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8,(17):130-131
中小学体育内容,一般包括体育与健康课,大课间活动,阳光体育活动课,运动队组建与训练,场馆建设、养护,器材购置、自制、保管,教研活动,评估与考核等,即学校体育的"课"、"操"、"动"、"队"、"场"、"器"、"研"、"评"八方面内容。其中"课"、"操"、"动"、"队"涉及课程建设。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精神,需对"课"、"操"、"动"、"队"进行学校课程即校本化课程建设。经过文献学习、课题研究、广泛实践,总结提炼出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切块化"校本建设的思路和做法。  相似文献   

2.
"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门科目的教育。从古至今,人们对它的研究也是从各个不同角度进行的,如:六艺的人文思想、六艺的教育意义和六艺的特点等等。对"六艺"的语源义进行探求,是以求从新的方面,即古代汉语角度对"六艺"进行研究。得出:"礼"、"乐"、"射"、"御"、"书"、"数"的语源义分别是"有规则"、"美,好"、"舍弃,远离"、"禁止"、"把……明显化,表现出来"、"把一个整体的东西细分"。  相似文献   

3.
学校特色建设转型期,需要警惕特色"窄化"、"泛化"、"虚化"、"俗化"等偏离文化核心的现象,紧紧围绕"提高质量"与"内涵发展"的旨归,在从"亮点"到"点亮"、"发生"到"生发"、"好看"到"看好"、"生本"到"本生"、"人化"到"化人"的深度转化实践中,探索特色共性可用、个性可融、知性可读、童性可玩、理性可行等有效路径,积极构建自己的"教育哲学"。  相似文献   

4.
学校特色建设转型期,需要警惕特色"窄化"、"泛化"、"虚化"、"俗化"等偏离文化核心的现象,紧紧围绕"提高质量"与"内涵发展"的旨归,在从"亮点"到"点亮"、"发生"到"生发"、"好看"到"看好"、"生本"到"本生"、"人化"到"化人"的深度转化实践中,探索特色共性可用、个性可融、知性可读、童性可玩、理性可行等有效路径,积极构建自己的"教育哲学"。  相似文献   

5.
从"玄"字、"道之动"、"道之用"、"道法自然"诸方面揭示"道"的柔弱的特性和内涵,说明"道"是"柔道".论证了"柔"对"道"的依赖,说明依赖于"道"的"柔"是真智慧、大智慧,而离开"道"的"柔",则是"术",是知识,是小聪明.以范蠡为例,说明"等待"、"节制"、"放弃"等智慧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襄阳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襄阳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为更好盘活文化旅游资源,彰显襄阳的文化魅力,构建真正的旅游目的地,襄阳应力创"襄阳文化"旅游品牌,做强"三国文化"、"古城文化"、"生态文化"三大文化旅游拳头产品;做大"楚汉文化"、"诗词文化"、"战争文化"、"汉水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都市文化"等七大文化旅游支撑产品;做实"民俗风情"、"风味小吃"、"文娱汇演"、"历史街区"、"会展活动"、"旅游商品"、"康体休闲"、"都市购物"、"主题雕塑"、"标示解说"等十大文化旅游辅助产品的文化旅游产品系列.  相似文献   

7.
古代"承尘"是置于室内顶棚的重要建筑部件。在"承尘"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尘"、"━"、"筄"、"屋笮"、"承尘"、"平橑"、"平棊"、"平起"、"平闇"、"天花板"、"藻井"、"绮井"、"覆海"、"斗八"、"罳顶"、"圆渊"、"方井"等诸多名称,形制和用材各不相同。"尘筵"、"平橑"、"藻井"往往被误释。"平机"之名系误引,不可为据。"平棊"和"方井"是承尘中的豪华型。  相似文献   

8.
"利"是墨子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墨子重视利益,追求利益.为了得到利,并保证得利的公平性、合理性,需要"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明鬼"、"天志"等的支撑.  相似文献   

9.
"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阐述"诚"与"道"、"仁"、"信"、"真"、"义"、"慎独"的关系,发掘、继承、提升儒家的"诚"说,以丰富社会主义道德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0.
正池州市贡池区杏花村小学始建于1960年,现坐落于"牧童遥指"的池州古杏花村内,与千年前古杏花村十二景中的"三台夕照"、"桑柘丹枫"、"黄公酒垆"、"铁佛禅林"、"西厢烟雨"、"昭明书院"和"杜坞渔歌"交相辉映,是一所环境优美、设施先进、充满着蓬勃朝气的学校。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环境,决定了学校承载着"弘扬诗人地文明,传承杏花村文化"的重任,一直以来,广泛开展"爱古村景"、"吟古村诗"、"绘古村风"、"写古村文"等系列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弘扬"天下第一诗村"特色文化。  相似文献   

11.
阿干考     
通过大量的工具书和地方文献,讨论了"阿干"一词的含义、语源,和"阿干镇"、"阿干县"、"阿干堡"、"阿干山""、阿干岭"、"阿干水"、"阿干峪"、"阿干关"等以"阿干"为名的地名的起源。结论是:"阿干"源于鲜卑语,意义为"兄长""哥哥",又与"沃干"同音。"阿干"用于地名,前人认为即"兄长"之意,源于慕容诗"阿干歌",但本文依据现存最早出现"沃干"一名的《三国志》,认为不能确定。  相似文献   

12.
<汉语大字典>是一部大型语文辞书,其义项的设立相对完备,但其中的"且"、"更"、"乃"、"及"、"以"、"但"、"便"、"其"、"並"、"则"、"惟"、"因"这12个连词漏收的义项仍有需匡补之处.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资本系族的游戏,似乎从一开始就没有停歇过。你还记得那些年我们见到过的资本系族吗?"德隆系"、"斯威特系"、"中广系"、"凯地系"、"飞天系"、"托普系"、"农凯系"、"鸿仪系"、"朝华系"、"青鸟系"、"格林柯尔系"、"成功系"、"明伦系"、"精工系"、"飞尚系"、"升汇系"、"金鹰系"、"银泰系"、"明天系"、"新湖系"。至今日的"中技系"成清波"出事",股市看客们早已见怪不怪,中  相似文献   

14.
聶爽 《快乐阅读》2011,(1):111-111
纵观整个初中阶段的生物课改教材,与以往教材明显不同的是,其中探究活动大大增加了。仅七年级下册就有探究活动51个,有关探究活动的栏目包括"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探究"、"模拟探究"、"进一步探究"、"实验"、"演示实验"、"调查"、"设计"、"拟定计划"、"技能训练"、"课外实践"等。新的课程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通过多种形式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  相似文献   

15.
本刊启事     
《学语文》2012,(2):82
一、栏目介绍本刊常设有专论平台、备课网页、考试园地、读写频道、汉语广角五个板块。专论平台下辟"语文观察"、"课改探讨"、"教改前沿"、"教法新探"、"话题讨论"等栏目,刊载有创见性的语文教学论文,介绍有前瞻性的教改经验,传递有价值的信息。备课网页下辟"教学设计"、"课文解析"、"教学杂谈"、"教案精选"、"讲读参考"、"各抒己见"等栏目,配合各学期的课文教学,为教师教好课文和学生理解课文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吐鲁番出土文书一直是中国中古史、中西方文化交流史以及汉语史研究的重要语料,但是,迄今为止,仍然有不少疑难词语不得其解,文章对"屈椀"、"擿扮耳抱"、"挕抱"、"標寸"、"具折"、"取集"、"氶函马"、"兼释"、"推挍"、"依……取"、"百师"等词进行考释。  相似文献   

17.
"捞"在东南方部分地区的客家话、粤语和西南官话中有"搅拌"、"混合"的实词义及"和""替"、"向"等虚词义,但"捞"在字书、经书、韵书里并没有这些义项的记录,文献里也没有出现使用"搅拌"及"和""替"义的例句."捞"在广韵里是豪韵、平声、来母,与台语中"搅拌"读音接近,承载"搅拌"义的"捞"与台语中的"搅拌"有着严整的音义对应关系.东南方部分地区客家话、粤语"捞"的"搅拌"义来源于台语,后由此虚化为表示"跟"、"替""向"等的连词、介词.  相似文献   

18.
《黄帝四经》中的"理"与"道"联系紧密,二者之间有着顺畅的沟通渠道,将"理"与"道"对勘,方显"道、理"之同异以及理之内涵、理之层次及理之意义。"理"有"天理"之意,这与作为"本原、本始"的终极之道相当。"道、理"有别,疏密不同,道若"为一、为总",则理"为多、为分"。道生法,法者,由道而出,但"道"必须经过现实的下落过程,外化"道"、承担"道"各种实际功能者为"理"。理为现实中法的依据与规范性标准,由理到法,便有"法度、刑名"清晰化之要求,而一旦"刑名法度"规范化、清晰化,紧接着便是"循名责实"之需要。然而,不是任何人都能承担起"循名责实"之重任,因而"顺道、执道与体道者"便成了最终有资格充当"循名责实"之主体。  相似文献   

19.
本刊启事     
《学语文》2012,(1):82
一、栏目介绍本刊常设有专论平台、备课网页、考试园地、读写频道、汉语广角五个板块。专论平台下辟"语文观察"、"课改探讨"、"教改前沿"、"教法新探"、"话题讨论"等栏目,刊载有创见性的语文教学论文,介绍有前瞻性的教改经验,传递有价值的信息。备课网页下辟"教学设计"、"课文解析"、"教学杂谈"、"教案精选"、"讲读参考"、  相似文献   

20.
鲁迅是中国人文世界一个巨大存在,关于鲁迅的形象和印象,接触过鲁迅的作家及文化人有过不计其数的回忆和记述,比如"矮"、"黑"、"瘦"、"老"、"穷"、"病弱"、"邋遢"、"冷"、"酷"、"有时很爱笑"等,打捞历史深处外人对于鲁迅形象的印象描绘,可以探察出鲁迅内在、深在的人文精神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