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美国东部时间5月7日,著名传播学者卡茨先生(Elihu Katz)正式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安嫩伯格学院退休,安嫩伯格学院为此举办了隆重的退休典礼。本文即卡茨先生在典礼上的发言稿译文。  相似文献   

2.
卡茨国际传播研究回顾在演讲中,卡茨简要回顾了他参与的和国际传播有关的十个项目以及自己五十年的媒体研究与实践经历。从研究路径上看,主要体现为两个转向和一个结合,即从心理学向社会学的转向,从说服效果向文化效果的转向;以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一)卡茨国际传播研究的两个转向早期卡茨主要参与了中东现代化的研究和个人影响研究。比较而言,个人影响的研究对卡茨的影响更大,也开始了他从心理学到社会学的第一个研究转向。卡茨认为这项研究使传播学更具社会科学性,也使卡茨的研究兴趣从个人的心理决策机制的测量转向了扩  相似文献   

3.
在受众需求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时代,如何满足受众不断变化的新需求?社会学家E.卡茨提出的传播学经典理论“使用与满足”,基于受众接触媒介的心理动机和需求出发,根据不同需求选择媒介,为健康类电视节目受众的回归指出了路径。  相似文献   

4.
伊莱休·卡茨出生于 192 6年 ,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安嫩伯格传播学院教授 ,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社会学和传播学荣誉教授 ,古特曼应用社会研究所科学指导。在过去的 40多年里 ,伊莱休·卡茨采用跨学科、创始的研究方法在社会和政治背景中分析大众媒介的制度、内容、过程和效果。本文从历史的角度有主题地批判地解读了卡茨的著作 ,并把这种解释置于大众传播学研究领域的争论中。其代表作是《个人影响》 (195 5年 )、《医疗革新》(196 6年 )、《社区冲突的政治学》 (196 9年 )、《大众传播的使用》 (1974年 )、《意义输出》 (1990年 )和《媒介事件》(1992年 )。  相似文献   

5.
2012年7月13日,《中国好声音》首播即以1.5%的收视率超越之前所有电视娱乐选秀节目首播的收视率。从第二期起,《中国好声音》收视率从破2、破3到破4、破5,屡创新高,并始终占据全国同时段节目收视率排名第一的位置,一扫选秀节目持续低迷之势。①本文以传播学"使用与满足"理论为基点,分析《中国好声音》一枝独秀的原因。1974年,美国社会学家卡茨在其著作《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这样一个因果连锁过程,首次提出"使用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2018,(7):25-32
戴扬和卡茨的经典媒介事件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功能主义传播学受到社会人类学启发的产物。90年代初,文化研究和社会学者从"传媒与仪式"的角度对之进行了验证和修正。之后,媒介事件被整合进仪式传播理论、媒介仪式理论和"媒介化的仪式"理论,成为媒介社会学和媒介人类学的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13,(9):14-17
受众研究作为传播学的重要领域,其理论与范式经历了许多转变,但从总体上来说,受众研究不像其他领域一样存在清晰可寻的时间脉络,本文以受众研究的核心命题——"媒介—受众"为线索对西方受众研究历史做一个相对简单清晰的梳理。  相似文献   

8.
传播学经验-功能学派关于传播效果的几个研究假设,至今影响我国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它们是:罗杰斯的创新-扩散论、麦库姆斯和肖的议程设置论、诺依曼的沉默螺旋理论、格伯纳的培养理论(又称"涵化理论")、戴扬和卡茨的"媒介事件"概念、戴维森的第三人传播效果,以及现在基本被否定的蒂奇诺、多诺赫、欧琳的知识沟假说。但卡茨曼提出信息沟理论,在互联网背景下得到了认可。  相似文献   

9.
传播学者戴扬和卡茨把奥运盛会归为最典型的"媒介事件"之一,它的显著特征是经由现代传媒,表现出对空间、时间以及对一国、数国乃至全世界的征服,从而在更大范围上体现盛会之"盛";而无论是同期吸引更广泛的注意力,还是打破人们的常规生活,实现超常规的"媒体依附",这一"媒介事件"本身的"垄断性"也造就了与之相关的大众传播活动的"霸权"地位.  相似文献   

10.
2010年12月16日,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著名传播学者伊莱休·卡茨(Elihu Katz)在中国人民大学作了《电视的终结?》(The End of Television?)的主题演讲。卡茨教授分析了提出电视终结这个大胆提法的  相似文献   

11.
传播学者戴扬和卡茨把重大新闻事件的电视播报称为历史的现场直播,即现代社会中的信息传播是如此重要——因为它将被写入史书①。按照这一观点反思刚刚过去的国庆庆典——阅兵、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国庆联欢晚会等等,它们无疑是被写入历史的媒介事  相似文献   

12.
“媒介事件”的概念在传播学中由来已久,丹尼尔·戴扬和埃利胡·卡茨在《媒介事件:历史的电视现场直播》一书中将媒介事件定义为“对电视的节日性收看.即关于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的历史事件”。‘遂个“戴卡”定义,其中有两个关键词:“电视”和“历史事件”,而电视无疑在该定义中处于核心地位。事实上,所谓“媒介事件”在这里就等同于“电视事件”了。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21,(8):28-37
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实况转播是一次具有节点意义的中国新闻宣传实践,也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媒介仪式。以戴扬与卡茨的"媒介事件"理论关照"开国大典",可以发现"开国大典"尽管呈现出戴扬与卡茨式"媒介事件"的若干特征,但作为承载着深厚中共传统和典型本土要素的症候式传播实践,其独特面向需要放置在中国/中共新闻实践中予以考察。研究认为,中国/中共新闻宣传史脉络中的"开国大典"溢出了"媒介事件"理论的视野,塑造了中国式的媒介仪式典范,并为"媒介事件"这一西方概念提供了中国语境的实践检验与更为丰富的解释空间。  相似文献   

14.
在传播学的发展脉络中,贯穿着视觉文化研究的谱系。这一理论判断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在传播学的演进中,关于摄影、电影、电视等视觉媒介的研究都有自己相应的理论位置;二是依据英国社会学家伍迪维斯(Woodiwiss)的观点判断,传播学是一种具有视觉性的学科体系,因为视觉是大部分现代媒介得以有效传播的感觉基础。  相似文献   

15.
传播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边缘地位由来已久,李金铨认为,它面临学术内卷化问题,正在走向画地自限,逐渐封闭。本文试图以雷蒙·威廉斯的《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一书为例,探讨传播学研究的新路径,以"泛传播"、"泛媒介"的概念重新审视传播学,认为语言、文字皆是媒介,传播是人的一部分,人不可与世界无交流,即不可无传播,传播学者可跳出狭隘的媒体观,落脚于"传播"二字,以更广阔的视野看待传播学,拓展传播学的边界。  相似文献   

16.
袁舟 《新闻实践》2003,(10):50-51
最近,我读到了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邵培仁教授和他的博士研究生陈兵合著的《媒介战略管理》一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感到这本专著既不同于现行的媒介管理学教材,也有别于流行的西方媒介经济学教材,开创了中国媒介管理学研究的新方向。此书视野开阔,点面结合,在理论上既富有总结性,又颇具前瞻性,不仅是一部系统、全面的媒介管理学著作,也是一部新闻传播学力作。可以说,这部58万字的全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核心课程系列教材,是中国媒介管理学研究的最令人注目的成果之一。纵观此书,可以发现一系列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李超 《东南传播》2021,(7):65-69
出于对结构功能主义、媒介技术决定论以及批判理论等传播学研究方法在分析大众媒介上的不满,雷蒙·威廉斯尝试从技术与文化两个层面来建构自己的大众媒介观.关于大众媒介的起源,他否定技术决定论,而是强调作为文化科技的大众媒介的诞生离不开复杂社会形构,而在大众媒介效果上,他指出不能仅从科技的"高低"而露出某种文化悲观主义.在此基础上,威廉斯提出改造大众媒介的两条路径:在对电视文本分析中提出了"流程"理论;同时倡导改变大众媒介所有权,建立一种民主的传播体制.  相似文献   

18.
文学传播学的理论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传播学是文学与传播学相互融合的交叉学科。文学及其流传历史悠久,而传播学自从产生至传入中国以来时间不长,但是传播学在中国呈现出逐年蓬勃发展的趋势。2007中国传播学论坛"和谐社会、公民社会与大众媒介"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张国良先生的主题发言中谈到传播学四大发展趋势,即取向理论化、领域多样化、方法规范化、视野国际化。从领域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而言,研究人类传播与实践的传  相似文献   

19.
一般认为, 美国传播教育在世界范围居领先地位。这与传播学起源于美国有关, 与二次大战后, 社会科学在美国有更大的发展有关, 与大众媒介的新兴有关。美国传播教育的历史有两条基本线索: 一条是修辞学教育的传统; 另一条是新闻学或大众传播学教育。本文主要以美国印地安那大学传播与文化系的传播教学为例, 介绍和考察了该系主要的教学内容、特点、教学方式及教学管理。  相似文献   

20.
正"媒介即信息",这个由西方传播学巨匠麦克卢汉提出的惊世骇俗的观点,在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发达的今天,越发显出其强大的生命力。他认为,媒介承载的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媒介对个体与社会的影响源于一种新的尺度的产生。例如他通过分析精神病学家J.C.加罗瑟斯的《非洲人的精神健康与病变》一书,指出"从西方输入的技术力量如何在偏远的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