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回声的妙用     
《初中生》2008,(Z8)
当声音(声波)入射到物体的表面时,有一部分声音会被反射回去。如在空旷的大礼堂里,我们若大喊一声(原声),经墙壁反射后,就会听着一个或几个同样的声音在回荡,若在深山峡谷里这种现象会更加明显。这种现象就叫回声,也称为声音的反射。  相似文献   

2.
调皮的声音     
会钻牛角尖的声音由于声音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所以当声音遇到如图所示的"牛角尖"时就会发生连续不断的反射,从而钻进牛角尖.雪后特别安静就是这个道理.人们利用这种现象制成了吸声器.  相似文献   

3.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就会象光的反射一样改变传播方向.这种现象称为声音的反射,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回声.回声时时有,声声皆入耳,但是为什么有些回声我们清晰可辨,有些回声我们却听而不闻呢?原来呀,人耳的分辨能力是有限的,只有当两次南响的时差在0.l秒以上时人耳才能分辨.就是说,只有当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时,人耳才能把回声与原声分开.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O米/秒,在0.1秒内声音将走过34米.因此,要想听到回声,我们离开障碍物的距离必须大于(或等于)17米.如果小于这个距离,回声和原声…  相似文献   

4.
1引言 当你站在公路旁,留意一辆快速行驶汽车的引擎声音时,你会发现在它向你行驶时声音的音调会变高些(即频率变高),在它离你而去时音调会变得低些(即频率变低).这种现象叫做多普勒效应.  相似文献   

5.
对行波及其反射波迭加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一行波(如水波或声波)沿某一方向传播时,若遇到障碍物,该行波则会发生反射,反射波与行波迭加后,一般的教科书认为此迭加后的波是驻波,但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因为行波在反射时,若反射波不是作完全反射,则与其反射波迭加,根据公式推导可知其迭加后的波仍然是行波。  相似文献   

6.
一、知识结构二、基础知识(-)光的传播规律1.光的直线传播①光在同一种物质里传播的路线是直的。或者说:在同一种物质里,光线是直的。②光线在同种物质里传播都是直线,只有在两种物质界面处才改变其方向,发生偏折或反射。③小孔成像(倒立实像)、影子、日蚀、月蚀都是光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④光速:在真空中最大,力3×105千米/秒(空气中近似为此值)。在水中光速是真空中的。2.光的反射(1)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2)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  相似文献   

7.
奇特的回声     
声音碰到障碍物会改变传播方向 ,这在物理学上叫做声音的反射 ,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回声。这是极其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你站在距离一堵高墙十几米远的地方大喊一声 ,就可以听到被墙壁反射回来的回声。你也许会问 :“为什么要强调十几米远 ,难道距离小了就没有回声 ?”当然不是。不管什么距离 ,回声总是客观存在的。由于人的耳朵的生理特性 ,只有当回声在你听到直达声的感觉消失以后进入耳朵 ,也就是至少要经过 1 /1 5秒时间 ,才能够把它和直达声区分开来。回声和直达声的传播速度一样。在 1 /1 5秒时间里 ,声音走过的距离是 340米 /秒× 1 /…  相似文献   

8.
二、基础知识(-)光的传播规律1.光的直线传播①光在同一种物质里传播的路径是直的。或者说,在同一种物质里,光线是直的。②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蚀和月蚀等现象都是由于光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③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最大,数值为3XIO’千米/秒。(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近似此值)。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在真空中的3/4。2.光的反射(1)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2)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跟人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人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  相似文献   

9.
近身警报器     
《中学科技》2010,(9):40-41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手拿麦克风走近扬声器时,就会响起刺耳的尖啸声,搅得满屋子的人都捂住耳朵。这种现象专业的说法叫声反馈,就是扬声器发出的声音传到麦克风里,经过放大后,再通过扬声器发出来。  相似文献   

10.
回声是由于声波的反射形成的,这一现象在工农业生产技术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声音从声源处产生后,被周围的障碍物(如山崖、墙壁等)反射回来,再传入耳朵,就可形成回声现象.当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就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因而对回声现象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回声的特征回声在音调、音色这两个特征上跟原声具有相似性,主要的特征在于听到回声的地方与声源在同一处(或极小的一个范围内),这是由声波的反射是产生回声的原因决定的.例如,有一根长铁管,甲在铁管一端敲击,乙在另一端将耳朵贴近铁管,先后听到…  相似文献   

11.
一、知识网络二、复习指导(一)声现象1.声音的发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没有振动就没有声音.2.声音的传播间)听到声音的条件:由发声体振动发出的声音,经过介质(一切气体、液体、固体物质)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到达人的耳朵会引起鼓膜的振动,产生听觉.(2)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在不同的介质和不同的温度中的传播速度各不相同,在同一温度时,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臼)回声: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直接传人人的耳朵的叫原声,遇到障…  相似文献   

12.
在音乐厅里听音乐会,会给人以赏心悦目的享受,但有时,到不同的音乐厅去,会给人不同的声音感觉,有的明亮、圆润,有的暗淡、干涩。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结果呢?这主要是和音乐厅空间高低、大小、建筑材料等因素有关。这也就是音乐厅声学。要想了解音乐厅声学,首先要了解声波的反射。声音在传播中,遇到障碍物便和光遇到反射镜一样会反射,反射又分为平面反射和曲面反射。那么在音乐厅中,声波向各个方向传播,遇到障碍如:墙、屋顶、地板、凳子等,都会反射,但是由于各种材料的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中小学数学课本里对数学基础概念的定义中存在一些混乱现象(如理论上失误,前后矛盾,无故改来改去等),如果这种现象长期存在,就会造成谬种流传,贻误后学,现予以指出,供“课标”和“课本”的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师:同学们,你的眼里没有色彩,你的生活就不会缤纷;你的耳朵里没有声音。你的生活就会寂寞;你的心里没有阳光,你的生活就不会辉煌。春雨潇潇,夏虫啾啾,秋风瑟瑟。冬雪簌簌,大自然的声音是那么丰富多彩,让人心旷神怡。(边放动画边提问)可我还是要问:你听过树叶飘落的声音吗?你听过小鱼戏水的声音吗?你听过蝴蝶飞舞的声音吗?你听过睡莲开放的声音吗?  相似文献   

15.
多媒体教室的声学环境营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音具有很强的表现力,音质效果的好坏关系到教学质量。用声音表达的教学信息,是通过教师的语言、音乐、效果声进行,因此在多媒体教室里既要保证教师语言的清晰度,又要保证音乐。效果声的保真度,使其具有感染力,这就对多媒体教室的声场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多媒体教室里,声场分布不均匀,混响时间过长或过短,会造成听课模糊不清,音乐声。效果声失真,就会影响教学效果。 在室内,声源发出的声波要向四周传播,当传到墙壁或其它障碍物时,它的能量就被吸收掉一部分,另一部分会被反射并继续传播。当这个被反射出来的声波再遇到另外的…  相似文献   

16.
心理学家佛洛伊德将1周岁左右的婴儿发展定为口腔期阶段,此阶段的婴儿是从吸吮到吞咽、咀嚼等口腔活动获得快感的,若此需求在婴儿期不能得到满足,将会导致悲观、依赖、被动、退缩以及仇视等性格的产生。宝宝在出生后就已经发展出吸吮反射,如果将牛奶放在宝宝嘴边,透过吸吮反射,宝宝会自然吸吮奶头,并借助吸食牛奶而缓解饥饿感,这种反射会影响孩童早期学习状况以及心理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馆里,一名观众看到两排长短不同的金属管整齐地排列在架子上,很想知道它们是怎么同事,于是研究起来(本期封面).这是用来展示共振现象的展品,叫做排箫.如果把耳朵贴近管口,就会听到管子里发出"嗡嗡"的声音.不同的管口发出的声音音调的高低不同.原来,金属管的长短不同,管子里的空气柱长度自然不同,其固有振动频率也不同,当周围环境的各种声波作用到空气柱时,只有与空气柱固有频率相同的声波才能激起空气柱的共振.管子越长,固有频率就越低,音调也就越低;管子越短,听到的"嗡嗡"声音调就越高.  相似文献   

18.
1 学习目标 (1)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不同。 (3)能分析一些常见的声现象。 (4)知道人耳的构造。 (5)知道声音在人耳的传播过程。 (6)了解“双耳效应”,能分析一些有关的声现象。  相似文献   

19.
寒冷的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这是液化现象,是呼出的气体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小水珠浮于空中形成“白气”.这种现象有时可被人们利用.眼镜片粘附了尘土,看起来变得模模糊糊.这时,可对着眼镜片呵气,就会在眼镜片上凝结一层小水珠,然后擦拭.不过,这种现象有时也会给人们带来麻烦.牙科医生检查病情时,为看清牙的里侧的情况,通常要用一面小平面镜,再放入口中,通过平面镜反射进行观察.这时,小蒸气就会液化成大量小水珠,粘附在平面镜上,使医生无法看清牙的情况.拍电影,冬天在户外拍夏天的戏,无论…  相似文献   

20.
声音在我们的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仔细倾听,细细品味,你会发现许多耐人寻味的声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