education needs a different narrative: Christian cosmopolitanism. Cosmopolitanism is the idea that all human beings belong to a single world community. Christianity grounds cosmopolitanism in the belief that all human beings share an identity as special creations of God, formed in God's image to be God's children. Humans are also created to dwell in relationship with each other. This narrative framework helps Christian learners unmask their cultural assumptions and see how even their Christian faith has been colored by such assumptions. Cosmopolitanism helps them work through their cultural limits and gain an appreciation of the contributions of many cultures, including what it means to be a Christian.

The article suggests four ways to build Christian cosmopolitanism via faculty development: sharing stories about cross-cultural encounters and how they induced fresh learning; generating new encounters via traveling seminars; convening reading groups that address issues of cosmopolitan identity, global Christianity, and human connection; and creating new campus events and liturgies to enact commitment to Christian cosmopolitani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