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秋天》一课后有一道题,要求描写秋天,为了让学生做好这道题,在本文教学时,我就注意采用了电教手段:先打出一幅《秋天》的幻灯片,再问学生:“秋天到了,天气和树叶有什么变化?”直观的灯片加上简单的一问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说:“秋  相似文献   

2.
最近,《中国青年报》连续刊登了两篇关于学生考试作弊的文章,一篇是《“考试作弊一律开除”遭遇合法性拷问》(下称《拷问》),另一篇是《学生不以为耻作弊屡禁难止》(下称:《难止》)两篇文章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大学生作弊问题。《拷问》一文认为:“大学的慧眼难容考试作弊的学生。学校因考试作弊而开除学生,毁掉的是他们的未来,还有他们整个家庭的幸福,这是违背了教育的精神和目标的。”而《难止》一文则指出:“一方面是教育部严令各高校严肃处理考试作弊,一方面是考试作弊的学生前赴后继,学习成绩差的作弊求过关,成绩好的作弊争奖学金。对作弊…  相似文献   

3.
从1998年开始,我每接一届学生都要进行一项“传统写作”:《感悟亲情》。我先把追忆已故父亲的一篇纪念文章《一杯薄薄的思念》读给学生听。然后让学生课后温习一下朱自清的《背影》和日本作家粟良平的《一碗阳春面》。我还推荐傅大琳的诗作《梦话》给学生:“你睡着了你不知道/妈妈坐在身旁守候你的梦话/妈妈小时候也讲梦  相似文献   

4.
[问题呈现]案例一:《在仙台》中的“颇受优待”内涵较深,学生在阅读中提出了不解,教师告诉他们:只要认真读读课文,自然就理解了。于是,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一遍又一遍地阅读课文。然后教者作引导交流,学生渐渐地似乎有些“理解”了,这时一学生又提出:“老师,反正我觉得,鲁迅在仙台吃着难以下咽的芋梗汤,住处蚊子又很多,根本说不上什么优待。”教师有些不耐烦了,生气地说:“这是你的看法!其他同学都认为是优待。”那学生满脸通红,委屈地低下了头。案例二《:凡卡》阅读的最后质疑阶段,一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凡卡写信用的墨水、钢笔、白纸…  相似文献   

5.
一我曾出了一道作文题《说“一”》,学生难于下笔。于是,我做了如下的启发与引导。我问学生:“一”不是起点吗?学生想到了“一月一日”是岁月之初;“一年一岁”是生命之始;“一次一步”是事业之端;想到了朱自清的话:“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我告诉学生:“一”也是全部啊!学生想到“一心一意为人民”,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一门心思钻学问”,就是全副心  相似文献   

6.
2004年第3期《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点”燃智慧的火花》和2004年第3期《小学语文教师》中的《课堂竟能如此美丽———特级教师孙双金采访记》两篇文章都列举了孙双金老师执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的一个教学片断:孙老师让学生质疑,一位学生(黄菲飞)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燃烧弹烧着之后,为什么只烧邱少云而不烧‘我’和其他战士呢?”孙老师不作正面回答,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学生自主探究后仍“举步维艰”之时,孙老师从“风”这个角度予以巧妙点拨,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下子豁然开朗:“我知道了,可能邱少云趴…  相似文献   

7.
一年来,上了几节“下水课”。原以为轻车熟路,问题不大。不料想,学生却提出了不少难题,使我当堂出了“洋相”。如教唐朝诗人王之焕《登鹳雀楼》一诗时,学生提出:“书上画的鹳雀楼只有两层,那怎么能说‘更上一层楼’呢?”教《梅雨潭》一课时,学生们说:“课本上说仙岩有三个瀑布,这一个叫梅雨瀑,那两个叫什么呢?”教《将相和》“完璧归赵”一节时,学生对“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一句竟提出了两条意见:1.书上插图明明是蔺相如双手紧握着“和氏璧”,为什么书上却说是捧着呢?2.书上所画蔺相如根本就没挨柱子,书上说“靠着柱子”  相似文献   

8.
一位教师在执教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4课《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一课时给学生出了一道题:“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试一试,把这个句子换个说法。顿时,课堂上鸦雀无声,教师鼓励学生讨论交流,也只有几个学生在说。此时,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改法:“  相似文献   

9.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的语言含金量无疑极高。对联考点既能考查学生的想象、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又能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及思维的严密性。因此近年来它倍受命题者的青睐,出现频率较高,已经成为中考的一道靓丽风景。然而目前有许多学生尚不能适应这一要求。例1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有人出了一副对子。上联是“身残志坚,保尔唱响生命曲”,请你分别结合《西游记》和《水浒》中的有关情节写出下联。《西游记》:______________《水浒》:________________学生易错解为→《西游记》“:战无不胜,悟空打败妖魔鬼怪《”水浒》“:…  相似文献   

10.
从1998年开始,我每接一届学生都要进行一项“传统写作”《:感悟亲情》。我先把追忆已故父亲的一篇纪念文章《一杯薄薄的思念》读给学生听。然后让学生课后温习一下朱自清的《背影》和日本作家栗良平的《一碗阳春面》。我还推荐傅天琳的诗作《梦话》给学生“:你睡着了你不知道/妈妈坐在身旁守候你的梦话/妈妈小时候也讲梦话/但妈妈讲梦话时身旁没有妈妈……”学生们《感悟亲情》的作文交得又齐又快。有学生后来在作文中写道“:如果老师不布置我们写这篇作文,如果没有他作文前的那番‘讲演’,我还一直以为,父母亲为我做的一切是应该的,我无须…  相似文献   

11.
理念,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每一位教师的一言一行,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思维;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课改以来,笔者参加了许多《科学》课的教研活动,深深地感受到: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有什么样的课堂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课改,理念先行……记得一位老师在讲《燃烧和灭火》一课时,在引导学生认识燃烧的三个条件之一“可燃物”时,教师的理念很先进,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这个条件,学生七嘴八舌,很快说出了几个自己认为比较得意的名称:“易燃物”“可燃物”“能燃物”……老师一听,很不错,及时给予了肯定:“大…  相似文献   

12.
写文章讲究开头,好文章的好开头总有引人入胜之妙。要教好一课书,设计一个好开头也是十分重要的,它能调动起学生认真学习课文的兴趣。我把这种开头叫做“课引子”。为了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我在设计“课引子”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为了鼓励学生独立钻研课文,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在教《天山景物记》一课时,我在黑板上先写了《论语·述而》的一节:“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我问学生懂不懂,学生说第一句不懂,第二句懂。于是我把第一句里的“愤”和“悱”两字作了解释,这样学生就能译出这段话了:“孔子说:(我教学生),  相似文献   

13.
来来往往     
编辑部的叔叔阿姨: 你们好!我是一名来自海河之滨——天津的高中生。……很有幸地,我在图书馆中结识了《当代学生》。我被它深深吸引了,因为它内容丰富,最重要的是它符合我们当代学生的“胃口”。《当代学生》招收学生记者吗?我希望《当代学生》能帮我圆这个梦:我自荐成为《当代学生》的一名小记者,成为《当代学生》的一员。我有足够的自信与热情能够把我身边的精彩故事告诉中学生朋友们。祝《当代学生》越办越好! ——来自远方的“猫”(天津市第五十七中学高一)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阅读时要“向往美好的情境”。要使学生“向往美好的情境”,首先必须让学生能够进入情境。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抓住重点词语,激发学生想象,使情景得以再现,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动物过冬》一课里有这样一句话:小蚂蚁抬头一看,只见啄木鸟正在给大树治病。小蚂蚁喊道:“啄木鸟,黄莺、燕子都到哪里去了?”在学生表演读的时候,我发现他们忽略了“抬头”和“喊道”这两个表示动作的词语,表演没有到位。怎样让学生进入情境,自己感悟出这两点呢?我请了一名学生到台前当小蚂蚁,老师当啄木鸟,分角色表演。学生读了上文…  相似文献   

15.
永顺县灵溪镇第二完小覃健老师给一年级一班的学生上了一节讲读课——《小壁虎借尾巴》,一开始,就把学生吸引住了。上课了,卓老师没有立即要学生打开书本,而是很熟练地在黑板的一角画了一只没有尾巴的壁虎。向学生提问:“同学们,这是什么动物?”大部分同学异口同声地说:“是壁虎!”坐在教室右角的一名男同学立即说:“不对,小壁虎应该有尾巴,这没有尾  相似文献   

16.
《但愿人长久》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的一篇课文,这一课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名词《水调歌头》的创作经过。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教学中我三次抓住“明月”,引导学生感悟课文。一抓“明月”,对比感悟师:(出示苏轼的《水调歌头》原文,引导学生边听录音朗读  相似文献   

17.
案例一:地理老师走进语文课堂一位语文老师在执教《看云识天气》时,别出心裁地邀请地理老师走进教室。学生起初一愣,后经老师说明,才心情坦然地露出微笑。随着老师的讲解,学生初步了解了“卷云”“卷层云”“积雨云”;随着“晕”“华”“虹”的图案,学生辨清了三者的差别。在地理老师专业性的讲述中,学生们学完了课文,轻松自在地走出了课堂。学生们感叹道:“地理老师给我们上语文课,还真新鲜。”思考:《看云识天气》一文说明的问题并不深奥,凭借文章本身完全能弄懂。即使文中有些名词术语使人模糊不清,语文教师完全可以在课前先作准备,并凭…  相似文献   

18.
一位老师在教了《指南针》一课后,问学生:“指南针有什么用?”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指南针能指明方向。”一句话就完了,老师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但是如果换个角度,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人,在哪些方面需要使用指南针?”使学生从天空想到大海,从海面想到海底,从沙漠想到原始森林;  相似文献   

19.
案例一:越俎代庖某教师执教《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新课导入时,教师用深情优美的语句赞美母亲的慈爱。接着重点阅读课文第1至第4自然段感受母亲浓浓的慈爱。第二步让学生研读课文,感受父亲深沉无言的爱,再让学生阅读课外阅读材料《父亲的爱》和《背影》,尔后教师总结并板书“:母亲:慈祥鼓励——外露直白;父亲:严厉批评——深沉无言。最后在教师的激情小结后,音乐声中课件出示“:爸爸(或妈妈),我想对您说……”由于时间关系,学生未作交流,教师向学生推荐《感悟母爱》和《感悟父爱》两本书。思考:整堂课环环相扣,情感浓烈,但是冷静地揣摩、思考以后我们发现教师把自己的情感体验强加给学生了,学生未能与文本进行深层对话并产生共鸣,导致教师满怀激情,学生“漠然无情”。这位教师根据自己的人生阅历、经验对文本作出了一些主观的感悟、理解并自然地不露痕迹地传递给学生。于是有的学生“为赋新词强说愁”,为了“配合”教师,家有慈父或严母的少年只得张冠李戴,言不由衷;有的学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看到教师如此振振有辞,一时欲言又止,不忍打断,便采取了保持沉默的折衷策略,因而课堂便显得僵硬与苍白。试想最后那个环节时间允许的话,如果通过学生的交流,我们看到的...  相似文献   

20.
一位教师执教《可贵的沉默》一课,导入新课时问学生:“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在哪一天?”学生举手不多。一位小女孩答了出来,教师兴奋地评价:“多聪明的孩子啊,真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