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庄子(公元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宋国蒙人(今河南商丘人,又说安徽蒙城县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号南华真人,为道教四大真人之一。代表作品为《庄子》(亦称《南华经》),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的文章大量采用并虚构寓言故事,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具风格。他的文字汪洋恣肆,描述形象  相似文献   

2.
历代史料对于庄子的出生地多记载为"蒙",而对于"蒙"则有不同看法。系统地清理史料中对于"蒙"地的记载,可以发现同样的一个地点"蒙",先后属于宋国、梁国,是地名的历史变迁所体现出来的必然现象。也就是说"蒙"地在空间上的变化是不大的,而在时间上它先后属于不同的国家。并且在属国变迁时,出现了和"蒙"相同或相似的名称(如出现山东之"蒙",安徽之"蒙"),这样一来,就出现了庄子出生地"蒙"为何地的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3.
黄济 《中国教师》2007,(2):33-34
庄子(约前369 ̄前286),名周,战国时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曾做过管理蒙漆园的小官,所以史称漆园吏。他是道家老子的主要继承与发展者,因而统称为“老庄”。《庄子》一书,成为道家的主要经典,因为庄子在唐天宝元年被封为“南华真人”《,庄子》一书,又被称为《南华经》,或《南华真经》。庄子发展了老子的无为思想和辩证方法,进而将老子无为而无不为发展为绝对的无为,将辩证法发展为相对主义。《庄子》一书,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我们选取内篇中的《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外篇中的《马蹄》《秋水》,杂篇中的《天下》篇,对这…  相似文献   

4.
庄子故里究竟在何处,学术界众说纷纭.目前有河南“商丘市梁园区说”、“民权县说”,山东“曹县说”、“东明县说”,安徽“蒙城说”.根据《史记》、《汉书》等文献资料记载,庄子为战国时期宋国蒙人.从现有文献材料、考古资料和具体地理方位看,蒙在今商丘市梁园区境内.因此,以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李庄乡蒙墙寺村为庄子故里较具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说:“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庄子为蒙人,向无异说。但蒙在什么地方,故城是在今天的河南商丘东北,还是在今天的安徽蒙城县?却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历史研究》一九七九年第十期发表的菲铭同志《庄周故里辨》,经过一番考证,说:“庄子故里为今之安徽蒙城应当确信不疑了。”他还认为这篇文章出来后,“关于庄子故里的争论似乎可以结束了”。但读了这篇文章,实在不能信服,看来说要结束这个争论,还为时过早。  相似文献   

6.
先秦诸子之作中,多有关于宋人的言论,而其中多是愚人形象,这种情形在《庄子》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而结合庄子流亡于宋国的楚国贵族的身世以及宋国封闭、黑暗的社会情况,我们不难解开庄子訾宋这一历史谜团。  相似文献   

7.
<正>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云:“庄子者,蒙人也,名周。”“蒙”在何处?自来异说纷纭。近来,有人以为在今河南商丘附近,有人以为在今安徽蒙城。然而,历史地理有沿革变化,硬指派庄子为某地的乡贤先正并无实际意义。我们应该在一定的历史范围内去认识庄子。鲁迅说:“察周季之思潮,略有四派。一邹鲁派,皆诵法先王,标榜仁义,以备世之急,儒有孔孟,墨有墨翟;二陈宋派,老子生于苦县,本陈地也,言清净  相似文献   

8.
《庖丁解牛》节选于《庄子·内篇·养生主》。庄周,生平不详。大约生于公元前三六○年左右,卒于公元前二八○年左右,与孟轲同时或稍后,蒙(今河南省商丘县)人。曾做过漆园吏(漆园,地名。名同实异的有三处:——在今山东省荷泽市北;——在今河南省商丘市蒙县故城中;——在今安徽省定远县东南。都相传是庄周为吏之处。)庄周门人很多,形成了先秦哲学思想的一个派别:“道家”。后学尊称为“庄子”。  相似文献   

9.
翻译与评析     
【翻译】庄子和惠子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 :“白鱼悠悠自得地游来游去 ,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啊 !”惠子问 :“你不是鱼 ,怎么知道鱼儿的快乐 ?”庄子问 :“你不是我 ,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 ?”惠子说 :“我不是你 ,固然不知道你 ;你也不是鱼 ,你不知道鱼儿的快乐 ,也是完全可以断定的。”庄子说 :“让我们顺着先前的话来说吧 !你说 :‘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的话 ,就是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儿的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啊 !”【评析】这是选自《庄子·秋水》中的一则对话录。庄子 ,名周 ,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  相似文献   

10.
言意关系是庄子哲学的重要命题,解读《庄子》之《齐物论》《知北游》《寓言》《秋水》这几篇集中论述言意关系的文本,可以解析出庄子哲学言意关系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是“言不尽意”,意在申明有限的语言不能把握具有无限意义的道;第二层是“言以表意”,是庄子独特的言道方式;最后一层则是“忘言得意”,表明在终极意境上,真正的得道体现于忘言之中。  相似文献   

11.
一、《庄子》是一部不朽的哲理著作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人,约生于公元前三六九年(周烈王七年),卒于公元前二八六年(周赧王二九年),与盂子同时而稍晚。他的生平知之甚少。只知他可能做过蒙地的漆园吏,在那里过着隐士般的生活,可是他的思想和著作当时就很出名。 《庄子》一书,《汉书·艺文志》说有五十二篇,但是今天流传的《庄子》,大概是公元三世纪郭象重编的,全书共三十三篇。郭象是《庄子》的大注释家,  相似文献   

12.
庄周,后人称庄子,战国中期时蒙(今河南商丘附近)人。时蒙原属宋国,后被楚国所灭而归楚。庄子的活动时期约与孟子同时而稍晚,其具体的生平事迹已不可详考。据说庄子曾做过漆园小吏这样的官职,也曾拒绝过楚威王的厚聘,好做逍遥游。现存《庄子》一书,可体现庄子的某些行迹及人生态度、文化思想;分为内篇、外篇与杂篇,共三十三篇,多以寓言形式述论其思想。除《内篇》外,其余各篇一般都认为不是庄周所著,出于其后学之手。一庄子所处的时代,已是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动荡时代。天翻地覆世道昏乱,战争频仍生灵涂炭;一顶顶贵族王冠…  相似文献   

13.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年),名周,宋国蒙人,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又一代表人物。《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述:“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夫》、《盗跖》、《胠箧》以诋(讠比)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  相似文献   

14.
正庄子(约公元前369~公元前268)战国时哲学家,宋国蒙邑(今安徽蒙城)人。所著《庄子》为道家经典著作之一。鲁迅评价其文章说:"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庄子》的养生理论在《老子》基础上大加发挥,形成道家学派的养生理论体系。一、清静无为,忘我无欲。庄子极力提倡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进程中青少年理想人格的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知鱼之乐《庄子·秋水》里有这样一则故事:一次庄子和惠子在濠水的桥上漫步,庄子看见水中的鱼从容地游着,便说:鱼儿真快乐啊!惠子便说:先生不是鱼,又怎么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庄子便答说:先生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鱼儿的快乐呢?惠子回答说:我  相似文献   

16.
孙媛媛 《中文自修》2011,(12):34-35
我发现,有着"老庄"并称的老子、庄子,同样是教育界"种花"的"高级园丁"。老子有他的《道德经》,庄子有他的《逍遥游》。读《老子》的"水论",浅浅悟出水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读《庄子》的《秋水》,  相似文献   

17.
庄子具体的生卒年实已无从确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有两条重要信息,记录了庄子的大致生活时代,《庄子》中记载的三件庄子亲历的事件,更可以推断庄子生卒年的时间区域.庄子之国别,素有宋、梁、楚等说,实则应为同一地方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归属.关于庄子故里之辨,可从大小蒙城之说,今之蒙城县唐前是否有蒙之称等问题进行辨讹论正.  相似文献   

18.
秋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与惠子游於濠梁① 之上。庄子曰 :“鱼② 出游从容 ,是鱼之业 ③ 也。”惠子曰 :“子非鱼 ,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 :“子非我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 :“我非子 ,固 ④ 不知子矣 ;子固 ⑤ 非鱼也 ,子之不知鱼之乐 ,全⑥ 矣。”庄子曰 :“请循其本⑦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既⑧ 已知吾知之 ⑨ 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注释】①濠梁 :濠水的桥。② (ti偄o)鱼 :白鱼。③业 :快乐。④固 :固然。⑤固 :既然。⑥全 :很明显。⑦请循其本 :让我们顺着先前的话来说 ,循 :顺着。⑧既 :就是。⑨知之 :知道鱼儿快乐。秋水@庄子…  相似文献   

19.
今存魏晋时代的《庄子》注本中,《司马彪〈庄子〉注》是保存得比较完整的一种。《司马彪〈庄子〉注》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它保存有《庄子》异文、佚文,这有助于《庄子》的文字校勘和训诂;它还存有今已不传的古书名及与他书相异的注释,为研究《庄子》及相关文献提供了难得的线索。  相似文献   

20.
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一个主要创始人,也是那个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同时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以及文学家。可以说庄子是继老子之后的一名重要道家学派思想家,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并与之并称"老庄"。庄子的《秋水》一文博学深厚,蕴藏了我国春秋战国使其道家学说的一些重要思想,其文学价值颇高。这篇文章中的"反其真"与"美乐之境"所体现的思想及文学含义一直是当代文学家研究的重点,本文根据此文的内容以及相关资料等对《秋水》中"反其真"与"美乐之境"进行解读,以期更为深入地了解、认识道家学派的主要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