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5 毫秒
1.
随着智库建设的深入推进,智库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智库双螺旋法着眼于解决智库研究“怎么做”这一基本问题,为智库研究提供了系统的认知框架和理论方法。文章从智库研究本源出发,围绕智库双螺旋法的“十个关键问题”展开研讨,阐述各关键问题的内涵及意义,梳理针对各关键问题的智库方法研究,并结合智库双螺旋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提出各关键问题的重点关注内容。“十个关键问题”是智库双螺旋法的又一创新、深化和发展,其解决将为智库双螺旋法提供更加具体的方法集和工具集,使智库研究更加具有操作性、规范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在为人类社会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伦理风险与挑战。如何开展系统性的科技伦理研究,推动科技伦理治理体系的构建已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科技伦理研究也成为贯通自然科学、技术工程科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交叉、综合、复杂的智库问题。文章对国内外科技伦理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和分析,运用智库双螺旋法这一智库理论方法对科技伦理研究框架、过程、逻辑进行论证,并以生命科学和医学伦理研究为案例进行分析,为科技伦理研究提供具有汇聚融合交叉特点的方法论创新。  相似文献   

3.
智库双螺旋法将智库研究视为一个相对独立且具有特殊性的研究主题,从智库研究的解析、融合和还原过程,基于DIIS的过程融合法和MIPS的逻辑层次法相互迭代,分析二者螺旋的耦合关系,并从时空域特征出发,形成一套完整而又系统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体系。该方法来源于创立者长期的战略和政策研究实践,也有效地应用于多个国家重大研究专项、国家高端智库项目和若干主题研究领域。在智库双螺旋法的实践应用中还存在诸多需要探讨的理论问题,文章从认识论角度提出需要消除方法使用中的认识误区,理解方法在智库工作中的真正作用,同时筑牢知识根基,根据研究问题赋予专业内容;在实践层面,要掌握智库双螺旋法在智库分析中的切入节点,避免平均用力,防止无限嵌套;就研究主体而言,要跳出自身的思维局限,不断拓展智库双螺旋法的使用场景,创造真正的智库价值。文章从理论层面对智库双螺旋法实践应用的思考,旨在探究智库研究规律,发展新的智库理论方法,构建智库研究范式,将智库双螺旋法研究不断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4.
科技前瞻是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的一种重要形式,是科技智库发挥决策服务支撑作用的重要体现。科技前瞻作为智库大规模研究问题,在研究过程中面临学科交叉性挑战、相互关联性挑战、政策实用性挑战、社会影响性挑战、创新性挑战、不确定性挑战等“六大挑战”,具有高度复杂性,亟待形成科学化、标准化研究范式,以保障高质量科技前瞻成效。文章在探讨科技前瞻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智库双螺旋法对科技前瞻的思维指导、过程指导、操作指导,形成了规范化、体系化的科技前瞻研究思路和方法,以期为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新发展阶段,将绿色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切入点,以及衡量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指标,是保障建设“美丽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达成碳中和目标的有效途径。文章围绕绿色GDP评价问题,运用智库双螺旋方法,从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角度,为绿色GDP评价提供了创新研究范式,从而拓宽了GDP评价体系研究路径。在绿色GDP评价理论方面,依据DIIS过程融合法的数据收集、揭示信息和综合研判过程,梳理绿色GDP评价研究环节,重塑我国绿色GDP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在绿色GDP评价应用方面,从机理分析、影响分析和政策分析出发,总结我国绿色GDP评价体系演进规律。依据智库双螺旋法DIIS研究过程和MIPS逻辑环节融合,总结绿色GDP评价理论分析和演进规律,提出了构建我国绿色GDP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指标框架和实施路径。针对我国未来发展面临形势和绿色GDP评价重要性,指出在智库双螺旋法指导下,从理论体系、技术方法和实践应用方面推进绿色GDP评价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潘教峰  张凤  鲁晓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36(10):1226-1234
文章分析国内外智库研究的现状和特点,提出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时代背景下,智库研究需要实现"六个转变"——从经验式向科学化转变,从零散式向系统性转变,从随机式向规范性转变,从偏学术型向学术实践型转变,从静态向稳态转变,从学科单一向融合贯通转变。文章深入阐释了如何以智库双螺旋法为基本理论方法范式,促进智库研究实现"六个转变",并进一步揭示了智库双螺旋法在推动智库研究科学化发展上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7.
智库双螺旋法的关键问题之一是从“解析—融合—还原”的过程对智库研究问题进行解析,将其分解为一系列子问题,然后结合各类知识对子问题进行融合研究,最后进行综合还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解析问题是开启智库问题研究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文章在智库双螺旋法框架下,拟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解析问题的“四步法”:定义问题—描述问题—构建框架—形成子问题集。文章围绕解析问题4个阶段的任务流程、方法和主导专家展开论述,以期为智库相关的研究者和管理者提供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8.
基于智库双螺旋法研究新时期我国区域创新环境评价。以DIIS过程融合法归纳国内外经验,逐层分析评价对象层次性、理论演进动态性和指标框架结构性特征,揭示区域创新环境评价作为政策工具的本质属性。以MIPS逻辑层次法研究区域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以过去案例阐释评价机理,以当前案例分析影响机制,并提出面向未来发展的评价要突出政策作用机制,科学地处理创新阶段性与评价工具性之间的关系。以DIIS与MIPS矩阵式交叉融合方法,研究提出完善区域创新环境评价方案的系统化路径,创造性提出评价指标的“四维分析方法”,从而展示出一个思路清晰、逻辑严谨、导向明确的智库研究新范式。  相似文献   

9.
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对构建国家创新体系、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至关重要。创新驱动平台作为创新生态系统的一种构建形式,已成为各地区乃至国家科技进步创新的重要举措。通过文献梳理,以陕西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为例,将其构建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初创期、整合期、拓展期和成熟期4个阶段,分析各阶段构建模式的具体内容和特点,进一步构建分阶段治理模式,即四阶段分别采用平台治理、产业链治理、网络治理和生态治理模式,总结了陕西秦创原存在协调机制、控制机制、激励机制和自组织优化等四大治理机制。最后,对秦创原进行了经验总结,以期为国内创新驱动平台的构建和治理问题提供案例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和内容分析法,系统梳理国内外智库发展的历程,遵循智库型组织的“概念辨析-演进动力-研究特征”的分析框架,从智库的基本内涵出发,结合国际和国内智库型组织发展演变的实践,研究智库发展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和演进动力,揭示智库研究的发展趋势。研究发现:①作为决策咨询的一类组织,智库型组织自古有之,并内嵌于不同的政治体制文化系统中不断演化,呈现出多样化的组织形态。②智库应公共政策而生,围绕政策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知识生产,以影响舆论、服务决策。③科技变革、不确定性、利益诉求、精细治理、组织演化五种力量是推动智库发展与演化的动力,五种力量之间的交互诠释了智库型组织发展演进的内在逻辑,共同决定了智库研究范式的转变。④知识融合和方法集成是智库不断演化过程中其理论和方法创新的趋势和方向,是智库研究科学化的前提,也是智库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本研究为理解智库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提供借鉴,为智库研究的发展方向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冲击,主要经济体开始前瞻布局后疫情时代的战略调整、经济重振和转型升级。“工业5.0”作为欧盟谋划“新工业革命”、推进欧洲工业转型的战略新部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并成为智库研究的热点。文章运用智库双螺旋法,从系统性、主体性、科学性、全局性、实践性5个角度构建了研究工业战略及其涉及的国际关系、科技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等复杂性系统问题的新思路,分析了欧盟“工业5.0”的宗旨、目的和意义,以及对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启示和借鉴,提出了我国的因应之策,并揭示了智库双螺旋法在拓展相关问题研究视野中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深入探索智库研究规律乃至研究范式,不断创新发展智库研究方法。为此,文章基于对智库研究基本逻辑体系和方法论的系统研究,着眼于解决智库研究"怎么做"这一基本问题,提出问题导向、证据导向和科学导向下的智库研究的双螺旋结构,该双螺旋均始于研究问题,终于解决方案,形成外循环和内循环的整体体系。首先,从整体角度分析智库研究的双螺旋结构的外循环,即智库研究的"解析—融合—还原"过程。其次,从研究环节和研究逻辑角度对智库研究的双螺旋结构的内循环进行阐述,即基于DIIS的过程融合法和基于MIPS的逻辑层次法,并对智库研究双螺旋结构的时空域和内部耦合关系进行分析。最后,思考和阐释该理论对智库研究和智库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基础研究布局是典型的多利益主体、多学科领域综合性对策研究,适合以智库双螺旋法为指导。首先,总结了基础研究布局的“有组织性”和理论认识;其次,以MIPS逻辑层次法为主、DIIS过程融合法为辅,分析了基础研究“学科布局”和“任务布局”的融合机制;最后,从系统布局、学科布局、任务布局、国际布局4个方面形成未来基础研究布局的推进策略及举措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