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八节 中国十大名茶 世界主要产茶国如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等国家多产制红茶。中国是产制茶叶品种最多的国家,中国茶农具有精湛的制茶工艺,不仅能制作红茶、绿茶,还能制做花茶、乌龙茶、白茶和紧压茶。在这六大茶类中都有品质优异的名贵茶叶,每种茶独具特色,真是五彩缤纷,美不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为茉莉酸甲酯诱导来提高茶叶香气品质提供理论依据,为新型花香红茶的研制提供技术支持。创新要点:首次将茉莉酸甲酯应用于诱导茶叶香气品质提高,初步验证了茶叶香气品质提高的本质原因:相关酶活性提高,基因表达上调。研究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对红茶香气进行富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解吸附分析,实时定量多聚酶链式反应(qRT-PCR)分析茶鲜叶中香气相关酶基因表达。重要结论:茉莉酸甲酯诱导后的茶鲜叶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上升,β-葡萄糖苷酶活性下降;PPO和β-樱草糖苷酶基因表达上调,β-葡萄糖苷酶基因表达下调。茉莉酸甲酯诱导后的茶鲜叶能明显提高由其制成的红茶香气品质,且萜烯醇类和萜烯类含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第五节 茶叶的品质审评 茶叶和其它食品一样,评定其品质的优次都离不开色、香、味几方面的情况。所谓好茶一般是色香味俱佳者。 商品茶要经过生产、收购、加工、销售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品质的审评问题,这种审评要比消费者的鉴评更全面、科学、细致。 我国审评茶叶,基本上仍凭感官(评茶专家的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来辨别茶叶品质的优次。当茶农交售毛茶时,评茶员先对照标准样评定茶叶等级,然后计价付款。审评茶叶品质一般是先看外形,再开汤(泡茶)看内  相似文献   

4.
陈岚 《考试周刊》2014,(19):194-195
"坦洋工夫"有百余年的历史和曾经的辉煌,但要在茶业相对繁荣和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复兴昔日的荣耀,除了资金支持外,还要有正确的战略和得当的执行。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茶业消费市场和红茶的消费情况,以及部分茶类案例的研究,对项目的发展规划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新汉语水平考试(HSK)于2009年正式推出。其笔试分6个等级,一级至二级总分皆为200分,120分为合格。三级至六级总分皆为300分,180分为合格。其口试独立于笔试之外,分三个等级,总分皆为100分,60分为合格。从2013年2月起,HSK(五级)、HSK(六级)取消了合格线。新HSK为什么要设立合格线?又为什么要取消其中两个等级的合格线?基于新HSK分数体系的特点,本文提出,新HSK应尽快全面取消其合格线。  相似文献   

6.
我是这样给每个学生创造成功机会的。一、把学生放在不同的起跑线上,激励他们积极进取,努力奋斗,获得成功。我将全班54名学生分为A级(90分以上)、B级(80—89分)、C级(70—79分)、D级(60—69分)和E级(60分以下)五个等级。每期段考、期考后,每个等级...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为茉莉酸甲酯诱导来提高茶叶香气品质提供理论依据,为新型花香红茶的研制提供技术支持。创新要点:首次将茉莉酸甲酯应用于诱导茶叶香气品质提高,初步验证了茶叶香气品质提高的本质原因:相关酶活性提高,基因表达上调。研究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对红茶香气进行富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解吸附分析,实时定量多聚酶链式反应(qRT-PCR)分析茶鲜叶中香气相关酶基因表达。重要结论:茉莉酸甲酯诱导后的茶鲜叶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上升,β-葡萄糖苷酶活性下降;PPO和β-樱草糖苷酶基因表达上调,β-葡萄糖苷酶基因表达下调。茉莉酸甲酯诱导后的茶鲜叶能明显提高由其制成的红茶香气品质,且萜烯醇类和萜烯类含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正>注意:实验中需要使用开水,年龄较小的实验者需要成年人在场指导协助。绿茶(茶包或散装茶叶)红茶(茶包或散装茶叶)4个茶杯水壶水温度计3个泡茶器——用于散装茶叶(可选)一位或多位志愿者所需材料活动步骤(1)如果你喝的是散装茶叶,可以在2个泡茶器中分别倒入绿茶和红茶。  相似文献   

9.
茶与地理环境胡龙成我国是茶树的故乡,早在5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茶叶具有解毒的功效,并且开始栽植培育和驯化,通过长期的定向培育,形成了花茶、绿茶、乌龙茶、红茶和黑茶等不同的茶种。在这些茶种中除红茶主要供出口外(我国茶叶出口量仅次于印度和斯里兰卡...  相似文献   

10.
宁红茶是我国茶叶中的珍品,主要产于修水、武宁、铜鼓三县。长期以来,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十九世纪中叶,宁红茶发展达到鼎盛时期,民国以后不断衰弱。到解放后又逐渐恢复和发展。回顾这个历程,剖析其原因,对当前宁红茶的发展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工人技术等级考核(职业技能鉴定)制度的沿革 我国工人考核制度(职业技能鉴定制度)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变革,其建立至今大体分为四个阶段: (一)建国以来,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许多方面是向前苏联学习的,当然包括企业的劳动管理和工资分配,我国工人技术等级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也是按照前苏联模式(采用八级制)制定的,可以说这是企业劳动组织和工资分配的一项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2.
2003年与2004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之比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照两年的评分标准,最显眼的是赋分的大变化,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基础等级与发展等级的分值分配发生了变化。与2003年相比,2004年的基础等级由50分降为40分,发展等级由10分飙升为20分,形成了以内容、表达、特征各占20分的“三分天下”的新格局;二是四等级档次起点由(10-0分)降为(6-0分),每级仍以5分递升。虽级差分值不变,但文章实际得分却发生了微妙变化。赋分的突变引起了质的变化,导向的变化。纵观设置等级评分标准以来,“发展等级”由8分增至10分,20分,步子之大,赋分之高,出人意料,足见语文教改的指向意在强化创新意识,强化国民文…  相似文献   

13.
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饮品,其品种众多,主要从不同的工艺、同种工艺的不同品种、同一品种的不同等级这三方面进行分类.本文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在市场上随机收集的各种茶叶中铜、铅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茶叶中铜、铅含量和分布状况与茶叶的品种、品质和等级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茶叶分类是茶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有多种分类法。本文评述了高等院校教材《制茶学》中按制法和品质建立的“六大茶类分类系统”,并提出了一些粗浅看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研读宋代文献,在此基础上总结形成了一套仿宋斗茶评价体系,此体系丰富了现代茶叶评价体系与品饮乐趣。通过使用相同茶品进行仿宋斗茶与现代茶叶感官审评对比实验,发现白茶、红茶、绿茶与乌龙茶皆可进行仿宋斗茶,白茶斗茶效果最好;同一类茶品在两种评价体系中评价结果规律趋于一致,即品质优的茶品评分皆高,品质差的茶品评分皆低。同时结合现代分析技术,将理化成分与茶叶品质评价方法有机结合发现,茶皂素、氨基酸、咖啡碱含量高,茶多酚含量低、酚氨比值低的茶品仿宋斗茶与点茶效果更好。实验结果可为宋代点茶、斗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为新茶饮产品开发提供一定的思路启发。  相似文献   

16.
"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是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关于天然产物提取的经典实验,特别是对化学专业、生物专业、农学专业来说,更是必做不可。但由于该实验过程有一定难度,从而在实验教学中经常出现无产物等现象。为此,文章讨论了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教学方法,阐述红茶与绿茶中咖啡因的提取条件及数据探索,利用索氏提取方法比较红茶与绿茶中咖啡因的产率,从而比较红茶与绿茶中咖啡因的含量,提出红茶为"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实验选择最佳茶叶,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是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关于天然产物提取的经典实验,特别是对化学专业、生物专业、农学专业来说,更是必做不可。但由于该实验过程有一定难度,从而在实验教学中经常出现无产物等现象。为此,文章讨论了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教学方法,阐述红茶与绿茶中咖啡因的提取条件及数据探索,利用索氏提取方法比较红茶与绿茶中咖啡因的产率,从而比较红茶与绿茶中咖啡因的含量,提出红茶为“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实验选择最佳茶叶,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为提升徽州地方特色传统食品徽墨酥的风味和品质,研究了不同红茶添加量(1%、3%、5%)对徽墨酥理化特性、挥发性成分、感官评价以及抗氧化性等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茶的添加降低了徽墨酥的亮度、pH值和水分活度等理化特性,口感和气味宜人程度有较大提升,感官品质以添加3%红茶的徽墨酥相对较好.固相微萃/气质联用(SPME/GC-MS)分析结果表明,添加红茶的徽墨酥的挥发性成分物质相似但含量不同,以醛类、烷类和烯类为主,其中正己酸乙酯、4-萜品醇、2,5-二甲基吡嗪和十二烷为徽墨酥中主要呈香物质.抗氧化结果表明,红茶的添加提升了徽墨酥的抗氧化性,使其具有显著的ABTS+、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还原能力.该研究初步阐明了红茶对徽墨酥品质的影响,为提升传统食品徽墨酥的风味和品质以及红茶在徽墨酥品质提升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全国职称英语等级考试介绍 一、等级的划分 全国职称英语等级考试共分3个专业类别(综合人文、理工、卫生),每个类别各分为A、B、C三个等级。申报A级的人员在两小时内应完成3000词左右的阅读任务,并能正确理解所读材料的内容;申报B级的人员在两个小时内应完成  相似文献   

20.
建设部颁发的《商品房性能认定管理办法》将从7月1日起开始试行,这标志着我国商品房住宅认定制度正式确立,等级由低至高依次为A、AA、AAA。过去,我国对住宅只进行竣工验收,分合格、优良两种。商品房住宅性能认定制度是在工程验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住宅本身的功能品质进行综合鉴定,如平面设计是否好用,设备设施、保温隔热、采光通风是否良好等。具体讲,3A级住宅档次较高,评审的内容包括安全、适用、耐久、环境和经济性能;2A、1A级住宅评审的内容主要包括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