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前言莫尔轮廓法的基本原理是用一块基准光栅和另一个被测面轮廓调制的影栅或象栅共同构成的莫尔图案来分析测量被测件的三维袭面轮廓。目前世界上已提出了两类不同布局的莫尔轮廓装置,一类叫照射型,即把基准光栅投射到物体表面上,观察(或照相)基准光栅和物体表面的阴影光栅形成的莫尔条纹。根据莫尔条纹的范围,量出两维尺寸,然后由公式算出图形的高度,于是可求出物体的三维形状;另一类是投影法,在一个方向把光栅投影到物体  相似文献   

2.
齿轮是机械行业中应用最广泛的零件之一。齿轮轮齿精确的三维造型是齿轮机械动态仿真、NC加工、干涉检验以及有限元分析的基础。由于齿轮轮廓线不是标准曲线,有些制图软件用计算出轮廓线上的点,再利用样条曲线拟合生成近似轮廓的方式建模,这样绘制的轮廓曲线不准确。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准确地提取人体肝脏CT图像的轮廓特征,实现人体腹部软组织三维可视化重构,提出一种基于Splines小波仿射调幅的肝脏CT图像提取算法。利用Splines双正交小波对CT图像进行增强处理,对增强处理后的边缘先验知识进行套索模型初始化,利用仿射变换调幅技术对传统的Snake算法进行改进,增强图像的边缘幅度,有效提取肝脏CT图像的边缘特征。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实现CT图像边缘轮廓提取,边缘轮廓点更加接近于真实的肝脏边缘。该方法也可以用于其它医学图像器官轮廓线的分割与提取。  相似文献   

4.
人体运动捕捉仪是一种用于准确测量运动物体在三维空间运动状况的设备。它通过排布在空间中的数个惯性传感器,将运动物体的运动数据实时上传至计算机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得到驱动三维人体模型的数据,用该数据驱动建好的人体骨架模型,从而实现人体运动的再现。本系统选用惯性传感器为采集工具,以嵌入式操作系统为开发平台,实现了对人体运动的捕捉和再现。  相似文献   

5.
轮廓线对应问题是实现二维轮廓线重构三维表面时的一个难点.论文依据MST算法存在的缺点对该算法作相应的改进,提出了局部MST算法,从而解决了MST算法在实现轮廓对应时存在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人体运动姿态编辑的自由性是以人体运动规律为依据,利用最小二乘法数学理论对获取到的动画数据.bvh格式文件,从运动学和时空学两方面进行分析,通过拟合人体运动曲线,得到人体运动规律参数。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精确地分析人体的三维运动姿态,并可将其结果应用于医学研究、视频监控和体育教学研究等领域。  相似文献   

7.
针对运动状态下人体步态的特征识别,本文采用了一种基于轮廓的方法对步态特征进行提取,先把目标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再提取人的整体轮廓,本文中所提取的人在行走过程中的特征就是人的质心点到轮廓边缘各个像素点之间的距离。然后使用BP神经网络算法根据步态数据库进行步态识别。结果表明,本文中的步态识别算法准确率优于其他算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EyesMap平板扫描系统获取的3D图像数据,自动提取点云数据,并进行点云建模。对点云数据进行选择性切片,得到建筑物的轮廓线。同时,用实例介绍了整体方法的实现过程和效果。实践效果表明,利用平板扫描系统获取的点云数据,可以快速建立结构复杂、不规则的场景的三维可视化模型,相比较传统的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的海量点云数据及后期复杂繁琐的处理工作,平板扫描仪只需获取较少点云数据,且能利用系统的点云处理软件做到实时处理的能力,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工作量。这种能力是现行的三维激光扫描仪所不能比拟的。  相似文献   

9.
楼玉萍  陈欣 《科技通报》2010,26(4):618-622
为实现医学图像的几何建模,提出了从一个医学图像序列生成三维四面体网格模型的方法。该方法按分层思想实现四面体网格的生成:首先在各医学图像上提取待重建器官组织的平面轮廓,并将其离散化;然后对各平面轮廓区域生成二维三角网格;最后分别在各相邻断层之间采用三遍扫描法连接四面体单元,从而得到三维四面体网格模型。用该方法重建人体大腿膝部的几何模型,得到一个含1468个节点与4378个四面体单元的体网格,该网格被应用于虚拟手术系统的切割形变等有限元分析与计算。  相似文献   

10.
中医按摩机器人人体穴位寻找功能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医按摩机器人项目为背景,基于神经网络理论中的学习功能,设计实现按摩机器人在人体穴位寻找方面的功能。神经网络理论是智能控制理论的一部分重要的内容,是实现中医按摩机器人的智能化的理论基础。根据传统中医中对于穴位同身寸的说法,利用三维坐标测量仪测量若干人体穴位坐标数据,以其中的几个穴位坐标数据为样本,并用MATIAB进行数据的编程训练。在测试程序中输入另一个人体的几个基本坐标,就可以推导出其本人的其他穴位坐标,实现为机械手的按摩定位。实现按摩机器人的自动寻找穴位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CCD固态图像传感器用于遥感图像采集中,遥感对地探测中进行图像采集的轮廓线特征模糊,需要进行自适应轮廓线跟踪标记,提高图像的分析和识别能力。传统方法采用尺寸配准标定技术,对边缘模糊的遥感CCD成像标记效果不好,出现伪轮廓。提出一种基于Harris角点检测的遥感对地CCD成像自适应轮廓线跟踪标记算法。进行遥感对地CCD成像图像数据模型构建,设计Harris角点检测算法进行CCD遥感成像的边缘轮廓像点拟合,进行边缘轮廓线的亮点分析,提高采样精度,通过遥感成像的运动幅度检测实现对轮廓线跟踪标记。仿真结果表明,算法能有效实现CCD成像轮廓线跟踪标记高精度拟合,能有效剔除边缘干扰,提高对地遥感观测图像的探测精度。  相似文献   

12.
从如何对舌像进行定位与分割入手,通过研究阈值方法或先验知识在舌体轮廓提取时存在的缺陷,设想了用直方图均衡化预处理采集到的图像,来获得舌体的正确初始轮廓线。  相似文献   

13.
电容层析成像技术是一种多相流参数检测新技术,在其技术的应用中,三维图像重建的质量是关键性的问题,影响三维图像重建质量的突出问题就是重建数据稀疏。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利用循环细分技术,在片层图像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利用等值面法对轮廓点进行三维重构,即生成曲面三角网格,最后对稀疏的网格进行循环细分,使之达到平滑、逼真的视觉效果。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较断层插值以及轮廓插值方法实现起来更加简单高效,更好地改善ECT三维图像可视化效果。  相似文献   

14.
骆勇 《科技通报》2015,(2):116-118
对人体体育运动训练过程中的受力行为进行分解建模,可以定量分析人体受力特征,为实现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运动受力行为识别奠定基础。传统方法中采用熵聚类泛函的人体运动神经元受力行为分析方法,无法实现对复杂运动状态下的人体受力缺失数据的模拟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RFID缺失数据概率泛函的人体运动受力行为分解,将加速度传感器与RFID结合,采用缺失数据概率泛函算法对感知的运动关节节点进行受力行为分解,提取了不同传感器节点输出信号关联特征,实现对人体运动特征行为分解算法和模型的改进。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准确采集到人体的上体和下肢的运动受力数据,受力行为分解准确具体,定量刻画人体在各种运动模型下的受力特性,从而指导运动训练,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雾霾环境下人体可吸入颗粒检测的效率和稳定度,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雾霾环境下人体可吸入颗粒检测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传感器检测模块、路由器传输模块、数据汇总模块以及上位机模块,传感器检测模块检测雾霾环境下的人体可吸入颗粒PM2.5浓度信息,引入一种人体肺部PM2.5浓度检测估计模型,估算雾霾环境下人体可吸入颗粒PM2.5的浓度,实现人体可吸人颗粒PM2.5的准确检测。实验结果说明,相比有线网络人体可吸入颗粒检测模型,所提模型的检测效率、精度较高,并且具有较高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6.
地震相干数据体是地震勘探三维资料处理解释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本文通过对含有断层、岩性体边缘等地质构造的三维地震数据体沿不同的水平向或垂直向作沿层切片,得到地震相干切片断层多边形图像。为了提取相干切片断层多边形图像的边缘信息,针对图像的边缘精度及抗噪性,在对比几种经典图像边缘提取算法的基础上,对相干切片断层多边形图像先用小波变换对图像进行消噪,然后用小波包边缘检测方法进行断层多边形的信息提取,最终圈定小断层、断层的破碎带宽度及延伸位置等,提高相干切片断层图像解释的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7.
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可视化人体计划(Visible Human Project,VHP)”1989由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提出。1991年8月,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与科罗拉多大学健康科学中心(Health Sciences Center)签订协议,正式启动VHP。由科罗拉多大学完成人体连续横断面图像获取 ,获得一套正常人体的结构数据集。该课题1994年11月完成并向世界公布,引起了世界范围 内的可视人数据开发,已经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此后,韩国、日本、德国、 澳大利亚等国纷纷启动了可视人体计划。其中,韩国于2000年启动了韩国可视人(Visible Korean Human,VKH)五年计划(2000.03—2005.02),2001年获得了1例脑瘤死亡人体标本 的数据。中国可视化人体的研究,开始于1999年。2002年10月,第三军医大学获得了首例中 国 数字化可视人体的数据集。此前,信息学领域的科学家利用美国公布的数据集进行了人体可 视化的大量前期研究,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基础。由于VHP研究是适应数字化时代来临的需要 ,在与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相关的众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重大科学问题,因此,在国家 层面上,部署中国可视化人体计划(Chinese Visible Human Project,CVHP)具有重要的科 技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人的三维姿态进行估计在人的行为识别,三维建模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现有的三维姿态估计方法都具有其局限性。提出了基于四肢方向的人体三维模型估计方法,具有适用广泛,编码简单,误差小等特点,可在行为识别方面起到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人体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 20世纪70年代,英国地球化学家汉密尔顿发现,人体中除碳、氢、氧外,其它所含元素的丰度曲线跟地壳中相应元素曲线很相象。当环境中某种元素少于正常丰度时就会影响人体健康。下面对常见金属元素在人体中存在量和作用进行  相似文献   

20.
一种不必拨弄琴弦,也无须吹奏管乐,就能演奏出悦耳动听、令人陶醉的乐章——这就是人体生物演奏法。这是美国建筑声学协会物理学家休·拉斯狄特和斯坦福大学医学系研究生本杰灰明·克纳普,发明的一种新奇的音乐演奏法。人体生物音乐是人体生物电流通过生物音乐演奏器演奏的一种音乐。演奏器是由大型电子计算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