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爱是教师最重要的职业品质,但是要让教师产生职业之爱,不能简单地靠教师职业教育与培训,而要靠教养。教养作为人生的教育,为教师职业之爱奠定了基础。因此,要培养教师的职业之爱,就必须把教养纳入教师教育的范畴。  相似文献   

2.
<正>世上有很多种爱,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正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期的青少年,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爱应具有教育性,因而称其为教育爱。因此,教师职业也具有了特殊性,即教育事业是一项需要爱并且充满爱的事业,教师对于教育职业之爱,对于学生的教育之爱,是教育从业者必备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3.
当下把握主要教育活动的教师所呈现出来的职业素养不尽如人意。教师职业素养分别表现在道德、职业能力和知识三方面。教师道德素养方面的缺失体现在"爱职业""爱学生"和"爱自身"三个方面;教师职业能力方面的低水平化体现在"爱教学"的弱化;教师知识掌握程度方面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为教师"爱学习"的缺乏,与未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密切相关。通过让教师可爱起来、引导家长让学生可爱起来、促使教师自我认同感的提升以及教学智慧的生成、激发教师的学习热度这些途径来提升教师职业素养以促进教师发展。  相似文献   

4.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别林斯基说:“爱是教育的工具,也是鉴别教育的尺度”。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也就没有教师这个职业。作为一名教师,首先是作为一个教育人的身份,然后才是一名学科教师;基于教师职业的特殊使命,教师之爱应是一种复杂的艺术之爱。  相似文献   

5.
<正>一、思想品德素质1.热爱学生是音乐教师最宝贵的职业素质。许多长期从事教师职业的人,都十分珍视自己对学生爱的情感。教师对学生的这种爱,与父子母子之爱、兄弟手足之爱,朋友之爱,既有相似之处,又不完全相同。她是在教育实践中产生的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一种自觉、普通、持久的爱,音乐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人际之爱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纯正无私的。文明把这种爱称之为师爱或教育爱。这种爱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无选择性。教师在  相似文献   

6.
林丹 《教育发展研究》2007,29(12):46-50
"谋生手段"作为教师职业观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内部根源.事实上,教师职业不仅是一种"谋生手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职业幸福感来源于他所经历的职业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成为教师职业观还需要一个基本前提--教学欲望.教学欲望与教师自身教育经历、教师专业化以及教师的个性密切相关.然而,"生活方式"成为教师职业观目前还只能是一种追求和理想.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达成只能是一种有限行为.  相似文献   

7.
我国教育自古以来就有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传统,即教育首先是要培养出温文尔雅、知书达礼、父慈子孝、兄爱弟敬的有文化有教养的"人",同时要注重培养"才".现代化的建设归根到底是要靠具有现代化素质的人来支撑,对于高职教育来讲人文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顾明远 《中国教工》2008,(10):17-17
教师职业有着与其他职业不同的特点。教师的教育教学不是靠工具来塑造人才,而是要靠自身的知识、智慧、人格来影响学生。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情操的陶冶者,心灵的铸造者,因此,教师的思想情操、职业道德比任何职业都重要。  相似文献   

9.
<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真理;有了爱,也不等于有了教育,这也是真理。教育仅仅靠爱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专业的懂得学生的智慧。高尔基说得好:"单单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情,可是善于教养他们,却是一桩伟大的公共事业。"所以,当我们不断谈论教师对于学生的"爱心"时,一  相似文献   

10.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基石,而当前,大家似乎对教师队伍的普遍判断是--职业倦怠.克服职业倦怠,重建职业幸福,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现实需要.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说:"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谁就愿意从事教育工作;而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已经爱得入迷,谁就获得职业的幸福."笔者认为,教师队伍的建设,必须以教师职业幸福作为支点,而培养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必须解决好四种"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职业教师队伍建设是办好职业学校的基础.我们应全面提高职业教师自身素质.概括起来,需开展"四个加强、一个提高".即加强职业教师的政治素质、加强职业教师的道德素质、加强职业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加强职业教师的教研能力、提高职业教师职业培训能力.要实施这"四个加强、一个提高",关键是职业教师要具备以下的优秀的职业教育素质:  相似文献   

12.
教师角色冲突是引起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而教师职业倦怠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因此,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是增强教师的角色控制感和职业认知感,减少教师职业倦怠感.本文就此问题展开一番论述.  相似文献   

13.
从教师"教育爱"谈师范生教师职业情感培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教育是根植于爱的”,“教育爱”是教师职业情感的灵魂。要确立教师职业情感培养标准,强化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意识,改革教育教学内容和过程,以大学教师的“教育爱”催化师范生教师职业情感的养成。  相似文献   

14.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社会越发发展人们越认识到教育的价值,认识到教师的价值.教师职业不再只是要求教师专业化,而且教师要与时俱进地发展专业.  相似文献   

15.
"教育"是一个庄严的字眼,教师是教育的直接传播者和执行者,"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神圣灵魂,这是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也有很多人说:"爱是一种奉献。"它如一股甘泉,一股热流,穿透人的心田。其实爱除了是一种奉献以外,它还是一种责任,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天职就是给孩子希望,教育是播种希望的事业,以大爱的心胸去关爱幼儿,改变观念,注重表达方式,升华师德,提高自身素质去热爱幼儿,强化职业情感,去爱幼儿,对幼儿负责,让爱与责任成为幼儿教师的一种习惯。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职业认同是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重要内驱力之一,对教师"本体安全"的获得、幸福满意度的提高、专业的发展及更好地应对教育的改革和变化有重要意义。教育机智的发挥是优秀教师的特质之一,在经过教育意向、教育爱后形成的职业认同,是教育机智发挥的必要条件,而教育机智的发挥则是教师职业认同的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17.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在教育的殿堂里,用生命燃起了爱之火.她跳动着爱、传递着爱、诉说着爱."爱是一门艺术."能爱是一种心态,善爱则是一种境界.作为教师,爱的形式与内容就是教师品德、学识和情感的结晶,因此,我们要做到能爱,更要追求善爱:要爱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微小"闪光点";  相似文献   

18.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文坛巨匠高尔基也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要表现在言语上,更要身体力行地融入到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爱的阳光.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对国内外"教师职业认同感"的理论建构的具体内容进行一系列简要梳理,并提出促进师范生认同度促进的措施;研究认为,当下对"职业认同感"的理论建构方法除理论梳理外,同时,也大多结合具体调查,对师范院校的学生、教师和校长进行访谈,结合相关的研究成果,总结他们对教师职业认同感的看法;从对教师职业的职业期望、职业意志、职业价值和职业效能四个方面入手,因此,对师范生认同促进理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要热爱教师职业,主动学习专业技能,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也要通过宣教来让师范生增强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度.  相似文献   

20.
师德建设要注重提升教师职业情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建设,始终是教师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形势,加强师德建设的关注点、着力点不同。当前,师德建设要通过唤醒教师的生命意识,激发其爱生爱职业情感;通过丰富教师的生命体验,提升道德境界;通过尊重教师的生命状态,强化专业精神。师德建设最终要达到提升教师职业情感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