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芝兰 《考试周刊》2013,(80):79-79
创新的基础是具有创造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只有会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才能很好地展开创造性思维。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就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出不同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胆大心细,不怕犯错,勇敢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2.
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尽最大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他们积极探索,独立思考,敢于想象和幻想,敢于标新立异;鼓励他们敢于提出问题。敢于提出不同意见。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  相似文献   

3.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要鼓励学生善于思考,敢于挑战,勇于探求.要激发兴趣,启迪好奇心,质疑解惑,结合物理学史教育,拓宽学生思维,注重实验教学,锻炼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从注重探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设计开放型习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质疑求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创造性人格五个方面并结合例题作了简单的表述.注重引导,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勇于探索求异,善于应用数学思想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5.
思维始于问题,创造力寓于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鼓励提问,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先导。要强化学生学习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鼓励学生提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敢于提出问题,这是培养他们创新意识的起点。教师要把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开发学生创新潜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根本任务,勇于探索,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7.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明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多要求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唯有具有质疑精神才有形成创新思维。具有问题意识,敢于对现有的知识提出疑问,才能不迷信权威、才有可能形成创新意识。首先,教师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其次,教师必须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还有,如果教师多注重开放题的教学,逐步就会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最后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并且多开展积极评价。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通过对初中政治备考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做法的思考和探索,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思想观念更新了,才能焕发出创新的热情和动力。其次应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能够用脑子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并鼓励学生质疑。另外在习题中设置一些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考察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余秀琴 《考试周刊》2010,(32):184-185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人的思维活动常常就是由提出问题开始的,有疑问才能产生探索的欲望,才能引发解决难题的愿望,才能激发持久的学习兴趣,才能培养创新思维。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可见,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为学生创造“质疑”的良好氛围,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并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一、激发学生创新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石 1.培养创新意识要在好奇心上下工夫.好奇心往往能够激发创新意识,所以教师要不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并鼓励学生参与新奇有趣的探索型学习活动,使他们敢于思考、敢于钻研、敢于尝试实验,探索知识的奥秘.在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不要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要鼓励学生去积极探究、独立思考,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对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至关重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设想和发表见解.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学生。  相似文献   

12.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要实现这个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创造条件,并培养学生不惟书、不惟师,敢于标新立异的习惯与认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实施民主教学,鼓励学生创新要使学生敢于创新,教师必须实施民主教学。通过民主教学,给学生创设一个高度自由的思维时间和空间,不但要允许而且要鼓励学生对教师、对书本大胆提出质疑;允许学生突发奇想,“节外生枝”。这时,教师要虚心地担当“听众”…  相似文献   

13.
1 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 ,陶冶创新个性性。敢于质疑问难 ,善于发现问题是创新的火花。要给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民主的氛围 ,以学生为主体 ,采取教师启发、引导和学生积极参与的方法 ,指导学生开动脑筋 ,寻找问题 ,思考问题 ,养成良好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培养他们敢于标新立异 ,敢于想象猜测 ,不束缚自己的创造性思维的创造品格 ,尊重学生的人格 ,培养学生敢于探索 ,勇于创新 ,富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个性 ,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 ,竞争意识 ,合作精神和良好的意志品格 ,使学生成为具有现代独立人格和丰富个性的开拓型人才。2 为学生提供创…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是很难屹立于民族之林的。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更困难。对于学生的提问,教师要鼓励,要引导。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能够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敢于质疑、问难,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想象力。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体现时代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把握新课程改革的真正脉搏,着力培养新世纪的创新人才呢?一、教给学法,关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教师不可参照书上的现成答案来束缚学生的思维,对于一个知识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地独立思考,不倡导人云亦云,而是要求学生不唯书本,不唯教师,要敢于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在生字量不大的  相似文献   

16.
历史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强化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其次要开拓创新思维,注重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率先垂范,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注意课内外的结合,在创造思维测试方面要注意合理的导向。  相似文献   

17.
浅谈物理教育中的创新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应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敢于提出新问题、新见解,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崇尚科学,大胆创造的创新精神.其次,创新思维的训练应选择非逻辑思雏的培养为突破口.如想象力的培养,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的培养,灵感的捕捉等.  相似文献   

18.
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灵魂,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过程中也是任重而道远,需要以课堂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且在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注重发散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多思考敢于讲出自己的观点,进而联系实践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海南教育》2013,(2):113-113
<正>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体现时代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把握新课程改革的真正脉搏,着力培养新世纪的创新人才呢?一、教给学法,关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教师不可参照书上的现成答案来束缚学生的思维,对于一个知识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地独立思考,不倡导人云亦云,而是要求学生不唯书本,不唯教师,要敢于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在生字量不大的  相似文献   

20.
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实验能力、创新能力,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实验教师作为实验教学的直接实施者,对实验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这一课题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一、实验教学要善于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问题能力是指能够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由自己回答或请别人回答的能力。创新是从质疑开始的,只有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找到本质的矛盾,才能创新。因此实验教师在实验前要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鼓励学生敢于提问,敢于质疑,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实验过程中要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