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语文教科书入选的课文都是些名篇佳作,不管在内容上还是在写法上都有其独特的风格,是指导小学生学习写作的典型范文.凭借教材这个有利条件,我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而且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学习文章的写法.具体做法是:每教学一篇课文都要让学生审题.首先明  相似文献   

2.
在二十多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我逐渐摸索出了一条作文教学的路子;如果这也能算作经验的话,特在此不怕献丑地谈出来,以就教于专家和同行们。 一、课文与小作文的成龙配套 这是我搞作文一条龙教学最基本的做法。每当一篇课文上完后,我总是注意从课文的写作特点中“抓”出一种写法,叫学生运用这种写法,写一篇两百  相似文献   

3.
廖昌尧 《海南教育》2014,(16):32-33
语文教材里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佳作,蕴含古今中外优秀文化,也正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载体、好老师。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数教师倾向于阅读与理解,又或是从鉴赏的角度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作品的写作特色,而对文章的写法指导这一环节显得很薄弱,即使有也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平淡无味。其实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离不开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堂,抓住课文写作特点对学生进行习作训练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深深体会到,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把讲读课和写作课有机地结合起来,有计划有目的地加强对学生的写作指导.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在讲读课中,有计划地加强对学生的写作指导教材中的课文,大部分可作范文.但是,每篇课文都各有自己的特点,同时,对不同的年级,教学上的要求也不一样.为此,在开学前,我们首先全面熟悉教材的内容,分析每篇课文的写作特点.同时,结合学生的知识实际,制订全学期的写作指导计划,邦助学生学习范文的写作方法,逐步提高写作水平.如小学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材,其中记人的文章有四篇.在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时,我们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做到有所侧重.《鲁迅艰苦奋斗生活片断》一课,侧重指导学生学习范文中通过人物的语言来体现人物高贵品质的写法;《忆爸爸》一课,重点指导学生学会先概述人物的优秀品质,后运用具体事实进行叙述的写法;《优秀赤脚  相似文献   

5.
“比较法”教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谓比较法教学?简而言之,就是把两篇或两篇以上的相应的课文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找出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比较、鉴别,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语文知识与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 比较法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有同一单元同一体裁的几篇课文的比较,也有同一单元两篇课文内容大致相同,写法大体相似或内容不同写法有同有异的比较,还有不同一个单元,不同一本教材,体裁不同,写作方法有同有异的比较,再有同一作家不同作品的比较,如  相似文献   

6.
黄美玲 《文教资料》2010,(19):75-78
教材中精选的课文,贴近学生生活,在结构、内容、主题、写法、语言等方面都是学生学习的样本范例。语文教师应深入挖掘课文教学中的写作因子,寓写作教学于课文教学,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从而深化写作教学,做到课文教学和写作教学融合并进,共同创造语文教育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7.
翦伯赞同志的《内蒙访古》是一篇记述访古内容的优秀散文,记叙翔实,结构严谨,在写法上也颇具特色。但是,这样一类散文,高二的学生也还是第一次接触,再加课文篇幅较长,内容又较复杂,该怎样处理才能使学生学来既饶有兴趣,又实有得益呢?我在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先要求学生初读课文,然后思考:文章记述的中心是什么?为什么以此为中心?关于记述的中心,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思考和练习”中也作了提示:“前一节以  相似文献   

8.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一篇新选课文。课文编排在六年制第十一册第三单元。本单元的读写训练重点是学习修改作文的基本方法。因此从作者描写叶老如何修改作文的事例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应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这篇课文在写作上的主要特点是夹叙夹议,借景抒情。学习这种写法,使学生得到一些感性上的认识,是本文教学的难点所在。在教学本课时,应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把握文章的思路,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在阅读中吸取一些写作的营养。  相似文献   

9.
《七颗钻石》是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第六单元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短文没有什么文字障碍,其思想内涵也十分清楚.教学这篇课文,着重培养的是学生的想象能力.引导学生体会爱心的巨大力量,感知童话在写作上丰富的想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写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许多老师和学生为提高写作水平可谓想尽了办法.我在这里谈一谈课文在写作教学中的作用. 语文课文应该是写作教学的范本.例如,朱自清先生的<春>,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曾为这篇文章的优美意境所吸引.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应抓住机会培养学生在欣赏美、感悟美的同时去学习描写美.  相似文献   

11.
<穷人>是一篇经典课文,不仅篇幅长,而且是一篇外国小说,它把情况介绍(如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桑娜一家的生活状况等)穿插在故事叙述中.这种写法笔墨经济,结构紧凑,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些难度.教学这一课,许多老师总是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思路,然后再逐段讲解,最后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2.
正一、读课文写法,读写同步,齐头并进在语文课堂上,最常见的读写结合方法是教师引领学生学习课文某一段落的写法,这个段落的写法往往比较经典,很容易通过方法指导让学生习得,然后指导学生尝试用相同的方法,模仿着写一段结构完全相似的话。例如,二年级的《水乡歌》一文,先问水乡什么多?然后回答,接着就写从哪里看出"多"。学生在读的基础上,仿照课文的样子写一写。又如,教学《滴水穿石的启示》一课,教师通过让学生反复读这三个例子,小组合作探究这三个例子之间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可以借助于课文,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写学生自己身边的事.其实课文就是一篇篇经典的写作范例.我们教师可以锁定文本,有意地创设情境,为学生创设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捕捉写作动机,激发学生写作灵感.  相似文献   

14.
《谈骨气》是一篇议论文,我设计本课的教学目的为:一让学生理解并学习本文以事实作论据的写法;二让学生理解本文严密的层次结构;三是让学生从中受到启迪,做一个有骨气的人。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处理这篇课文的:  相似文献   

15.
小语习作例文,负有指导阅读和写作的双重任务。这类课文的教学,必须与讲读课的教学和习作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现以第五册几篇习作例文的教学为例谈点具体教法。小语课本中,每篇习作例文都配置在与它写法相类似的一篇讲读课文之后,因此,教例文时,结合温习前一篇讲读课文能取得  相似文献   

16.
如何消灭错别字,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而努力,长期以来,不仅是一个困扰语文教师的难题,而且是一个需要广泛发动群众进行综合治理的社会问题.吕叔湘先生的《错字小议》是高二语文课外自读课文,作者专门搜集书籍报刊中排印错了的字,分类组材,深入探究了造成错误的原因,并提出了消灭错字的具体措施.整篇文章文脉贯通,结构严谨,语言幽默含蓄,很有特色.结合学习这篇课文,我设计了一次写作训练.我首先要求同学们细心体会这篇课文的写作特点,然后利用课余时间调查社会上存在的错别字现象,最后再仿照这篇课文的写法给某个错字严重的单位领导或向报社编辑部写一封信,也来议议社会上广为流传的错别字.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的】  1.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2.培养阅读、写作“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精神。  3.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4.明确字词意义有词典义和联想义的区别。 (解说:教学目的的确定最重要的依据有两条:一是单元要求,二是本课编者提示。这两者新编课本均有,万不可忽视。 )【教学重点】  1.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①在学生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拎出观点。 ②确定课文的中心论点。 ③评价作者观点。  2.写法揣摩 ①学习本文由实例引入,中间才牵出中心论点的写法,以打破中学生写议论文总…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可以借助于课文,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写学生自己身边的事.其实课文就是一篇篇经典的写作范例。我们教师可以锁定文本,有意地创设情境,为学生创设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捕捉写作动机,激发学生写作灵感。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的作文训练是为母亲写一篇小传,我感觉这个要求有些难度。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传记类文章的写作还比较陌生。另外,初中入学以来,学生已经写过几篇描写母亲的记叙文,现在再写母亲,很难写出新意。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引导他们为母亲写出入情入理的小传呢?经过细致的探讨,我反复研究了第一单元的课文,决定充分利用《我的母亲》这篇课文的教学,实现由阅读到写作的迁移,主要做法有两点:一、激发对母亲的情感  相似文献   

20.
<正>《紫藤萝瀑布》是散文中的典范。所以我选择这一篇作为我的公开课教材。我首先素读教材,认真阅读课文近10遍以后,我决定将这节课设计成写作型课型,并以诵读、写作来帮助达成教学目标。课前写作题:我向《紫藤萝瀑布》学写抒情散文。并将我的课题研究确定为:以文本为例,师生共探抒情散文的写法。课前预习我让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指导学生写读后感悟,提供的参考题目是:"我向宗璞学抒情散文的写法"。预习是利用课堂时间,读后感也是在晚自习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