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德方 《上海教育》2013,(25):79-79
教师教育是一篇大文章,值得重新去审视、认识、定位和实践。教师教育贵在促进职业境界和专业能力的同步积累、改善和提升。职业境界有师德内容(职业道德),更有思想觉悟、精神修养和教育理念(基于教育理解的教育信念)。思想永远比技术更重要。师德教育应凸显底线教育,师德教育需要放在教师教育的大框架中认识和设计。教师教育的目标是深化教师对教育的理解,提升教师的职业境界和职业能力,培养职业的归属感和教育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引领教师去追随教育的理想,执著于理想的教育。从长远看,教师教育还应该放在学校文化建设这个大背景中推进。  相似文献   

2.
<正>谈到教师的职业幸福,我们很自然就会想到教师的职业理想。因为教师是否有职业幸福感,关键在于是否确立了职业理想。我想,教师的职业理想应该就是享受职业幸福的"教师梦",也就是要"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让学生享受幸福的教育"。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应该源于自己、源于学生,同时也应该源于阅读。教师的职业幸福应该来源于自己,要带着梦想出发。"如果有梦想,就会有一颗乐观的心,有梦想才会有追求,有追求才会去奋斗,去奋斗才会有成果,而实干终究成就梦想。"这是马云对阿里巴巴集团CEO生涯的体会。我们为人师者要有梦想,这个终极梦想应该是达到"众里寻她千百  相似文献   

3.
谭友坤 《基础教育研究》2011,(18):52+54-52,54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指教师在教育工作过程中基于对幸福的正确认识,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自由地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实现自身的和谐发展,从而对教师工作产生的持续稳定的快乐体验。幸福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教师职业幸福感及其专业发展除了有赖于外部条件的改善、寻求社会支持系统,更重要的是要依靠自身来提升。就教师自身而言,需要接受现实,悦纳自我,克服职场病态,追求卓越,  相似文献   

4.
2007年的央视春晚,清纯可爱的台湾女歌手张韶涵的一曲<隐形的翅膀>,唱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尤其是那清醇委婉、贴近中学生心灵的词曲,更唱出了21世纪青少年的心声:"……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我终于看到/所有梦想都开花/追逐的年轻,歌声多嘹亮/我终于翱翔……/隐形的翅膀/让梦恒久比天长……"  相似文献   

5.
一、师德的内涵及其本质 1.师德的内涵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践行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追求的职业道德境界。它主要包括教师的职业理想、教师的职业作风、教师的职业良心等。其中,教师的职业理想是教师对所从事职业所要达到的作为和成就的设想和规划,是师德的基础;教师的职业作风是教师在从事职业时所表现出来的一贯的态度和行为,是师德的体现;教师的职业良心是教师在从事职业时对教师责任的自觉意识,是教师在履行教书育人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的统一,是师德的灵魂。  相似文献   

6.
正策划人语与普通高中教师相比,中职教师需要面对较多的"问题学生",经常感到身心俱疲,产生职业倦怠。由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能否找到工作的快乐点,已成为影响其身心健康的关键因素。有关学者认为,教师的职业境界有四个层次:一是把教育看作社会对教师角色的规范、要求,二是把教育看作出于职业责任的活动,三是把教育看作出于职业良心的活动,四是把教育活动看作幸福体验。前两个境界是一种"他律"的取向,后两者是"自律"取向,教师应实现从"他  相似文献   

7.
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遵守职业道德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要扎根在心灵深处。职业信念以其独有的特征,支配和影响着教师的职业道德。坚定的职业信念会让教师"超然"于职业道德,真正遵守职业道德,"自律"地投入工作,做好平凡而又崇高的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8.
我校在学校管理过程中,一直倡导"尊重教育"的理念。尊重学生,扬起隐形的翅膀;尊重家长,结成坚定的教育联盟;尊重教师,提升职业幸福感;尊重教育规律,引领学校和谐发展。尊重教育的理念渗透到学校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重视隐形(环境)教育对学生职业素质的教育影响是我们教师的责任,我们应该在日常工作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重视隐形教育对学生的影响,采用多种方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职业素质,为学生日后参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不去想他们拥有美丽的太阳,我看见每天的夕阳也会有变化,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我终于看到,所有梦想都开花.追逐的年轻歌声多嘹亮,我终于翱翔用心凝望不害怕,哪里会有风,就飞多远吧.隐形的翅膀让梦恒久比天长.留一个愿望让自己想象……"  相似文献   

11.
教师是一项高尚的职业,古人就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之说,讲的就是其职业的内涵。教师的劳动不仅仅是原封不动地照本宣科,而是一种与人进行心灵沟通的创造性的劳动。职业道德是衡量教师思想品德、职业境界高低的准绳,而教师的职业理想是教师对未来职业目标的向往和追求,它可将教师思想品德与追求的远大目标和平凡的职业生活联系起来,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职业发展教育已经愈加成熟,更关注学生的职业幸福感和职业可持续发展。但调查表明"95"后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发生偏差,影响了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实现。在职业发展教育中如何去引导,这是值得人深思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教育信仰是一种极其强烈而深沉的情感状态.教育信仰既是教师主体活动的内驱力,也是其主体活动的外张力.教师的教育信仰包括教师的职业认同、职业精神、职业情意与职业理想,有教育信仰的教师应做到有事业心,有乐业情,有理想梦,有信仰心.  相似文献   

14.
《教师教育研究》2017,(1):29-34
乡村教育问题错综复杂,教育政策只有与实际问题相吻合了,才能有效实施。重"标"轻"本"是当前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症结所在,其中改善条件与待遇是"标",形成乡村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才是"本"。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在于提高乡村教师职业认同感,在于创造条件让乡村教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构建以政府外围支撑为基础,以高校师资培养培训为重点,以乡村文化为载体,以媒体宣传为辅助,以乡村教师为中心的五位一体的良性循环系统,从而形成"标本兼治"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体系,才能有效地解决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5.
汪红艳 《学语文》2006,(6):1-42
我们知道,如果一句话不符合语法规则,那就是病句;如果一句话不符合修辞要求.那就不会达到理想的表达效果。一句话百样说,会说的能把难懂的道理、不太好说的话说得让人明白、信服;不会说的能把简单的意思说得让人摸不着头脑、把好意说成恶意。这就是口语修辞的作用。教师口语是教师的职业语言,是口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有力工具。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一工具的作用.就重注意教师口语的修辞。  相似文献   

16.
论教师职业幸福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乾玉 《成人教育》2012,32(1):59-60
幸福既关涉物质,也关涉精神.对教师而言,更关涉精神,因为这是一种以使人幸福为己任的职业.教师的职业幸福既需要外在的基本物质条件的支持,更需要教师对职业的理性认识,心怀职业理想、发挥自我潜能、信仰教育;并且学会幸福.  相似文献   

17.
正职业理想是人们在职业上依据社会要求和个人条件,借想象而确立的奋斗目标,即个人渴望达到的职业境界。它是人们实现个人生活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手段,并受社会理想的制约。对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学习是为了给将来从事具体工作奠定专业基础的,如果他们在校学习期间没有明确的目标,只是被动地学习,则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就会受到影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职业理想是教师依据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要求和教师个人的实际条件确立的对通过努力能够实现的目标的向往和追求。教师的职业理想是一个包括职业志向、职业动机、职业态度、职业意志和职业信念的动力系统,教师树立了崇高的职业理想,就具有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就能够发奋努力,为教育事业发展、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作出伟大的贡献。然...  相似文献   

19.
"无为而治"是班主任向往的管理境界,通过"无为"达到"治"的效果,这是班级管理的高境界。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育更倡导学生的自主管理与约束,以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班级自主管理就是在解放教师的前提下放权给学生,不仅有利于教师有更多精力从事教育,也让学生在管理中实现自我教育、发展,这是符合当前新课标理念的。  相似文献   

20.
调查结果显示,"罚你到农村去当教师"的教育生态环境、"这不是我要的生活"表征的群体心理、"乡村教师就只能谈付出吗"明示的"入"不敷"出"的个体主观感受等"三重大山",迟滞了乡村教师职业自信的生长.而破除"三重大山"的思考也潜在标明了促进乡村教师职业自信生长的三重向度:在宏观上,优化教育生态环境,破除"做乡村教师是一种惩罚方式"的等级隐喻;在中观上,加强群体心理建设,帮助乡村教师建立积极的乡村教育观;在微观上,提升乡村教师个体的获得感,让每一个乡村教师都可以"劳"而有"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