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即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的前提是既要了解目的语文化,更要了解本民族母语文化。但在当前蒙古族学生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着只片面强调目的语文化输入而完全忽略母语文化的教学现象,跨文化交流成了单向交流。针对蒙古族学生大学英语教学中严重忽略母语文化的现状,笔者从大学英语教学的文化教学现状分析及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剖析,阐述了在蒙古族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母语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黄慧 《海外英语》2012,(3):96+98
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忽略了学习者的母语文化,使得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该文分析了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和意义,并对大学英语中文化教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新  汪毅 《海外英语》2012,(11):5-6,8
母语文化的缺失是当前中国大学生英语语言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忽略了母语文化的英语教学阻碍了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该文分析了"母语文化"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所起的认知正迁移效用,呼吁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改变传统的英语学习观念,培养第三空间意识,还要加强母语文化的传承,使得母语文化在多元文化互动中知彼知己,融合互补,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中确立母语文化地位,解决母语文化的地位失衡现象,以构建高校跨文化英语教学的合理模式是在跨文化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的。调查大学生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中母语文化输出的现状及问题,分析构成交际中母语文化输出的障碍和缺失的原因及程度,提出应对这种文化交流失衡所应采取什么样的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失衡和母语文化缺失已是不争的事实。通过母语文化知识测试和民族优越感调查,可以有效了解学习者的母语文化学习需求。基于Moran的"文化认知框架"的教学模式,尊重学习者的文化学习需求,强调文化比较和文化反思,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母语文化意识和母语文化交际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母语文化的缺失是当前中国大学生英语语言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忽略了母语文化的英语教学阻碍了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该文分析了“母语文化”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所起的认知正迁移效用,呼吁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改变传统的英语学习观念,培养第三空间意识,还要加强母语文化的传承,使得母语文化在多元文化互动中知彼知己,融合互补,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调查应用型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母语文化认同现状,发现被调查者的文化认同以母语文化认同为主,但对母语文化知识了解不够全面,对某些西方文化价值存在片面了解,对某些西方价值观念认同度较高。基于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从母语文化输入、母语对英语教学正迁移作用、英语能力提升、英语教学等方面,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母语文化认同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8.
当前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热点之一。本文以长江大学文理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为调查访谈对象,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出现的问题以及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欠缺的原因,阐明了大学英语教学中适当导入文化尤其是母语文化的重要性,同时对文化导入方法进行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高校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在注重传授目的语语言知识的同时也非常重视拓展目的语文化的输入。然而,调查发现在各高校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一味强调目的语文化的输入而造成母语文化严重缺失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在英语教学中应适当引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平衡目的语文化输入与母语文化输出,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切实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它不仅包括对英语国家文化的学习,也包括对自己国家母语文化,即本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然而英语教学中的三个重要因素,即教材编排、教师授课方式和教学评估体系,却仍然把重点放在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习得上,从而忽视了本土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这使得英语学习者虽然能快速习得英语语言及文化,本土文化意识却日益淡薄,本土文化素养逐渐缺失,导致其在跨文化交际中频频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这不仅成为了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也制约了我国悠久历史文化向世界的传播。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本土文化的渗透,是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为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非常重视向学生传授英语国家语言和文化,而忽略了母语文化知识的传授,致使学生不会用英语表达本民族文化。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求学生不仅要了解目的语文化的知识,还要能够完成传递本民族文化的任务,这本身也是外语学习的重要任务之一。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本民族文化知识及其英语表达方式,以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2.
在大学英语外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实施文化教学,特别是增加母语文化输入,是外语教学界近年来一直关注的重要话题。然而,大学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输入的缺失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通过在课堂上运用任务教学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增加母语文化的有效输入,有利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技能。  相似文献   

13.
陆境辉 《海外英语》2012,(12):53-54
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缺失和学生跨文化能力的低下问题长期存在,该文着重介绍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模式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主要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4.
梁丽 《考试周刊》2007,(28):61-62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需要把外语教学与文化教育结合起来,加深对英语文化的了解和对母语文化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文化素养,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本文论述了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时存在的问题以及把外语教学与文化教育结合起来的必要性,并探讨了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文化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不仅要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综合技能,还应竭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是双向交流,它要求学习者能较好地掌握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既要有引进西方文化的能力,也具有传播中国本土文化的交际能力。为此,本文旨在通过《畅通英语》教学为例,对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实践进行探索,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6.
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知识的导入已得到外语教学界的共识,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广大外语教师只注重目的语文化的讲授,忽视母语文化的输入,影响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文章分析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缺失的原因,阐述了母语文化知识输入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母语文化知识输入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化、中国英语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忽略了学习者的母语文化,使得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失语“.大学英语教学融入中国文化适应了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为解决“新哑巴英语“、强化大学生的主体文化意识和全面提高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英语教学的首要教学任务和目标。这个形势也给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教育缺失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旨在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移情能力是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移情能力培养的缺失,严重影响其跨文化交际的质量.加强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和导入成为增强学生英语学习效果和跨文化交际水平的优势载体和核心环节.  相似文献   

20.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语言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从新修订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出发,介绍了《大纲》对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要求,探讨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以及语言交际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关理论,论述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教学的内容和必要性。最后,就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教学,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自己见解和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