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解放孩子,除了学校和社会作努力之外,家长要想通。最近,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会上,再一次强调了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他说:再过几年,人类社会就跨入21世纪。我们要把一个什么样的基础教育带入21世纪呢?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2.
陈忻 《父母必读》2014,(7):106-107
正马航失联、韩国沉船事故,新闻中的突发事件和日常生活中的亲人故去,不得不一次次将生和死的问题放到了我们的面前。面对孩子,我们该如何跟他们谈论生与死的话题?当四五岁的孩子问:"妈妈,人为什么会死?"或者"人死了以后会到哪里去?"通常父母在面对这样的问题时,会表现出两种态  相似文献   

3.
生、死、爱是人类的永恒话题。为人父母,我们给了孩子生命,更应该教会孩子正视生命。因此我们有责任将如何面对生、如何看待死、如何去爱告诉给我们最亲爱的孩子,即使这些话题是严肃的,严肃得有些沉重,沉重得有些让我们不知如何开口。陪着孩子看看这几部电影吧,让孩子接受一次生命教育,在光影世界里感悟面对生的那份坚守,面对死的那种镇定以及爱的博大,让孩子学会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相似文献   

4.
又到了清明节。很多家长都会带着孩子去踏青扫墓。有时,宝宝会对拜祭的对象不甚了解,会问他究竟是谁。其实,清明节是对宝宝进行生命教育的最佳时机。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经过程,家长如何教宝宝去学习面对呢?生命是什么?如何去教育我们的宝宝尊重生命呢?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如何实施 ,如何把握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构建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和保证体系 ,一直是教育理论界和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话题。近日 ,我们走访了大同市教委主任姜克昭同志 ,就此问题对他进行了专访 :记 :我们了解到大同市将课堂教学改革定位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请问您在此方面是如何考虑的 ?其思想基础和基本动因是什么 ?姜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和深刻的内涵作了理论上的高度概括。推进素质教育 ,这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客观要求 ,…  相似文献   

6.
正"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经典名言,再一次在花垣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得到了很好的诠释。与刘世文对话时,他一再提到如下观点:办教育,不仅仅是为孩子们打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更重要的是提升教育内部软实力,让农村孩子变得和城里孩子一样有竞争力。记者:您的第一份工作是教师,又在政府部门工作多年,如今回到教育岗位,您如何看待和理解教育?刘世文:1991年,我从邵阳师专毕业后,被分配  相似文献   

7.
学会生存     
大学生不会剥鸡蛋、不会叠被子、军训第一天晕倒者连连……看到类似的新闻,我不禁联想到女儿的将来。难道培养这样的“高分低能儿”就是现在做父母的终极目标?不!当然不是。只是我们的父母在无私奉献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剥夺了孩子生存的能力!生存,如何让孩子学会生存?在策划本期特别专题之前,再一次拜读了黄全愈博士的《生存教育在美国》,书中提到这样一个观点——最  相似文献   

8.
顾萍 《教育教学论坛》2013,(49):128-129
在当今贫富现象日益加剧的情况下,贫穷人家的孩子和富有人家的孩子该如何教育?我们要用心思考:教师、父母、社会、教育该为问题孩子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9.
当前初中思想政治课教育也和其他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一样,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怎样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推行素质教育,也是新课改的第一要义.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应该把德育放在首位,对思想政治课的作用和地位再一次确认.怎样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真正发挥课程本身应有的作用?我们认为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的趣味性是关键.  相似文献   

10.
郑蓓 《幼儿教育》2012,(11):6-7
生命教育这么丰富的内容,对幼儿来说可行吗?我们又该如何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生命教育呢?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对生命有着许多问题:我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生病?树叶为什么会掉下来?为什么人会死掉?死是什么?回想一下小时候,当我们提出类似问题时,家长和老师是如何回答的呢?过去,针对上述问题,大部分家长和老师的回答是:"等你长大后就知道了。"或是以一些带有教育目的的善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从电视里看到报道关于学生自杀事件的节目。一名中学生一贯成绩很好,因一点不顺心的事而割腕自杀。又一名小学生仅仅因为受到老师的批评而用红领巾上吊自杀。像类似的事件,在近几年的生活中不胜枚举。由此引发了许多教育界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呼声。而在1999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第三次全教会上,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再一次强调:“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的能力。”我国在校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锻炼,缺乏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早在1993年孙云晓在《夏令营的较量》一文中,就给我们提出了“我们的孩子是日本孩子的对手吗?”这样的警示。日本人为什么热衷于  相似文献   

12.
非常高兴在相隔十年以后能够有机会再一次来讨论汨罗的素质教育。我们不会忘记在1997年全国推进素质教育的座谈会上,汨罗和烟台作为两面旗帜对全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我觉得在今天隆重举办汨罗素质教育论坛,它的意义跟上次一样,同样会在全国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我为什么认为这一次会议是非常重要的呢?因为这次会议是在继续回答一些尖锐而又重要的问题。记得在十年前,正是在汨罗召开构建教育督导评估机制的现场会上,我就提出了:要把深化教育改革的劲头鼓得足足的,把素质教育的旗帜举得高高的,如果从现在起我们能够走向素质教育,则国…  相似文献   

13.
常攀攀 《中国教师》2014,(19):32-34
<正>时下,我们均耳闻目睹过这样的事情:父母对孩子过分赏识,导致孩子的"自大"和"自我中心";教师对学生的学习错误或不足的指正,引发师生关系的紧张;一些孩子将外界的丁点儿批评视为对他们的轻视或嘲弄,哪怕是善意的提醒或是诚挚的关怀,也会自暴自弃,酿成意料之外的悲剧。我们不禁会问: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状况的出现?对孩子一味的赏识教育是否有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全成长?如何才能均衡赏识教育与批评教育的关系?一、赏识教育滥用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说死     
朋友的儿子只有10岁,一次考试,偶有失利,便郁郁寡欢。有一天,儿子极愁苦地对妈妈说:“我们老师说了,现在学习不好,将来就难以生存,难以生存怎么办?”过了一会儿,像是豁然明白了似的:“不能生存就死呗!死了不就行了嘛。”说完,一脸的智慧与解脱。 孩子的妈妈却心乱如麻。她问我:“你说,死在孩子眼里究竟是个什么概念,他们为什么会那么轻而易举地想到它?”  相似文献   

15.
咨询交流     
问:传统的幼儿园教育比较强调孩子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而整合课程中比较重视孩子技能经验的积累。我们该如何处理传统分科与整合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知识学习与孩子情感体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毕晓红 《现代教育》2003,(12):20-20
最近看了许多教育方面的论文,大部分教育论文主要论述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该如何如何,往往是为了创新而创新,刻意为之。我想说,中国的教育能不能先不要给自己设个框框,提出什么素质教育呀,什么创新教育呀,自己设个框框,先把自己束缚住了。实际上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提出,是为了改革当前学生死学知识,教师死教知识的学校教育模式,拼弃为高考而学习的陋习,我们应该深刻领会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实质,而不应该将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设定为我们教育所应遵循的一个教育模式和框框。  相似文献   

17.
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标志的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在我国己艰难地走过了十多个年头,尽管取得了显的成就,但目前仍有很多人在一味地责怪我们的教育,甚至再一次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大家既感到推行素质教育非常必要,又感到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则非常艰难,不知下一步如何是好。中国的教育改革如何突破?首先要对十几年来我国探索和推行素质教育的成效进行客观地评价,然后是找出问题和进一步解决问题。就前而言,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人持“教育改革不成功”之说,甚至认为这次教育改革是“失败的”。比较流行的说法是“素质教育搞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则愈演愈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中国教育的改革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今天,素质教育已汇成时代的潮流,那么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贯彻素质教育呢?在教学中,教学的主体是  相似文献   

19.
张国萍 《文教资料》2005,(34):97-98
云南马加爵案件再一次以血的事实向人们证明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明确人的素质不仅包括身体素质、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还包括心理素质。但是长期以来,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校和部分教师认为,只要孩子身体健康,乖顺听话,考试分数高就行了,往往将学生的心理问题与纪律观念、思想意识、品德作风等问题混为一谈,一味采取惩罚、处分等教育手段,致使一些学生在心理上没有得到健康发展,表现为:不少学生不能发挥正常的智力,情绪不稳,自控能力差,有不良行为习惯,缺乏坚强的意志等。学校…  相似文献   

20.
方明老师今天再一次发出了冰心先生几十年前的呼吁——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教育必须尊重儿童的天性和选择。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孩子才能像野花一样茁壮。让我们仔细拜读方先生的文章,愿我们能够真正做到了解儿童,尊重儿童的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