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调查分析等方法,对安徽省休闲体育产业与区域经济相互协调发展进行研究.通过研究认为休闲体育消费、基础设施、品牌赛事等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同时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也受地方经济的制约.休闲体育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研究休闲体育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区域金融发展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呈长期均衡关系,并且因果关系检验显示区域金融增长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原因。为促进安徽省经济增长,建议:调整信贷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规范证券市场,加快保险市场的发展;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区域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职业教育的支撑,职业教育要谋求大发展也离不开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两者相互依存.目前,北京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对产业结构、发展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区域经济将呈现出新的特征和发展态势.研究了首都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问题,对促进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由于长久的历史、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各地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存在巨大的差异。我国经济地理特征和目前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特点,是决定区域经济格局的基本因素。要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需要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对各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行引导和调整。  相似文献   

5.
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成本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经济条件下 ,文化作为资源而非要素参与经济开发与发展 ,因而文化具有成本特性。文化成本的合理与否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应以科学的标准对其进行判定。以此为基础 ,通过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绩效从文化成本状况审视 ,提出了区域文化成本调控的主体、途径与重点。  相似文献   

6.
任何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文化因素的影响,山东的区域经济与以齐鲁文化为主导的区域文化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分析山东经济发展的积极文化因素与传统文化中的负面因素,提出文化促进山东经济发展的建议,以实现山东文化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7.
安顺区域经济发展与文化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旅游业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的战略选择是地处西部的安顺产业创新和区域经济跃迁式发展的杆杠;是对缩短东西部差距的历史机遇的敏锐把握.其中的关节点在于:对旅游资源进行文化精神本质的深层挖掘和在此基础上的产业开发.在此,区域经济与区域文化的发展在战略定位上便历史与逻辑一致地达到到了统一.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佳木斯区域经济和佳木斯大学现状的研究,探讨高等教育与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结合点,寻求佳木斯高等教育促进三江区域经济发展的途径和方式;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通过引进优质的教育资源,使佳木斯的高等教育直接与具有相对优势的国际教育资源接轨,走上快速特色发展之路,更好地发挥教育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三江区域经济发展又适度"反哺"佳木斯高等教育发展,为其发展营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9.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准确的区域经济定位成为促进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本文分析了黄山市在安徽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以及在宏观意义上的长江三角洲中的地位,并且对黄山市与周围重点城市的关系作了探讨,从而使黄山市的区域定位更加明晰.  相似文献   

10.
区域文化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密切,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是企业成长的温床,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要加快企业的成长,必须营造一种有利于创业的文化氛围,本文分析了影响安徽省发展创业型经济的区域文化环境,并进一步提出了促进创业活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文化因素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经济竞争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力的竞争。区域文化作为一种潜在价值判断标准系统和行为标准系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落后的、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区域文化极大地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推动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首先改造当地的区域文化。湖南作为一个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内陆省份,要快速发展市场经济必须扬弃传统的湖湘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健康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2.
地方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发展旅游业依赖于地方文化。因此,开发旅游资源要大力挖掘地方文化,营造地方文化氛围,提高旅游品位,满足游客的多元心理需求,使旅游的经济属性与文化属性找到最佳的结合点,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地方性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学科设置、科学研究方面都呈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研发建设河东文化特色文献专题数据库,可以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优势,能真实全面、立体系统地反映河东文化文献资源全貌,能为河东文化研究者提供高层次、高效率的信息服务,对于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河东文化交流与传播,推进地方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西部民族地区中小城市兴办本科层次的高等院校,无疑会对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高等教育的创办能拉动当地的消费,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高校校园文化能促进地方民族文化的发展及精神文明建设,等等。西部各级地方政府应充分认识发展高等教育的意义,并给予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三明市客家地区的出国移民潮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要通过优化经济环境进一步吸引侨资;通过加快城镇化进程,积聚人口和生产要素,建设经济与社会事业和谐发展的新侨乡,从根本上解决移民潮带来的社会问题;创造适应客家新移民特点的文化建设范式,进一步弘扬客家文化,凝聚客家新移民。  相似文献   

16.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地方高校专业设置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对现有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布局、新专业的设置以及对现有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方向的影响。因此,在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方面如何主动去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引领当地文化的建设,引导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是地方高校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除了具有人才培养、传承文化、引领思想、服务社会等功能,作为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引领者,因其与经济社会的密切联系,还具有一定的经济功能,主要体现在:可以使人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促进科技进步和地方经济发展;还可以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18.
由于价值观、工作需求及知识结构的差异,不同社会群体对黄道婆历史记忆有着不同的解读.政府因文化事业及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利用名人效应塑造文化品牌,以期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学者因学术研究及本土利益需求,站在不同立场诠释着黄道婆文化;而民众仅对黄道婆是否存在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文化"缺位,在语文课程资源中存在"经验"失落,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理论的指导,经济文化类型理论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的思路和方法论基础。广西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类型属于农耕经济文化类型组,在这个类型组区分的六个类型中,广西民族地区可以区分为三个类型:山林刀耕火种型、山地耕猎型、丘陵稻作型。广西民族地区分支的这三个经济文化类型的共同特点是生产力水平不高,经济文化落后。因此,广西民族地区的语文课程开发就必须立足于本地环境资源的特点,尽量挖掘本地的经济基础能提供的物化的语文课程资源;同时发挥民族地区群体的协同作用,发挥各种潜在资源的优势,开发出有广西民族特色的、能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语文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20.
明代,随着明政府军事、政治权力在贵州的确立,行省的设立、移民的涌入,贵州当地的经济、文化获得相当大的发展。书院的纷纷兴建便是教育文化发展的一种象征。明代贵州书院的兴衰沉浮亦是随着全国书院发展的大环境而有起有落。与全国其他地区书院的发展相比较,明代贵州书院的发展有着自身的一些基本特征。而书院的兴起,不仅推动当地学术文化的发展,而且也深深影响到当地民众的精神信仰、风俗习惯及伦理道德等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