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谈以史证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想就以史证诗问题谈几点自己的意见. 第一点,以史证诗是中国诗学的方法和传统之一. 这一方面,往往适用于研究写实性的诗歌.以史证诗、以诗证史,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从文学研究立场说,主要是以史证诗. <毛诗>是中国诗学的原始典范,开创了以史证诗. <毛诗序>注重以史证诗,往往以史--时事或本事--说诗. <毛传>注重解释诗歌赋比兴艺术. <毛诗>既注重以史证诗,又注重比兴艺术.因此是完善的诗学经典. 例如<燕燕>,<诗序>云:"燕燕,卫庄姜送归妾(戴妫)也.”<毛传>用了46个字,解释春秋时期卫国发生的这一本事,<孔疏>由此进一步用<左传>等史料详尽解释.--这是以史证诗.  相似文献   

2.
《诗比兴笺》是晚清出现的兼具诗选与诗论性质的诗学著作,作者为近代著名的改革家、思想家魏源。《诗比兴笺》虽然选择了传统诗学的“比兴”概念和“以史证诗”的阐释模式,但是,时代和作者身份的规约,使得这部诗学著作呈现出古典诗学近代转型时期独有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对诗“用”的关注,对诗“美”的追求,对“情”的崇仰。  相似文献   

3.
《诗比兴笺》是晚清出现的兼具诗选与诗论性质的诗学著作,作者为近代著名的改革家、思想家魏源。《诗比兴笺》虽然选择了传统诗学的"比兴"概念和"以史证诗"的阐释模式,但是,时代和作者身份的规约,使得这部诗学著作呈现出古典诗学近代转型时期独有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对诗"用"的关注,对诗"美"的追求,对"情"的崇仰。  相似文献   

4.
经学是汉代居于主导地位的政治意识形态,也是汉代文化与学术的主体。汉代诗学把“天人感应”落实到“仁”与“和”上,确立了诗和艺术存在的终极原因和终极价值。以“温柔敦厚”的诗教观作为艺术创作的纲领与原则,以“比兴互陈”和“以史证诗”作为艺术阐释与艺术创作的基本方法。使诗学成为经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诗学精神与理念也只能是经学语境中的特定产物。  相似文献   

5.
在对现实态度上,象征派是无意识的逃避,朦胧派则自觉不自觉地扮演了“历史真理代言人”的角色。在诗学上,两派虽都借重音乐的特性入诗,但象征派的心理诗学观过于内向聚敛,朦胧派则注重心灵与客观世界的关系。在美学的探索上,两派虽创立了新的美学原则,但象征化语体和意象化语体又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6.
陈寅恪"以史证诗"的诗学批评方法通过对诗歌文本提问方式的一种刻意寻求,对于当前"酷评"流行时代的文艺批评现状有着十分现实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崛起于20世纪40年代特殊时代境遇与文化语境的西南联大现代主义诗群,在继承中国现代派诗歌传统与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学特征。自觉执著地寻求诗歌与现实的平衡,时代与自我的平衡,知性与感性的平衡以及中西诗艺的融合,是其诗学特征的核心。  相似文献   

8.
陈寅恪通过《哀江南赋》和《琵琶引》系统阐述了文学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关系,体现了其以诗证史、史诗互证的诗学范式。钱钟书的诗学范式是反对实证主义,他认为文学与历史应该分属各自的领域,文学的真实不等于历史的真实,二者不应该等同起来。但是随着西方新历史主义文艺思潮的兴起,文学与历史之间的隔阂将被打破,陈寅恪与钱钟书的诗学范式的互补与融合将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
解国旺 《天中学刊》2007,22(1):65-67,80
李攀龙编选的《古今诗删》一向被认为代表明代后七子派诗学主张的古诗选本。从选本推崇盛唐诗等方面来看,的确体现了复古派主张。前后七子古诗推崇汉魏,但《古今诗删》于汉魏古诗未见有特别的重视,反而多取六朝诗人谢朓、陶渊明及谢灵运等风格清新流丽的古体诗,树立了新的古诗典范,表现出一种比较宽泛的诗学取向。这表明他在具体的选录古诗过程中,并未完全贯彻复古派的诗学主张。  相似文献   

10.
钟惺、谭元春编选的《诗归》体现竟陵派诗学审美主张,在明清之际遭受到主流诗学批评家的激烈的抨击,主要集矢于四个方面:立论偏狭、亡国之音、错谬百出与评点主观偏颇。而同时,非主流诗学批评家对《诗归》颇多回护之辞。明末清初士人对《诗归》的评议,是一种值得引起关注的诗学现象,体现了明清之际诗学的转型。  相似文献   

11.
桐城派除了有文派外还有诗派,其诗学理论和实践在清代独树一帜。姚鼐的著作提出了多个有价值美学论点,并形成了自己的美学体系。他将古文理论直接用来建立诗学理论,将古文法与诗学合而为一,以文论诗也就成了桐城派诗学的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2.
沙鸥对抒情诗抒情本质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深入过程.20世纪40年代方言诗写作时期是不自觉的;50年代八行体写作对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传统的自觉领悟、对抒情诗本质特征的表层解说主要是在诗歌评论中进行的;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期,接受西方现代派诗学影响又有意继承中国古典诗学传统及早期现代新诗传统进行"新体"创作(爱情诗为代表),并从容提出现代抒情诗的"主体外化"抒情功能说.  相似文献   

13.
马一浮“以玄史论诗”,提出“能史”、“能玄”、“玄史互用”等概念,是马氏诗学思想的一大创见。其意义则在于打通诗学和史学、哲学的关联,丰富诗的内容,提升诗的品格。  相似文献   

14.
先秦儒家诗论确定了以诗为史、以诗为教、以诗言志(情)三重功能指向,汉代偏重以诗为教的诗学观,强调诗歌的政教功能和知识性价值,忽略个体情感价值和主体精神;魏晋诗歌继承了先秦两汉儒家诗学观,又多有变创发展,以诗为教的诗学功能得以弱化,代之以诗言志(情)的提升,并促进诗歌知识性价值与抒情性价值的融合。在创作领域也将《诗经》由政教经典作为文学范本加以借鉴吸收,使《诗经》比兴手法得到丰富和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5.
清初陈祚明所编《采菽堂古诗选》体现出折衷七子、竟陵两派的诗学批评特色,在明中期以来出现的各类古诗选本中颇具特色.本文主要考述陈祚明的交游情况及《采菽堂古诗选》的编选意图.认为其诗学倾向与交游有着一定的关系,编选《采菽堂古诗选》则主要出于对当时宗宋派的回应,对格调诗学以汉魏、盛唐诗为典范的视野拓展,及强调古诗编选的辩体眼光、诗史品格与鉴赏批评功能等.  相似文献   

16.
"以诗证史"即"以诗入史",就是以诗为史料来证史说史,这是现代史学家颇为推崇的一种治史的途径和方法.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就主张"诗史互证".他认为:"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其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笔者认为,由于诗歌本身具有咏志载史的特点,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同样可以将其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引入课堂,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7.
钱钟书先生虽以文学家及文艺批评家著称,但其在史学思想领域也颇有创见。他针对诗、史联系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即"诗具史笔"与"史蕴诗心"。钱氏这一诗、史联系理论同西方新历史主义"文本的历史性"与"历史的文本性"理论相比照,不难发现钱氏历史诗学思想实质即在坚持"诗、史有别"的前提下融通文学与历史,进而强调文学与历史间的"互涉"。  相似文献   

18.
关于孔子之于诗学的贡献,人们所论甚伙,似已难以置喙,然大多数评论都忽略了孔子言《诗》的背景,即西周礼崩乐坏,诗教式微的现状。孔子于此重新赋予《诗》以经典意义,并将其作为其学术承传的一个重要文本,这对后世的诗学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通过查考可见,孔子对《诗》的"备王道"、"述礼乐"的诗学定位,恰恰开孟子、荀子诗学阐释的王道派和政教派的分野之端,而汉代《诗》的经学化阐释,也多围绕这两点而开。  相似文献   

19.
本文立足于新月派诗歌讨论、创作和翻译的大背景,探讨了狭义诗学与诗歌翻译的选材和翻译方法的可能关系。认为新月诗学及其指导下的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月派诗人诗歌翻译选材,并且是该派诗歌翻译方法的直接源泉,为在形式和音乐性两方面成功移译外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陈寅恪先生作为近代最杰出的学者之一,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从治学方法上讲,为世人所共同瞩目的,是他考察某一问题时,从文、史、哲多视角的透角,博综古今、触类旁通的思考,和由此而总结的“以诗证史、以史说诗”的方法。“以诗证史、以史说诗”作为一种卓有成效的治学方法,史学界和文学界多看成是陈寅恪先生采用朴学方法注释元(稹)白(居易)等人古典诗歌的结晶。本文不赞成这一习惯的说法,本文认为,从陈寅恪先生重要的史学著作《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以下简称《讲演录》)来看,陈先生“以诗证史、以史说诗”的方法,实际是以最广义的“文化”来界定其“诗”和“史”的内涵的,“以诗证史“就是以最广义的文化史料来考证“正史”,“以史说诗”也就是将传统的文化作品放到最广大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去阐释。在“证史”的过程中陈先生使用了“阶级分析法”,但这种方法并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法,实际上只是一种“文化决定论”,因而《讲演录》的整理者万绳楠先生认为陈寅恪先生是中国近代史学界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先行者或“过渡桥梁”的说法,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