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题一 孔要小到什么程度方可使物体成像呢? 解答实验表明,当发光体、孔、光屏三者位置一定时,使孔逐渐增大,在光屏上看到:像由清晰逐渐变得模糊直至看不到像而只能看到孔状的大光斑,这是因为,发光体、孔、光屏位置一定时,孔越大,发光体上各发光点的光束在光屏上形成的光斑越大,光斑重叠现象越明显,  相似文献   

2.
一.“光斑”与“像”的区别 在光屏上接收的可能是像,也可能不是像而是光斑,像与光斑的意义是不同的,像是物体上每一个发光点成像的集合;光斑是锥形光束被光屏所截得的圆形,像的大小、形状与发光物体有关,而与透镜的孔径无关,而光斑的形状、大小则与透镜的孔径有关,所以我们应注意以下两点: 1.不能认为凡是光屏上接收到的都是实像; 2.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不一定是像距。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第一册第59页小实验《制作针孔照相机》中提到了小孔成像,那么小孔所成的像具有什么性质呢?首先要明白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经过小孔沿直线传播在屏上会聚成的,能用光屏承接,因此所成的像是实像,并且所成的像A’B’跟物体AB相比较是倒立的.(如图1所示)图1对于小孔成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AB(物体大小一定)到小孔O的距离(即物距)和光屏MN到小孔O的距离(即像距).概括起来分下列两种情况:(l)当物体AB与小孔O的距离一定时,由图2可知,像的大小随光屏MN到小孔的距离的增大而变大,随光屏到小孔的距离的减小…  相似文献   

4.
像是物体上每一个发光点成像的集合 ,其大小、形状与发光物体有关 ,与透镜的孔径无关 ;光斑则是光束被光屏所截得到的圆形亮区 ,光斑的形状、大小与透镜的孔径及镜与光屏间的距离有关。像到透镜的距离是像距 ,光斑到透镜的距离一般不是像距。为了便于大家掌握处理光斑问题的一般方法 ,特介绍如下 :1 平行光入射形成光斑   [例 1 ]档板N上有一圆形小孔 ,屏M与档板平行且相距 2 0cm ,一束垂直照射到档板上的平行光束可在屏上形成直径为30cm的圆形光斑 ,当孔中嵌入一透镜时 ,屏上形成直径为 6 0cm的光斑 ,求透镜的焦距。图 1  分…  相似文献   

5.
像是物体上每一个发光点成像的集合,其大小、形状与发光物体有关,与透镜的孔径无关;光斑则是光束被光屏所截得到的圆形亮区,光斑的形状、大小与透镜的孔径及镜与光屏间的距离有关.像到透镜的距离是像距,光斑到透镜的距离一般不是像距.为了便于大家掌握处理光斑问题的一般方法,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在空的易拉罐的底部中央,用钉子敲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利用它可以观察窗外的景物。同学们在利用自己制作的“相机”观察景物时,是否产生这样的疑问:针孔照相机是如何成像的?所成的像有何特点?像的大小跟什么有关?针孔照相机是一种最简单而容易制作的照相机。它用一个小孔代替了透镜,是小孔成像。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那么小孔是如何成像的呢?如图1所示,一个物体AB放在一块挡板前面,板上有一个小孔,物体AB上任意一个点(如A或B)发出或反射的光,向四面八方沿直线传播,由于板…  相似文献   

7.
在学习光学时,许多同学常把影、小孔成像、实像与虚像混淆不清.这里把它们的形成、遵从的物理规律等作一个比较,使同学们能从本质上区别它们.(-)影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在光线行进的路径上放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一部分光被这个物体挡住,物体背后就形成了一个光线照不到的区域,这个暗区就会产生影.如果把屏放在物体的背后,屏上会留下物体的投影.由图1可以看出,影是由发自光源并与投影物体的表面相切的光线围成的黑暗区域‘(=)小孔成像小孔成像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图2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由图可以看出,烛…  相似文献   

8.
小孔成像     
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屏幕与物体之间,屏幕上就会形成物体的倒像,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做小孔成像(如图1),如生活中树阴下的圆形光斑就是太阳通过树叶间的缝隙在地面上形成的像.  相似文献   

9.
解析 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能够呈现在光屏上,故(C)错.  相似文献   

10.
百春 《初中生必读》2009,(Z2):57-57
题一孔要小到什么程度方可使物体成像呢?解答实验表明,当发光体、孔、光屏三者位置一定时,使孔逐渐增大,在光屏上看到:像由清晰逐渐变得模糊直至看不到像而只能看到孔状的大光斑.这是因为,发光体、  相似文献   

11.
光的衍射有近场衍射和远场衍射两种情形。近场衍射如小孔成像,当孔的尺寸比较大时,光线沿着直线传播,当孔小到一定程度,光线偏离了直线传播发生衍射,孔越小,衍射越显著,物体的几何像失去了清晰的轮廓,而且在边缘附近出现一系列明暗相间的条纹,从而影响了成像的质量;远场衍射如望远镜、显微镜,在物镜的像面上形成的几何像点由于衍射效应变成了一系列的衍射斑,衍射斑重叠越多,像越不清晰,严重影响了成像的质量,使得光学成像仪器的像分辨本领也有了限制。  相似文献   

12.
分析全国各地历年中考物理试题,本章考点有三个.考点一:光的直线传播例至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照射到地面形成一个个圆形的光斑,这是()A.树叶缝隙的影子;B.太阳的虚像;C.树叶的影子;D.太阳的实像.(92年,贵州省)分析与解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规律的应用及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树叶间的空隙相当于小孔,光斑是太阳经小孔成像形成.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光线经光学器件后光线发散,反向延长相交而成的,所以光斑是太阳的实像.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解题指导(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里传播是沿直线的.小孔成像、日、…  相似文献   

13.
一、解释光学现象解这类题的理论依据是“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例1物体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为什么总是倒立的?解:因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从物体上端射出的光经过小孔会射向光屏的下部,从物体下端射出的光经过小孔会射向光屏的上部.因此,物体通过小孔所成的像总是倒立的.二、由像确定物或由物确定像解这类题时,需注意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具有左右颠倒的特点.例2图1所示是一个正在工作的时钟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求此刻的真实时间.解: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图2是左右颠倒的,如图1所示,像中时钟的指针在12…  相似文献   

14.
┌──┬─────┬──────────────────────────────────────────┐│}、 │名称 │内容…说明 │├─┬┴─────┼──────────────────────────────────────────┤│光│光源 │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如:太阳、电灯、蜡烛等。 ││的├──────┼────────────────────┬─────────────────────┤│伶│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均匀媒质里是沿直线传播的. │ 媒质:能够传播光的物质.小孔成像、…  相似文献   

15.
在学习光的初步知识时,有些同学往往容易混淆影、虚像、实像这几个问题,造成对光学成像一些错误的理解和模糊的认识.现将它们的区别简述如下:一、影和像的区别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当光照射到不透明物体时,在物体的后面光不能到达的区域留下了与物体有相同轮廓的黑暗区,便产生了影子.如阳光下的人影、灯光下的手影以及日食和月食的产生等.像是由物体发出的实际光线或其反向延长线会聚而形成的.影是单一的,而像则可分为实像和虚像,有倒立和正立之别,并依据不同的光学规律而成像.如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探究树荫下的光斑"综合实践活动出发,通过提出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得出影响树荫下光斑的几个因素.为了进一步探究像与物的位置关系,用英文字母"F"作为连续发光体进行实验,由于物体的尺寸相对小孔而言较大,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相似,与小孔的形状无关;用LED灯组成字母"F",由于是不连续发光体,每一个LED灯的尺寸相对小孔而言较小,光斑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相似,若干个光斑组成了物体的像.  相似文献   

17.
一、知识结构二、知识要点(一)光的传播1.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肌;光源.如果光源可以看作是一个较小的发光点,我们称它为点光源.光源发出的光是平行光束,这种光源DLI平行光源.一般把太阳射到地球的光,称为平行光.(2)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叫光线.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3)小孔成像(倒立实像)、影子、日食、月食等自然现象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I(4)光速: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X10’千米/秒、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通常认为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跟在真空中…  相似文献   

18.
1.光的直线传播 小孔可以成像.小孔成像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相似文献   

19.
一、把握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弄清影、本影和半影的区别例1下列关于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人能用双眼估测物体的位置是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B.大孔不成像,说明光通过大孔时不是沿直线传播的C.位于月球本影区的人,能看到月全食D.光总是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解析从物体上发射的两条光线分别到达人的眼睛,根据两条光线的反向交点,就可确定物体的位置,故A对;大孔之所以不成像,是因为大孔可看成是由许多小孔组成的,每个小孔所组成的像互相重叠在一起,人们就看不到清晰的像了,所以B错;位于月球本影区的人只能看到日全食,只有当…  相似文献   

20.
席桑田 《物理教师》2004,25(7):35-35,37
不少初等物理教材在叙述光的直线传播时,都提及光源或物体在有小孔的遮蔽物后面的屏上会出现光亮的图景,并且几无例外地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小孔成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