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中唐时期李阳冰曾刊定《说文》。就徐铉《说文解字》和徐锴《说文系传》中所引李阳冰之说,可以对李之刊定分为刊定字形、别立新解、刊定字形兼别立新解等若干类,分析其对《说文》的刊改情况。通过量化分析可知李阳冰之刊定主要是定为会意字,其次为象形字;李阳冰对有些字的刊定突破了传统六书的构造方法;徐锴、徐铉对李阳冰有些字的刊改是肯定的,但同时又极力维护了许说。  相似文献   

2.
宋代<诗经>研究中,最早批评<毛传>、<郑笺>的是欧阳修的<诗本义>,其成就主要表现在对毛、郑字词训诂、章句解释等方面,同时对<郑笺>的以礼说诗、谶纬怪妄和改字为说也着力批驳,从而开创了<诗经>研究的新局面,并与对<诗序>的批评一起,开启了宋代<诗经>研究的疑古思潮.  相似文献   

3.
徐锴对虚词的研究在汉语传统语法学史上具有承上启下之功.承上,徐锴在许慎<说文>基础之上,吸收了汉唐训诂学家对虚词的研究成果;启下,对后来论述文言虚词的专著,尤其是清代袁仁林的<虚字说>有很大的影响.徐锴对词性的认识、对词语的结构分析和变换分析,增加了释义的明晰度.  相似文献   

4.
徐锴在传释<说文>时,对词语的同源现象多有发明,留下了比较丰富的同源词语料.<说文解字系传>中用于系联同源词的术语既有继承传统的"之言/之为言"、"犹"等,又有颇具开创性的"义同"、"义近"、"义出于此"等,体现了研究方法上的创新,而对同声符同源词的系连,则表现出徐锴对"声义同源"规律的清醒认识.  相似文献   

5.
韩栋 《现代语文》2007,(9):120-122
李阳冰,字少温,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唐代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擅长篆书,仿李斯,书法变化开合,独创一格,人称"笔虎",自谓"斯翁之后,直至小生".他刊定<说文>为三十卷,自为新说,但多有臆断.李阳冰为人们所熟知,然而,他名字中"冰"字的读音却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李贽的<童心说>是一篇不指名的"明真揭假"而带有论战性的理论文章,是为回答耿定向"以妄乱真"的指责而写的.其写作时间,据耿定向<与周柳塘>第十八书"顷有诗讽耳顺"一语以及杨起元<柳师中秋寿诞>诗中"重来花甲倍寻常"一句,可以推定为明神宗万历十四年(1585年)丙戌八月中秋之前.  相似文献   

7.
南唐徐锴的<说文解字系传·部叙>是对<说文解字>540个部首的排列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第一部著作,主要是从意义系联的角度研究的,本身存在不少牵强之处.本文将徐锴所取部首意义与许慎原义不相符的一类提炼出来又分为若干小类,对其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初步探索,为今后<说文>部叙的深入研究做了一些基础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刘敞是北宋中期经学思想变革中的一位代表人物.其<春秋权衡>卷十四至十七,主要为批驳<榖梁传>的谬误.刘敞在对<榖梁传>进行驳斥的同时,亦凸显其春秋榖梁学思想:他认为<春秋>不仅为一部史书,而且具有拨乱反正、垂教后世的功能.而<榖梁传>则曲解<春秋>经义,隐晦<春秋>所载史实,并以日月例肆意妄解圣人之旨.这些都体现了刘敞表面疑古惑经,实则尊经崇道,以义理解经,不拘传注的治学态度.  相似文献   

9.
最近关于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的著作权问题的争论又起波澜.前些日子,<共青团真理报>发表该报记者的一篇题为<肖洛霍夫是剽窃者,叶赛宁是神经过敏者>的特写,报道了对在司法部司法鉴定局工作的笔迹鉴定专家鲍里索娃的采访,此人对记者说:"我参加了肖洛霍夫的笔迹鉴定,百分之百地相信他不是<静静的顿河>的作者."这篇特写发表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苏维埃俄罗斯报>发表了科热米亚科的题为<又一次谋杀>的述评进行批驳,同时该报又刊登了司法部司法鉴定中心主任的辟谣信,说明司法部根本没有"司法鉴定局"这个机构,曾在司法鉴定中心工作过的鲍里索娃早在1993年就已离职,而且她根本没有参加过肖洛霍夫笔迹的鉴定工作.这就说明,<共青团真理报>的报道完全失实.于是,读者纷纷致函<苏维埃俄罗斯报>,要求以造谣诽谤罪追究<共青团真理报>和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这样一来,争论的双方有可能对簿公堂.  相似文献   

10.
古往今来,书出无穷,著书似乎是体面的事,明代名士风流就有"起个号,刻部稿"的时尚.然而,有书出版就可称为"著书"吗?未必.个中说法,且读清人郑献甫的<著书说>.这是一篇不起眼的短文,收在作者的<补学轩文集>里.文中提出衡量"著书"的唯一标准,即所著之书必须是"前所未有,后所不可无".平平淡淡两句话,意蕴深刻,警世正俗,万古不磨.  相似文献   

11.
邵杰 《钦州学院学报》2010,25(2):20-21,29
<离骚>之后有<幽通>、<思玄>与<答客难>之后有<解嘲>、<答宾戏>并非一回事.俞樾之"昭明不达斯旨,妄标‘骚'体,然则<幽通赋>可谓之‘通',<思玄赋>可谓之‘玄'乎?乃至<九歌>、<九辩>、<招魂>、<招隐>不分体例,尽被‘骚'名,古人所不料矣"说,犹大科学家走出实验室竟忘记了科学常识.而两部较为权威的<中国文学大辞典>介绍骆鸿凯<文选学>均有严重的失误.  相似文献   

12.
作为研究<说文>的一部分,徐锴改订形声字,一方面,有不明古音和文字观上偏重字叉轻视字音的因素,尤其是文字观上的影响是其主要方面;另一方面,他纠正了<说文>误析的形声字,部分改订对揭示形声字声符表义有积极作用.就其影响而言,其改订意见被徐铉采纳,成为通行的大徐本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3.
齐竟陵王萧子良开西邸集文学之事,始见于萧子显<南齐书·武十七王·萧子良传>,但萧子显不言人数及具体人名.梁元帝萧绎<金楼子·说蕃>篇在萧子显的基础上率先提出十一人的竟陵文士集团,并以"士林"号之.<梁书·武帝纪>有竟陵"八友"之说;<梁书·沈约传>言竟陵文士则仅列举六人.三种说法,人数不同,名号有异.如此差异恐与<梁书>编撰过程有关.<金楼子·说蕃>篇所列十一人的竟陵"士林",较之<梁书·武帝纪>的竟陵"八友"之说和<梁书·沈约传>的"六人"说,似更能反映竟陵文士集团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4.
释"牿"     
刘艳丽 《现代语文》2006,(8):122-123
<说文·二上·牛部>:"牿,牛马牢也.从牛,告声.<周书>曰:‘今惟牿牛马.'"[1]<说文解字注>中说:"<费誓>:‘今为淫舍牿牛马.'大小徐本皆无‘淫舍'二字,今刊本妄增之.此许偶遗二字,非必许所据<尚书>少二字也.惟大放牿牢之牛马,故令无以获穽伤牛马,若牛马在牢中,获穽安得伤之?<周易>:‘僮牛之牿.'许及九家作告,郑作梏.刘、陆作角,不训牢也."[2]  相似文献   

15.
欧阳修是开拓《诗经》文学研究的第一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阳修的<诗本义>最先打破唐以来<诗经>研究僵局,大胆批驳<诗序>和毛、郑说诗谬误,提出依据文本、求诸人情、考之文理以探求诗人之意;肯定"情欲心"的合理性,对"淫诗" 的解读为后人提供了范例.<诗经>研究由经学转文学欧阳修开拓之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6.
蒲松龄<聊斋志异@聊斋自志>云:"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这是自言、自慨,也是自信<聊斋志异>是"孤愤之书".何谓"孤愤"?<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云韩非"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故作<孤愤>",<太史公自序>谓韩子<孤愤>是发愤之作,因"意有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述往事,思来者,故感慨足,寄托深,所以清人南邨<聊斋>题跋云"余观其寓意之言,十固八九".<志异>全书488篇,有181篇文末加上"异史氏曰"的按语,点明其命意,倾泻其块垒,本应更有助于读者明其真谛,得其三昧,但<促织>一篇,读者(或教者)每每震于其离奇的构思,曲折的情节,完整的结构,细腻的描写,而对篇末"异史氏曰"的寥寥数语不加措意,而论者甚至不乏误解曲说,如或云"小说结局安排成名一家荣华富贵,表现了作者思想庸俗的一面,也削弱了作品的主题思想"(<新编中国文学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或云"成名的一贫一富说明是‘天将酬长厚者',反映了‘善恶有报'的宿命论思想"(<教师教学用书>,同上,2002)等等,笔者不能苟同这些议论.  相似文献   

17.
六朝诗歌新变溢出了传统儒家的诗歌观念,这给刘勰总结诗歌发展历史并确立文体规范带来了论述上的困难.为此,刘勰调整了<明诗>篇的行文顺序.即先"释名以章义",后"原始以表末".他通过提出诗歌发生意义上的"自然"说,弥合儒家诗歌观念与六朝时期新的诗歌观念之间的对立.这就是为什么<文心雕龙>在<序志>篇中规定了文体论诸篇的行文顺序,然而<明诗>篇作为<文心雕龙>文体论诸篇之首,却在行文顺序上独与其他各篇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楚辞·九歌>共十一首,所有传本均如此,无一例外. 既然是十一首,为什么取名"九歌",是"九"字错了,还是诗歌的篇数错了?郑振铎说:"<九歌>有十一篇,或以<礼魂>为'送神之曲',为前十篇所适用.  相似文献   

19.
<回忆马克思、恩格斯>一书记载了革命导师马克思的这样一段话:"对于自然的描写未必有哪一位作家能超过莱蒙托夫,至少具有这种才华的人是寥寥无几的."世界文坛巨匠托尔斯泰曾把莱蒙托夫<波罗金诺>称作他的巨著<战争与和平>的"核心",高尔基的<海燕之歌>则继承了莱蒙托夫<帆>的主题.因此,说莱蒙托夫是俄国的伟大诗人,一点都不为过.  相似文献   

20.
赋体之名,古今中外众说不一、纷纭杂乱.归根结蒂是赋体源流的扑朔迷离,未详其究竟.考察赋体源流,势必先理清辨明"赋"义,即创作赋篇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技巧.钟嵘<诗品>赋论,立足诗歌创作"三义"说,辨证<诗>赋体精髓之赋义,历来被忽视了.<诗>乃中国文学史上首部诗歌总集,与<周礼>"六诗之歌"密切相关,亦乃钟嵘<诗品>赋论乃至诗歌理论丰富的文本资源.探索<诗品>赋义,辨证<诗>赋篇系列作品,赋体源流之谜可得以解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