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
中国环境与环境经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杰 《科学中国人》2003,(12):14-15
如果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中国的环境问题,我认为目前应有三大问题必须解决:一、要大力推进环境产业的发展 所谓环境产业就是环保的产业化。也就是把别的产业给社会环境所带来的各种负面效应,由环境产业去消除掉它。过去,环境问题没有实现产业化,大多依靠政府。政府办一个事业单位来进行污水处理,但是仅仅靠政府力量是不够的。尤其是这种还没有形成产业化的所谓事业单位,无论是投资还是经济运作都不行。因此,中国要解决环保问题,  相似文献   

3.
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及其关系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武春友  孙岩 《预测》2006,25(4):61-65
环境行为与环境态度的研究一直是环境社会学关注焦点。本文通过界定环境行为与环境态度的概念,从理论研究框架和实证研究结果两方面回顾了现有文献对二者的探讨,进一步分析了二者相互关系。针对二者并不清晰稳定的关系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并且据此探讨了未来研究发展趋势,尤其是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研究的重点与方向。  相似文献   

4.
吴姿洁 《科教文汇》2010,(32):55-56
幼儿园环境文化是幼儿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潜移默化地引导着教师的价值追求,培育着教师的职业精神.我园从心理环境、空间环境、活动环境和制度环境四方面入手,以幼儿园环境文化的营造为载体,积极培育教师"爱生如子、团结合作、躬身垂范、刻苦钻研、勇挑重担、敢于创新、奋发进取、与时俱进"的职业精神.  相似文献   

5.
企业与环境互动作用机理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锡斌  鄢勇 《中国软科学》2004,(4):93-97,92
本文从环境尺度——社会环境、市场环境与企业内部环境,分析了环境对企业和企业对环境的作用与反作用机理及路径,探讨了企业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动态变化的一般原理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水利科学近期发展战略”环境水利分支研究报告,概述了本学科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以及我国发展本学科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提出若干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准,改善阅读服务环境,体现人文关怀,吸引更多的读者光顾图书馆,倾心营造一个书香四溢的阅读氛围,为此要努力改善图书馆的内部环境建从健康环保、美学和人文关怀几个重要方面要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8.
影响当代信息交流的社会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晓彦 《现代情报》2003,23(12):168-169
本文从社会环境角度分析了影响当代信息交流的各种因素,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结合我国会计环境的发展和变化,对我国目前的会计状况进行了认真研讨,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会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环境成本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晟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12):111-112
随着现代社会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成本作为环境会计的核心,其管理也愈加受到广泛关注。以国内外环境成本管理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对环境成本的核算和信息披露及环境管理的探讨,希望对我国环境会计制度的制定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4.
邓君  孙福强 《情报科学》2004,22(6):671-674
当前,随着计算机和远程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网络的发展,数字档案馆正逐渐成为传统档案馆生存状态的转型。数字档案馆的建设也正处于起步阶段,受到各方面环境因素的制约。本文从政治、经济、法律和人力资源等方面开展了对数字档案馆人文环境的分析,提出了数字档案馆建设人文环境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5.
公共图书馆环境建设的教育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薛柳  唐建华 《现代情报》2002,22(9):146-147
本文从公共图书馆的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的论述,提出了图书馆环境建设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企业和企业员工环境保护意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企业发展的前景。有效的开展环境教育是提高企业员工和国民环境意识,培养其环境道德最主要的途径。从企业、企业员工对人与环境的关系及环境教育的认识出发,阐释了环境教育在企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旅游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现状出发,详细分析了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市场需求环境、供给环境与旅游企业发展的竞争环境和技术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18.
创新从来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发掘和调配资源并使之效益最大化的动态建构过程,这个建构过程需要活跃的地区文化、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开放的技术环境和富有前瞻性的鼓励创新政策等与之配套。一、三地经济环境比较就经济环境而言,北京作为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改革开放后,北京工业整体规模扩大,取得长足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在90年代中期,北京传统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环境问题和环境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保护环境、建立生态企业以求达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政府及企业必须考虑的关键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在这些方面虽有相关法规出台,但企业对政府号召的响应及这些法规政策的颁布带来的环境保护成果却很不明朗。本文通过介绍日本环境会计的政府导向以及企业对其的响应、实践等带来的环境保护的积极成果,为我国建立战略性环境会计体系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