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春光明媚的星期天,妈妈带我去乡下的外婆家。外公和外婆正在忙着种菜,我想体验一下田园的乐趣,就自告奋勇地说:“外公,我来帮你们种菜,行吗?”“当然可以呀!”外公高兴地说。我把番茄秧栽到黄瓜秧的旁边,外婆看见了,着急地说:“这可不行,这两种菜不能栽到一起,不然黄瓜秧会慢慢死掉的。”听了外婆的话,我有些疑惑不解。这时,外公对我说:“你这个小机灵鬼,回去看看书就知道了。”回到家,我好奇地找资料。原来番茄分泌一种气味,能抑制黄瓜的生长,因此,番茄就成了黄瓜的“冤家”。但它的气味不会抑制其他菜秧的生长,这样,番茄就成了青菜等蔬菜…  相似文献   

2.
大小蚂蚁合作抬重物如果你没有见过那种前轮大、后轮小的玩具微型自行车,那么去观察一下大小蚂蚁是怎样抬重物的吧,看上去非常有趣。众所周知,蚂蚁是善于合作的社会性动物。当遇到一只蚂蚁  相似文献   

3.
黄色的木头     
一天,一只蚂蚁看到一块大蛋糕,就叫来了它的朋友一块儿抬蛋糕。抬到家,这些蚂蚁咬蛋糕,可是,这蛋糕咬不动。它们叫来了科技蚂蚁,科技蚂蚁拿出放大镜照呀照呀,照好后,告诉这些蚂蚁这不是蛋糕,这是一  相似文献   

4.
元旦的假期     
(1)到外婆家2006年1月1日星期日阴“妈妈,我实在想去外婆家,您带我去吧!妈妈……”真是的,还是暑假里去过外婆家之后,到现在已经半年没去了。正当我想方设法地在要求妈妈时,忽然,“咚、咚、咚”的敲门声接踵而来。“耶,外公!”我惊喜地把外公迎进屋。原来,外公是到龙游兽医站进点药。经过我再三的请求,妈妈终于答应让我跟外公一起去看我日夜思念的外婆。到了,到了!走过一条小石路就到了外婆家。刚来到院子,我便听到“汪、汪、汪”的叫声。小狗?哇!三只可爱的小狗:二只灰的加一只花的。瞧!乌黑的小眼,摇啊摇的尾巴,还有那胖乎乎的身子,真讨人…  相似文献   

5.
外公、外婆住在乡下。外公除了写诗、给动物看病之类的爱好外,就是饲养鸽子。鸽子从刚开始的几只,很快就发展到了几十只。每一次我回外婆家都会看到鸽群当中又有几位新成员出现,这时,我就会夸外公很会养鸽子。看到外公每天给鸽子不是喂谷粒就是喂水,我就会想起外婆对我说过的话:“你外公呀,侍候鸽子比侍候我都周到。”说来也怪,那些鸽子一看到外公从门外进院子,就扑棱棱地从房檐上或电线杆上飞下来,落在外公的头上、肩上……外公和鸽子相处得多么融洽啊!在外公的精心饲养下,那些鸽子越发可爱。它们时而在蓝天上飞翔,时而“一”字排开,整齐地…  相似文献   

6.
每次节假日,我都会和妈妈一起到外婆家去。外婆家在天台城关的一处小区里,小区里都是自成门户的小楼房。外公和外婆有4间宅基地,2间盖了3层半房子,另外2间就成了外公的菜园子。外公种了好多的菜。有青菜、丝瓜、南瓜、辣椒,当然还少不了“红娘”。到了深秋的时候,“红娘”就变成了娇艳的橙红色,那时候,外公就会摘下它们,放在一楼客厅的桌子上,映得满屋亮堂。因为他的小外孙女早已过了吵着要吃“红娘”的年纪,外公就会把这些“红娘”分给邻居的小孩子,却留下一两个,剥好了递给在二楼写功课的我。而我也会装成“小馋猫”的样子逗他开心。坐在…  相似文献   

7.
轻风伴我踏上田间小路,眼前是大片大片的茄子地豇豆地。那茄子一只只紫得发亮,那豇豆则有些“万条垂下绿丝绦”的味道……还有那每年暑假我都要反复欣赏的火红的辣椒园!望着无边的“田园风光”,我心中舒畅,更何况我这是去看望阔别一年之久的外公,给他一个惊喜!在这小路上,我悠闲地“逛”着。一群蝴蝶飞到了我的身边,它们绕着我转,翩翩起舞。这时我望见了邻居二顺子家的那条大黑狗。记得在我上小学二年级时,回到外婆家,同样站在这里,同样望见这条大黑狗,不过当时是多了一个人———邻居二蛋家的小儿子傻蛋。那时“他俩”正斗得“热乎”。傻蛋…  相似文献   

8.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爸爸、妈妈要去外婆家.临行前,爸爸向我布置了一大堆作业,并再三叮嘱我,不要看电视. 爸爸妈妈一走,我便专心致志地做起了功课.功课真多呀,我头也不抬地一直做到三点钟,才想起休息一下,人也不自觉地跑到电视机前.我刚把罩在上面的纱巾拉下,忽然想起了爸爸的叮嘱,一狠心,我又把纱巾盖了上去,回房继续做作业.五点多钟的时候,爸爸回来了.  相似文献   

9.
我的外公     
外公住院了,因为他那不争气的鼻子。我坐在车上想着外公。想起小时候的宠物——兔子。那天,外公兴冲冲地跑回家,说:“嘉韵,看外公给你买的兔子。”从此以后,我天天跑到老杭大院外溜兔子。后来不知为什么,爸妈把兔子拿回了乡下爷爷家,之后只听说兔子死了埋掉了。就这样外公送的兔子没了,也因此我开始不喜欢回老家。望着窗外,自行车飞驰而去。又想到我骑自行车的技术还是外公教的。5岁,10岁,13岁……每年我去外公家,外公都会帮我练习如何骑车,也就这样自行车换了一辆又一辆……从小到大,恐怕我的车也换了无数辆。弟弟一年级了,外公早想教他骑…  相似文献   

10.
惊喜的发现     
星期天的上午,太阳温柔地照射着大地。我在阳台上边吃玉米边赏花。突然发现左边一群黑色大蚂蚁,右边一群红褐色小蚂蚁纷纷朝我扔在花盆里的玉米爬来。“呀,这些‘小精灵’可能要发生大战啦,爸爸快来看啊!”我惊喜地叫了起来。爸爸闻声走到阳台上问:“什么大战使你这么兴奋呀?”我拉着爸爸的手指着花盆说:“蚂蚁大战一触即04.9HAONIANZUOWENFUDAO发,我们可大饱眼福了!”瞧!大小蚂蚁闻到玉米的香味,正成群结队、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地扑向玉米。眼看黑色大蚂蚁就可以享受到这一“美餐”了,可红褐色小蚂蚁也到达了目的地。霎时,预料中的…  相似文献   

11.
讨吉利     
很久以前。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正在家里津津有味地看电视,突然,一条又长又细、弯弯曲曲的黑线出现在我的眼前,还不停地移动。我心里一惊:这是什么东西呀?难道是妖怪不成?我开始很害怕,可强烈的好奇心鼓舞了我,我鼓起勇气,跑去一看,呀!原来是一群黑乎乎的小不点——蚂蚁呀!这差点吓我一大跳。这群蚂蚁是从哪来的呀?又要到哪里去?我心中出现了一个个问号,  相似文献   

12.
在宜昌举行的“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自然教学专业委员会2003年会”上,聆听了《蚂蚁》一课之后,我有意或无意间都会想起这节课。这节课基本上由两部分组成:一、学生想办法把棕色瓶中的蚂蚁取出来;二、学生观察、描述蚂蚁的形态,教师在黑板上画简图。我对这节课的质疑来自我童年的经验。我对蚂蚁最初的认识、也是最令我无法忘怀的记忆是看它们“抬食物”:拍一只苍蝇放在地上,一只蚂蚁发现后匆匆忙忙跑回家去“搬兵”,然后无数的蚂蚁浩浩荡荡地把它抬回家。我时常蹲在地上看上大半天,一边看一边还不停地和它们说悄悄话,直到它们“鸣锣收兵”之后,…  相似文献   

13.
打陀螺     
放假了,我和妈妈回到了外婆家。吃完晚饭,外公神秘兮兮地对我说:"走,带你去看一项新式运动。""外公,是什么运动呀?"我问道。"到了你就知道了。"外公说。于是,我怀着兴奋又期待的心情,跟着外公出发了。广场上人山人海,十分热闹,老远就听到"啪啪啪"的声音。外公说:"听到了吧,这就是我跟你说的新式运动,我们也快点加入吧。"说着就到了跟前,我看到地上有一个黑色陀螺,原来是打陀螺啊!  相似文献   

14.
蚂蚁和蜗牛     
小雨点儿滴答答,蜗牛在地上慢慢爬,一只蚂蚁来回转呀,迷了路不知家在哪,不知家在哪。蜗牛见了微微笑,蚂蚁}夹快来我家,请你到屋里呀歇歇脚,雨停了我带你找妈妈。请你到屋里歇歇脚,雨停了我带你找妈妈,找妈妈。  相似文献   

15.
春节,我发现了外公家来了一群"小贼",常常偷吃外公挂在窗前的酱肉。小贼们机灵得很,人一来,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叽叽,叽叽……"一群"小贼"心满意足地饱餐  相似文献   

16.
一次,在种花的时候,我看见两只蚂蚁在一块儿。你撞我一下,我推你一把,撞来撞去,最后一只蚂蚁竟爬到另一只蚂蚁的身上。咦,它们在干嘛呀?哦,在打架。这可引起了我的好奇心。  相似文献   

17.
日记两则     
2005年7月18日星期一晴上午,我们到一楼的花坛边观察蚂蚁。戴老师发给我们一些弄碎的馒头,然后,我们开始找蚂蚁群。我找到了一群蚂蚁,把馒头屑一点一点地撒在地上。不一会儿,几只蚂蚁爬到馒头屑跟前,闻了闻,又用触角碰了碰,觉得没问题,就把同伴叫了过来。同伴们争先恐后地爬过来。我虽然丢了许多馒头屑在地上,但它们只运走了三分之一。我突然发现一只蚂蚁真的很厉害。它正扛着一大块馒头屑向洞口挪去。馒头屑堵住了洞口,蚂蚁只得找另一个大洞口,用嘴把馒头屑叼进洞里去了。蚂蚁的力量真大呀!2005年7月23日星期六晴今天,我到浏阳的叔外公家的…  相似文献   

18.
春节趣事     
正月初二,我要随爸爸到外公家拜年。 外公是个退休教师,性格幽默,不仅我喜欢 到他家玩,全村老少没有一个不喜欢他的。 来到外公家门口。我一下被外公家门框上 贴的对联产生了疑惑 对联的横额“福禄寿喜” 贴倒了!而且上联“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相似文献   

19.
醉蚂蚁     
陈果  程珊 《红领巾》2006,(4):48-48
今天,我到哥哥家里玩。你知道我哥哥家最多的是什么吗?是那小小的、在地上抢食的蚂蚁。哥哥家门外的墙角下有两群蚂蚁,一群是黑色的,一群是咖啡色的。两群蚂蚁经常为抢食物打得不可开交。  相似文献   

20.
我的外婆家     
我还记得第一次去外婆家时的场景:那是很多年前的一个春节,我和爸爸妈妈坐大巴车到了宿迁后,外公还得开着他的电动小三轮车来接我们。我们穿过一条又一条坑坑洼洼的小路,颠簸得我的屁股都疼了,还是看不到外婆家。外公听到我的抱怨也会念叨:“唉,什么时候能把这路修一修,这样你们回来也方便,娃的屁股也不会受罪了!”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又轮到外婆发愁了:儿女们都回来了,但是家里地方不够呀!这么多人怎么睡?这时外婆就会念叨:“唉,什么时候能换大一点儿的房子就好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