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纵观教育管理思想发展史 ,教育管理思想是一个从以“事”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过程。教育管理思想与管理科学、行为科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发展渊源。从 19世纪开始的管理理论的专门研究和理论建立对教育管理思想有着极大的影响。1.以“事”为中心的教育管理思想19世纪末到 2 0世纪初 ,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呼唤着科学的管理方法。在此背景下 ,形成确立了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泰勒的科学管理主要是从提高工厂的生产率出发。他认为推动雇工劳动的主要动力是经济报酬。与泰勒同时代的法约尔的管理职能学说和古典组织理论 …  相似文献   

2.
王艳 《广西教育》2008,(16):23-23
学校管理的起点和归宿都是人,学校管理的动力和核心也是人,学校管理的成功与失败也取决于人,学校实施科学的管理是顺利办学的保障。纵观教育管理思想发展史,教育管理已从以“事”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发展,从原来靠规章制度的管理发展到研究人的行为、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既有的陶行知教育研究大多集中于对他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进行解读和讨论,却忽略了对其教育管理思想的梳理与探析。与当下的教育管理学不同,陶行知的教育管理思想有着极强的教育学意味,它强调“管理”与“教育”的统一,坚持“自教育看管理”的思路,关注受教育者的成长与发展。这种教育学立场的教育管理学,能够中和既有教育管理学过重的管理学色彩,也可以化解现实中“管理”与“教育”相背反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中,在深刻把握中国具体实际中,作出了“两个结合”重要论述,为阐释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提供了更为科学的视角。从历史逻辑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两个结合”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从理论逻辑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两个结合”的理论升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新发展成果;从实践逻辑看,中国共产党深入贯彻“两个结合”理念,在回答发展“为了谁、依靠谁、成果由谁共享”这一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相似文献   

5.
美国非常重视个性化教育 ,这与杜威的思想有着直接的渊源。杜威从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出发 ,强调“从经验中学习” ,奠定了美国个性化教育的理论基础 ;而从杜威的“儿童中心说”出发 ,强调以儿童为本 ,则直接促成了儿童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美国非常重视个性化教育,这与杜威的思想有着直接的渊源。杜威从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出发,强调“从经验中学习”,奠定了美国个性化教育的理论基础;而从杜威的“儿童中心说”出发,强调以儿童为本,则直接促成了儿童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种教育思想的产生往往要求着另一种教育管理思想和模式与之相对应。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它也要求着教育管理思想作一场深刻的变更,并构建新的管理模式,以有效地导引素质教育的理论变为实践。本篇试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提出素质教育对学校管理思想和模式的嬗变要求,端一陋见,以求方正。一、素质教育的理论前提,要求管理者在哲学的更高层位上把握人的本质,真正实现把学校中的人从“经济人”转为“社会人”、“伦理人”现代管理理论首先是在哲学上以对人的本质的把握为基本出发点,对人性的不同假设而衍生各种理论派别。“经济人”、“社会人”、“伦理人”便是代表了三种人性的假设的三种管理理论,它们各代表了管理理论的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其中,后一种理论是对前一种理论的积极扬弃。认为企业中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都是有自己独特的经济利益并积极追求之的人,这  相似文献   

8.
班级管理的有效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以人为本,加强班级的人性化管理 现代管理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人本”思想,这一思想的基本精神就是:“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是管理的核心和动力,必须发挥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与参与精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现代教育管理论》)在这种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指导下,班级管理必须突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近期国外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初,教育管理已进入了一个研究的初始阶段,在管理科学发展的影响下,教育管理的研究也逐渐增多.50年代后,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发展,给教育管理带来了许多新思想和新观点,促进了教育管理理论的研究,进入了教育管理理论的构建阶段.70年代,在众多教育管理理研究的基础上,出现了许多教育管理理论,形成了“教育管理理论运动”.80年代以来,教育管理领域在学术上出现一些变化,既对70年代教育管理理论运动进行了反思,又对未来的研究重新确定了方向,因而,70年代末成为教育管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点.  相似文献   

10.
多元智能理论及其“以个人为中心”的学校观点深信“智商式思维”建立在有缺陷的人类认知观念上,主张要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学生发挥其独特的智能组合,这与我国素质教育强调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可谓是殊途同归,其宗旨都是要让教育“目中有人”,尊重人的个性。尽管我们未必完全赞同加德纳的学校构想,但是他的理论设想对我们转变教育理念、形成新的教学观念、教育评价和教育管理方式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叶艳 《知识文库》2022,(15):118-120
<正>引言: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教育管理模式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为了全面提升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质量,就需要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确定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管理思想,并积极探索新的教育管理模式。本文从高校教育管理的内涵特征入手,对创新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重要性、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创新策略,以供参考。高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各行业培养高素质水平的人才。而教育管理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与人才培养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新形势下,高校教育管理模式也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全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又是党的科学理论精神的集中体现。本从坚持继承与发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思维、坚持与时俱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品质和坚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内涵三个方面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理论精神谈了几点认识,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预测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问题.思想政治教育预测研究伴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而存在,在学理定位上历经“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交叉学科”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论”的发展过程.厘清思想政治教育预测“何谓”以及“何以可能”是思想政治教育预测研究的前提性问题.思想政治教育预测应聚焦于“过程...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占有中心地位,它是一个由诸多内容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其中,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目标管理理论从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进行了创新,但是,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目标管理的适用性及科学性,要从其含义、意义、实施措施以及注意事项等诸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证,以全面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当前学生教育管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文章简明扼要地梳理了当前我国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研究和实践成果,对学生教育管理概念的发展及其内涵和学生教育管理模式进行了综述,认为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有“目标——关系型”、“系统——过程型”、“契约——参与型”和“中心型”等四种。  相似文献   

16.
目标管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科学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更 《教学研究》2007,(4):335-338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占有中心地位,它是一个由诸多内容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其中,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目标管理理论从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进行了创新,但是,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目标管理的适用性及科学性,要从其含义、意义、实施措施以及注意事项等诸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证,以全面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教育管理是影响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教育管理是否科学,将直接关系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双因素理论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重要研究成果,为学校教育管理提供了现实的理论支撑。文章以最大限度调动和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探索如何运用“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使教育管理走向科学。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的教育管理思想博大精深 ,蕴蓄着深厚的观念基础 ,实事求是的哲学观 ,“适应论”的教育观 ,“实践型”的管理观 ;涵括着有机联系的四个方面内容 :教育计划思想 ,教育管理体制思想 ,教育制度、教育政策、教育法律思想 ,教育人员管理思想 ;是指导当前教育管理实践的强大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9.
激励理论是组织行为学中的重要内容,在管理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将激励理论应用到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有效实现教育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是80年代初对管理科学、行为科学等现代管理理论的研究和探索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它与传统管理理论的主要区别在于:从以“物”(事)为中心发展到以“人”中心;从“独断式”“监督式”管理发展到“参与式”“激励式”。这种管理思想的重大变革,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劳动者素质日益提高的必然要求。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最需要的资源,要建立一整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本文试图从十五大精神出发,借鉴“以人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