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重庆因其自然地理条件限制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没有得到发展与重视,所以至今在人们心目中重庆仍然是一个没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年轻城市。但是,重庆作为一座拥有2400多年历史的城市,也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文化元素。尤其是在信仰(寺庙)文化发展方面,重庆拥有丰富的信仰(寺庙)文化资源。但信仰文化资源长期以来未受到重视,以致大量资源逐渐或已经消逝在时间的大海之中。这里拟以渝东南地区的各级地名为根据,从地名中窥探渝东南信仰文化的基本概况,以渝东南地区多样的信仰文化丰富重庆市信仰文化。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城乡统筹战略在渝东南的贯彻实施,必须具有切合渝东南少数民族区域文化传统、自然、人文生态与历史地理沿革特点的产业发展观念和实际规划。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尽主导责任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体现,对农村居民的全面发展和新农村社区整体精神风貌的改善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影响.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社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其新农村社区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时代内涵.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该民族地区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尚面临诸多困境.对此,必须正视该民族地区新农村社区文化发展中的问题,立足民族地区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实际,加大力度全方位地采取多种措施推进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以期促进渝东南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渝东南文化旅游发展前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渝东南地区是重庆土家族最大的聚居地区。区域内与土家族文化旅游相关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发展以土家族文化为基础的文化旅游也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通过对渝东南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简单介绍,分析地区文化旅游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渝东南地区文化旅游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渝东南地区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渝东南地区各族人民共同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共性与差异性、保守性与批判性、时代性与流变性并存是其特征。加强对渝东南地区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有利于增强该地区各族人民的民族认同感,促进民族文化的研究,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民族文化生存力式微、民族记忆逐渐消失、民族文化供养不足以及民族文化保护措施缺失等,使渝东南地区的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要传承和保护好渝东南地区的民族文化,就要分类清理与深度发掘民族文化,加大民族文化资金投入力度,培养优秀民族文化人才,选择好民族文化传播载体。  相似文献   

6.
渝东南酉水流域保存了古代越人等民族文化与风俗习惯,其"螺蛳揭顶"墓葬更是古代越人的墓葬习俗,在中国水乡蚌壳仙女等民间文学中有体现,是水乡稻作民族葬俗模式在山区的遗留,与历史上的移民文化相关,是中国南方民族丧葬文化的精品,今渝东南民众应当是古代濮人和越人文化的保存者、传承者与创新者。  相似文献   

7.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评选始于2002年,至今评选了6批共528处。其中江西有33处,就其数量之多及考察评选之用心等方面而论,一直走在国内第一方阵。从各省普查和申报对比看,江西的历史文化名镇(村)资源比较丰富,并逐渐引起各级管理层的重视和民众支持。1990年代前期江西开始发掘古村文化资源,催生了江西第一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流坑村;本世纪以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村)的评选历程及江西的国、省两级历史文化名镇(村)分布状况如文所述。由省级财政划拨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发展专项经费,已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襄阳文化的定位是"一体多用,体用一源"。即以汉水文化为体,以由此衍生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所形成的人文环境、人文景观、人文精神为用,以发展现代创意文化产业为途径,打造文化多元发展的新格局,把襄阳建成鄂、豫、陕、渝毗邻地区文化旅游中心城市和人文之都。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作品思想论、作品艺术论、作品源流论、作品价值论等四个方面,对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的研究历史以简要述评,期以促进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对还珠楼主创作成就的整理和重读,增进学界对渝东南地域文化的关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丧葬文化是土家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与发展,渝东南土家族丧葬习俗发生了很大改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应加强对渝东南地区土家族丧葬习俗变迁的引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而保护和发扬土家族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是我国近代史上为抵御外族侵略而进行的一场悲壮而惨烈的战争。时为陪都的重庆。在反法西斯的斗争中为人类和平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声誉。在今日,抗战文化成为重庆独特而极具旅游价值的资源。本文拟用SWOT分析法,探讨重庆抗战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劣、机遇与挑战,以“抗战文化”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将重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积极的抗战精神作为展示自己、走向世界的核心价值观.以便为开发和利用其蹩源为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重庆土家族婚俗文化,是巴渝文化的"活化石"。文章通过田野调查与相关文献研究,探讨土家族婚俗特色及其文化价值,试图为土家族婚俗(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一些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其中民族节日丰富多彩且各具特色。这些节日因有民族性、地域性、历史性、趣味性和多样性等特征,能满足人们求知、求新、求乐、求异的心理需求,从而使其具有旅游开发价值。在政府引导和民众积极参与下,加大对少数民族的节日文化资源开发,可使民族文化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推动力。这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优化劳动力结构、增加农户收入、扩大对外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五夫虽为闽北边陲山区小镇,却有千年历史文化底蕴。现存古门楼历史悠久,形制多样,装饰手法各有千秋,是古镇先民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交融结晶。通过对五夫镇古门楼特征详细描述分析,揭示其所蕴含的深层文化属性。也折射出古镇先民的意识形态,为进一步研究古镇的历史文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金钱价值观就是指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个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形成的对金钱重要性的认识和判断时所持有的内在尺度.是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立足于重庆女性素质调查,从三个方面对重庆女性的金钱价值观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女性对钱的重视程度与学历成反比;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职业群体的女性其金钱价值观存在差异性:同时重庆女性的金钱价值观也具有一致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楚雄彝族服饰的色彩,是彝族服饰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它的色彩对比强烈、大胆、绚丽耀眼。从其服饰表现的色彩上,可以发现历史演变、民族心理、宗教崇拜等方面在楚雄彝族服饰中所蕴涵的丰富内容。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城市文化建设存在贪大、求新、求洋,不重视历史文化传统和地方文化特色等问题。要建设宜居城市,我们应以人为本,去除浮躁,尊重历史,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历史文化传承,同时保持地方文化特色,沉着应对全球化的冲击。  相似文献   

18.
作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梁平民间蓝印花布,曾是深受民众喜爱的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有过辉煌的历史。但随着工业化时代的来临,机印花布逐渐取代了手工制作的蓝印花布,梁平蓝印花布也逐步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梁平蓝印花布的表现形式、造型原则、审美意蕴对于弘扬重庆本土文化,探究文化观念、美学观念及民俗观念都有重要意义.也为今天的设计和艺术创造提供了广博的新世界。因此,对其工艺的恢复、研究和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异类婚型故事是民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故事类型。它以独特的吸引力和体现民众心声的特点为人们所关注。异类婚型故事中的女性研究角度多样,表现在女性形象、女性地位在历史潮流下的变迁和文化阐释。从民间文学视角来探讨女性文化,可以使女性研究的角度更加多样化,挖掘出更深层次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实地考察的材料,以民族文化古镇后溪为例,对渝东南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水流域土家族花灯文化的歌词、表演、内涵进行较为全面的论述,对酉阳酉水流域花灯艺术的民族文化因素进行挖掘和交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