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吴玲丽 《江西教育》2022,(11):44-45
统编版语文教材创造性地设置了语文要素,明确了单元、课文所要着力训练的方向.通过实践和反思,教师逐步明晰了语文要素包含的内容,基本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而"如何教"则是后续使用统编版语文教材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提出要在解读中细化,充分明晰内涵,以落实语文要素;在范例中精选,凸显核心目标,以落实语文要素;在规划中聚焦,设...  相似文献   

2.
一、观察缘起2019年秋季,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已全面投入使用,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以同一"主题"安排每组课文,每一单元在编排的过程中,都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形成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双线结构。这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新教材的特色之一。整合单元预习目标、整合单元习作训练、拓展单元主题阅读,能使教学更具整体性、完整性,能有效落实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3.
课后习题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语文要素的关键路径,更是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统编版语文教材的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明确课后习题的训练点,以有效的语言训练,推动学生高效掌握课文重难点,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4.
童木秀 《教师》2023,(3):18-20
习作是小学语文学科中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在统编版小学语文的习作教学中,融合和落实语文要素是提升教师教学质量、锻炼学生写作技能的必要前提。文章采用教学案例分析法,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多彩的活动”为例,从立足教材、基于学情、聚焦大单元和实践探究等层面,引领学生关注要素、解读要素、融合要素和落实要素,将语文要素真正融于习作教学之中,让学生掌握多元化的写作手法,为他们提供丰富的习作素材和灵感,进而改变“难下笔”的习作现状。  相似文献   

5.
许发金 《新教师》2020,(2):17-19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元的编排方式,使得语文要素成为一个高频词,格外受到关注。语文要素随见于单元导读、课前提示。课后练习及语文园地等处,为语文教学内容的恰当选择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准确理解和把握语文要素,成为教好统编版教材的关键。本专辑的两篇文章从学理分析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探动了如何落实语文要素,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统编版语文教材非常重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从教材的编排来看,无论哪一个学段,都通过隐性的语文要素力求扎实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并形成了一个统整的言语训练系统。小学低年段是识字写字最为关键的时期,教师要用儿童感兴趣的语言有效落实识字写字教学目标,提升语文学习能力。本文以统编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乌鸦喝水》一课为例,探寻在语文要素指引下的小学低年段识字写字"童化"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7.
部编语文教材特别重视语文要素的安排和重建。"语文要素"是贯穿部编教材的主线。如何巧用"语文要素"这一抓手,充分利用好新教材,真正让"好教利学"在课堂中落实。本文以统编语文一二年级语文为例,谈谈笔者对"语文要素"在课堂落实中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语文要素是统编语文教材的创新点。落实语文要素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在教学中,教师要从精准定位要素目标、统整要素、深化要素、融合要素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落实语文要素的训练,以凸显统编教材的教学价值,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统编教材采取双线编排体系,在强化人文精神渗透的同时,注重语文要素的落实。教学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一课时,教师通过与教材对话,扣准"明""暗"要素;通过与要素对话,设计"统""分"活动;通过与活动对话,彰显"师""生"地位。这样教学,将语文要素落实在实践活动中,能够助力课堂的精彩生成。  相似文献   

10.
“语文要素”是统编版语文教材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是统编版语文教材与以往教材不同的一个“亮点”,还是统编版语文教材使用的“指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聚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围绕“语文要素”整体设计教学方案,以单元整合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优化教学效果,使学生在系统的学习中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以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简要分析单元整体教学策略,以期更好地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双线组元"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之一,语文要素的编排,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最大的突破和创新。教学中,要基于教材,厘清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及其关联点,认识作者时代背景和学生生活经验的差距,明确语文要素落实的路径和方法,准确把握语文要素的训练内容,重视阅读过程中的言语实践,把方法指导有机融入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22,(3):49-51
语文要素是部编版语文教材编排体系中的核心概念之一。随着部编版语文教材的全面推广,挖掘和落实教材中的语文要素逐渐成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因此,文章着眼于教学实践,具体阐述如何有效落实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语文要素。  相似文献   

13.
现行的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编排上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统编教材是按照两条线来组织单元课文的,一条线是以内容为主题组织单元,另一条线则是以"语文素养"作为训练点组织单元。在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单元文本特质,进而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本文主要以统编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单元为例,主张阅读教学要从解读单元主题、细读文本价值、探寻教学策略三方面入手,并结合本单元特点重点阐述了如何抓住说明要点、理清结构顺序、知晓说明方法、体会语言特点等方面进行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4.
凸显并落实语文要素已经成为使用统编版语文教材的显著特点,但遗憾的是当下不少语文课堂唯"语文要素"是举,粗暴而生硬地训练语文要素,导致语文课演变成了机械训练的"庇护所"。本文提出要汲取知识信息,筑牢了解艺术的基石;品味语言魅力,借力了解艺术的跳板;链接多维资源,丰富了解艺术的载体;推动立体互动,设置了解艺术的平台。  相似文献   

15.
语文要素是统编教材的创新和亮点。用好统编教材,落实语文要素是关键。当前语文要素教学中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解读不到位以及教学落实不够、不科学等问题,导致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学生语文能力没有得到全面提升等问题。因此,教师要准确把握编者意图,增强语文要素意识,科学确定教学目标,让语文要素真正落地生根,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统编版语文教材以"语文要素"与"人文主题"双线并进的方式编排文本,因此,面对教材单元中的精读类文本,教师要积极从文本内容入手,感知文本表达的构思、聚焦作者的语言描写,通过资料的拓展和对比,构建精读类文本语文要素落实的整体性框架。本文提出以内容为基、构思为经、描写为纬、对比为领,构建该框架。  相似文献   

17.
孙国平 《新教师》2019,(8):35-36
小学语文教材不仅内含丰富的语文知识,还体现着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文化观念,是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念在教材中的反映.统编版教材将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作为教材编创的重要思想,在革命传统类文本的选择上,作了精心的设置与编排.阅读教学该如何针对革命传统类文本的特点展开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呢?笔者结合统编版教材的编排用意以及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8.
项目化学习是后续自主性学习的趋向,包含的"确立核心知识""设置驱动问题""构建多维成果",与统编版教材中语文要素的落实,有着相同的本质内涵。本文以《跳水》一文教学为例,积极推动项目化和语文要素之间的融合,更好地彰显语文要素的教学价值,为学生核心能力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19.
语文要素是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亮点之一,涵盖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等,围绕着语文要素展开阅读教学活动,既能让学生有序、有质地完成阅读任务,还能提升他们的阅读效率和水平,实现从“篇”到“类”的过渡,逐步提升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文章将以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精读课文《范进中举》为例,探索阅读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的创新化策略。  相似文献   

20.
正统编版教材不同于传统的语文教材,它以单元为载体,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排的编排体例,将"工具性语文"与"人文性语文"融于一体。这样的编排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力,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如何实施统编版语文教材的教学,落实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编排旨趣?笔者认为,引入"项目化学习"的概念,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语文学习潜质,让学生的语文学习从浅表走向深度,从零碎走向融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