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文学开拓者群体,是一个具有现代意识的人才群落。开放意识、“立人”意识和创新意识,是其现代意识的三种表现形态。开放意识,主要由危机感和吸纳要求两个连续发生的思想构成。“立人”意识,首先是张扬自我和个性,其次是努力成为“世界民”,挤入“世界人”的行列。创新意识,表现为强烈的破旧立新的精神,落实为变革旧中国和构建新文学的实际行为。这种现代意识,既是新文学活动家、创作家倡导、建设新文学不可或缺的主观条件,又在他们创建新文学的实践中,不断提高、升华,进而支配着新文学开拓者们更加意气风发地开展新文学活动和新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2.
新文学开拓者群体新型的智能结构,具有双向吸收、整合融储和一触即发、多维应变两个显明特征。这种优良的内化和外化机能,使这个群体既能担当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重任,又能肩负外国文学融汇于中国文学的使命,成为时代选择创建中国现代型文学的最佳人才层面。  相似文献   

3.
高群 《文教资料》2010,(34):44-46
白话文教材的出现,不仅是现代语文教育学科成熟和完善的标志之一,而且是新文学运动的有力推动者。它为新文学的白话语言取得了正式书面语言的资格.促使新文学作家在创作的时候注意语言的提炼和内容的创新.创作出规范且有思想性的白话文学;更为新文学培养了大批稳定的“读者群体”,从而对新文学的建构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文学发生前后,曾朴一方面广泛涉猎世界进步文学.一方面对新文学的出现大加褒评.同时强调新文学要从异域文化中汲取营养以丰富其创造力,提出以真、美、善为“文学的标准”。期间.曾朴还创办《真美善》杂志,并创作了长篇系列小说《鲁男子》,对新文学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特殊的贡献。曾朴晚年弃旧图新的文学行为.显示了新文学对近代文化人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5.
(一) 中国新文学的创始人之一茅盾,不仅是中国现代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重要开拓者,也是中国新文学批评的开拓者。他以四五百万字的文艺理论专著照耀着中国现代文学的史册,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其中,数以百计的不同形式的评论,评论了“五四”以来各个时期风格不  相似文献   

6.
李大钊的诗歌是他由革命民主主义到坚贞的共产主义战士的思想和战斗的记录,是他以全部热血和生命为革命为人民呼喊的结晶。他的诗歌贯穿着“矢志努力于民族事业”的红线,具有“坚信的主义”和“为社会写实”两个显著的特点。他的诗歌内容新颖深刻,感情丰富诚挚,格调清新刚健,艺术手法多样,运用娴熟自如。李大钊不仅是坚贞的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者,而且是“五四”新文学的开拓者和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是“坚信的主义”与“优美的艺术”统一的典范。  相似文献   

7.
在20世纪前半叶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史上,阵容整齐的新文学"浙军"占据中国新文学的各路要津,或成为新文学的开创者、奠基人,或成为一种文体、一个流派的开拓者或代表人物。如此盛况,其他地域无出其右。全文宏观而概括地阐述了"浙江潮"文学奇观之于中国新文学的意义以及应怎样科学而理性地研究"浙江潮"文学奇观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8.
重新建构“五四”新文学传统吴剑一、传统阐释发生了问题什么是“五四”新文学?“五四”新文学作为传统的本质特征是什么?──本文既然提出重新建构,就表明笔者对传统的阐释有所怀疑,要进行追问。问题首先发生在时间方面,即“五四”新文学究竟是指哪一历史阶段内的文...  相似文献   

9.
新式标点符号的确立促进了新文学的发展,为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提供了支持,椎动了新文学的发生。新式标点的运用降低了普通读者阅读的“门槛”,促进了新文学的大众化。标点符号的修辞功能使新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大为增强。  相似文献   

10.
感伤是“五四”新文学的精神胎记。在写实派、浪漫派和现代派的创作中,感伤有着各不相同的风格表征和审美特质。“五四”新文学中感伤情感涵蕴的精神向度是现代意识觉醒的表征,其情感主题的生成是多种合力作用的结果,由此形成“五四”新文学感伤情感的独特现代品格。  相似文献   

11.
在“五四”新文学源流的研究方面.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周作人的《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和任访秋的《中国新文学渊源》这两本著作都对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作出了界定。本文试图将其同时放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中来考辨,以期对新文学的发生和发展有更明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苗珍 《河南教育》2004,(5):18-18
青少年学生群体作为网络的受众主体之一,不但是现有网络的积极登录者,信息的接受者与扩展者,同时也是新的网络空间的开拓者。他们改变、创造着网络,同时网络也塑造着他们,并且随着由“电视人”到“电脑人”的逐步升级转换,网络异化现象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3.
物理学上,提起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联想起他曾提出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和“重的物体下落得快”等错误观点,因而把他当作反面教员来看待.实际上,这是极其片面的错误看法.从历史的、发展的角度上看,亚里士多德应是古代科学知识的开拓者和集大成者.由于时代的影响和条件的局限,公元前300多年,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几乎是个空白,正如他所说的“我没有现成的根据,没有可照抄的模型,我是一个开拓者.”为了追求真理,他对名一师柏拉图传授的知识总是寻根究底,绝不盲从,以致于在许多问题上,师生看法产生尖锐矛盾,但他…  相似文献   

14.
苑旭 《语文知识》2009,(3):18-20
“五四”新文学运动之初,现代知识分子将关注的眼光投向以“歌谣”为代表的民间文化,刘半农、胡适、周作人等人将“歌谣”纳入新文学的建设过程中,对早期白话诗创作和新文学理论构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歌谣》周刊也在“五四”新文学建构方面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钱三强(Tsien San-Tsiang,1913~1992),原祖浙江省吴兴县,1913年10月16日生于浙江绍兴,中国著名实验物理学家、核物理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原子能之父”。  相似文献   

16.
一切历史都是对历史的叙述,中国新文学史亦然。30年代的新文学研究者们,有的在历史叙述中建构了新文学作为“先锋的”、“实验的”、“民族的”、“开放的”文学的整体形象;有的则将其叙述为“欧化的”、“言志的”文学。文学史中“新文学”摇曳的、不确定的形象,凸显了历史叙述者不同的理论前提和思想立场,同时也表明新文学在30年代不断被经典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受到争议和质询。  相似文献   

17.
鲁迅是谁?高尔基在《俄国文学史》中说,普希金是俄国文学“一切开端的开端”。套用这句话,我 们也可以说,鲁迅是中国新文学“一切开端的开端”。鲁迅是中国新文学的天才创造者,出 色的中国现代白话文的创造者。他不仅奠定了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主导地位, 同时又是新兴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开拓者。特别是他创造的杂文文体,将思想、情感、形 象和逻辑高度统一,将科学分析能力和艺术想像能力高度统一,揭示出当时中国社会的危机 、民族性的异化、存在的荒诞,以期引起疗救的注意。一般来说,艺术家与思想家的思维方 式不同…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和中国民众,长期以来,一直被剥削阶级以暴力统治和摧残;而同时,又被这些统治者以种种精神鸦片施以愚化和麻醉。“瞒”和“骗”的文艺,就是诸多精神鸦片之一种。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先生,不独以自己的创作实绩标榜了一种大胆地,真实地直面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并且与“瞒”和“骗”的文艺战斗了一生。中国新文学的主流,可以说自鲁迅始,再不是“瞒”和“骗”的文艺了。但“瞒”和“骗”的文艺并未消声匿迹,因此,以清醒的现实主义与“瞒”和“骗”的文艺相抗衡,一直是中国新文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而赵树理正是以自己的创…  相似文献   

19.
老古 《初中生必读》2013,(10):15-15
胡适是我国20世纪写作和发表白话新诗的第一人,被誉为“中国新文学的先驱者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电教》2003,(4):59-59
爆火鱼 在大洋洲所罗门群岛海域里有一种尖头扁体、尾如燕尾的鱼。它喜欢游弋于同类群体之中,互相摩擦碰撞,发出“嚓嚓”的响声和火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