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0年1月28日至31日,"人文中国"纪录片论坛暨2008-2009中国电视纪录片盛典在云南腾冲隆重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视协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和云南电视台联合主办.来自中国视协、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文化厅的有关领导,以及来自中央电视台、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五洲传播中心、中国教育电视台、上海广播电视总台、北京电视台、Discovery亚洲电视网等全国各级影视机构与节目制作发行公司的负责人、著名制片人、著名编导和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共近两百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相似文献   

2.
2008年北京奥运会官方纪录片的创作建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由于中国从奥运会参赛国变成了奥运会举办国,这一身份的变化使得中国人第一次有机会从事国际奥委会官方纪录片的制作。在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筹备工作后,2007年5月北京奥运会官方纪录片最终交由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  相似文献   

3.
曾几何时,“新闻纪录片”一度被人冷落,以致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已划归中央电视台领导(见之于4月29日《解放日报》娱乐版)。但近来上海电视台开辟的“纪录片编辑室”颇受人欢迎,几乎每集都带有  相似文献   

4.
近十年来,电视记录片以其原汁原味的生活化和真实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电视观众的注意。其实,电视纪录片来源于电影纪录片,而电影纪录片是与电影故事片相对立的。形象地说,纪录片就是对现实生活的“现场直播”。“纪录”一词documentary的词根就是档案纪录。  相似文献   

5.
《视听界》2012,(6):131
南京电影制片厂于1958年建厂。成立之初,南影厂主要担任江苏地区新闻、纪录片的摄制工作。50多年来,共拍摄电影故事片50多部、电视剧82部302集以及纪录片、新闻片、动画片342本。其中优秀作品如:《蓝盾保险箱》、《屠城血证》、《豆蔻年华》、《草房子》、《警察有约》等,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获得了国内、国际众多奖项。在电影、电视纪录片方面,南影厂代表作有:电影纪录片《小平您好》、《百年光影》、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任何一部电影大片除了剧情和后期制作之外,导演执导镜头的艺术也是决定电影能够被观众认可的关键。近年来,随着,电视纪录片这一节目形态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把电视纪录片归结为自然人文的原生态,即原汁原味。本文旨在探讨在电视纪录片的拍摄中,如何借鉴电影的拍摄手法,融入电影意识,使纪录片达到艺术和生活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7.
色彩是电影艺术的重要构成部分,但对于及时性影像创作的电视纪录片来说,色彩同样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色彩增加了电视纪录片的视觉美感,赋予电视纪录片更多象征性内涵,同时对电视纪录片的结构和节奏起了整体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试论电视纪录片纪实风格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纪录片是指纪录型的电视专题报道类节目,是以摄像或摄影手段,对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事件等作比较系统完整的纪实报道,并给人以一定的审美享受的电视作品。我国电视纪录片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传统的电影纪录片纪实风格的基础上,当今正朝着透视时代主流与“热点”、贴近社会生活、注意“自然纪录”与选择“原生态材料”、注意跟踪追随拍摄与讲究情节展开等方面发展。 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前身是电影纪录片。现今四五十岁的人都不会忘记,在本世纪五六十年代看电影,放映故事片之前常常会先放5—10分钟《新闻简报》、《祖国新貌》,其中大部分出自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可以这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电视纪录片的观赏性,我们可以参考一些电影或电视剧的叙事手法,加强纪录片的“故事性“。本文结合纪录片的实际拍摄过程.阐述了纪录片的“故事化”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字影像技术的进步,影像创作手法的不断更新,涌现出一批像《故宫》《河西走廊》《敦煌》《外滩》《冈仁波齐》等制作精良意义深刻的优秀纪录片作品,它们都在保证纪录片特有的纪实属性基础上,融入了电影化的影像品质和戏剧化的故事结构。本文通过对当今电视纪录片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电影生产模式、视听语言和叙事结构的案例分析,探讨新时期我国电视纪录片的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1.
基于融媒体时代下,电视纪录片的影响力正在逐渐扩大,当下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纪录片传播渠道和受众群体不断变化。基于此,本文介绍了电视纪录片的拍摄技巧,并浅析电视纪录片拍摄中电影拍摄手法的应用、纪录片在网络环境下的运用,以期提高电视纪录片拍摄质量,为大众提供更优秀的纪录片作品。  相似文献   

12.
<正>1970年代,美国环球电影公司将该公司1929年—1967年间拍摄的新闻纪录片捐献给了美国国家档案馆。这些新闻电影记录了从舞蹈比赛到尿布德比,从时尚的帽子到时尚人士等远离英雄人物的普通人的生活,那些已经年长的美国人,也可坐在摇椅上藉此追忆他们的少年时光。而作为进入公共领域的电影卡当案,这些影片还成为历史学家、电影学者的宝贵资源。环球电影公司曾是美同五大新闻电影片商之一,它还经营电影院,从1929年起,该公司每周出品两部纪录片,每部都讲述一些短故事,连同故  相似文献   

13.
吴宇华 《视听界》2006,(1):93-95
中国电视纪录片脱胎于电影纪录片,发轫于中国电视开播之时,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但在电视艺领域内,这类体裁的应用较少且成就不大,究其原因,是人们在重视纪录片真实性的基础上,落入了盲目追求纯客观记录,反对任何艺术形式参与的自然主义的窠臼。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纪录片作品已不局限于在电视和电影媒介播出,新媒体平台成为重要的纪录片播出阵地.本文以新媒体时代为背景,从这一崭新的媒介下受众的欣赏习惯与媒介传播规律出发,来探讨纪录片的发展现状,同时以优秀新媒体纪录片《遇见你》为例,来分析新媒体纪录片的特征,并指出新媒体纪录片与互联网思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严格地说纪录片的历史始于1895年法国卢埃尔兄弟发明电影之时,百多年来,从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到格里尔逊的“宜导式”风格,从伊文思的“诗化纪录片”到怀斯曼的“直接电影”,纪录片一直蜿蜒曲拆地发展着,不愠不火地生存着。但本文所讨论的纪录片,只是最近十几年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史,希望能从中摸索规律,领悟本质,探求纪录片的路究竟该怎样走?纪录片在中国电视界的起源标志,目前似乎已有公论,那就是中央电视台摄制的系列节目《望长城》。记得九十年代初刚刚看到这部片子时,我们顿觉耳目一新,原来电视…  相似文献   

16.
江泓 《声屏世界》2004,(8):24-25
我国电视近20多年来迅猛发展,各种娱乐节目层出不穷,节目发展与世界基本同步,但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却相对滞后。电视纪录片的现状决定了中国电视纪录片人必须奋起直追,有必要从电影,尤其是从迅猛发展的世界纪录片中吸取营养,以提高自身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7.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而电影纪录片从产生到现在逐渐走上屏幕则是把创作者的主观意图与事件本身的客观真实进一步融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我国从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纪录电影发展至二十一世纪面向市场的商业性电视纪录片,已经蹒跚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路程.纪录片的本体和外界环境都已产生诸多变化,而纪录片真实的本质属性却始终如一的传承.本文将探讨在纪录片市场化日趋成熟的今天,纪录片表现真实性的方式和方法.使其在不丢失“本真”自我的同时,又能顺应商业市场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9.
可能与这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关,电视发展到今天也变得越来越浮躁。打开电视,浮现眼前的是争奇斗妍的娱乐节目、板块节目,它们占据着各自电视台的黄金时段。偶尔能看到一些发人深省的纪录片也是在寂静的深夜,可能这种时间安排也是煞费苦心的,只有在这寂静的夜里人们才能静下心来思考,这正是纪录片的魅力所在。然而作为一名纪录片的创作者不免有一些悲哀,纪录片真的只能生存在这边缘时刻吗?纪录片能够走到今天的确很不容易,应该说它是目前电视领域最纯粹沿用电影起源形态的作品,同时也是最具创新精神和实验精神的手段。这样讲是因为…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的电影电视产业发展迅速,各种纪录片的题材也更加丰富,在新媒体环境下,要求对纪录片创作的技术进行改进,将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数字技术等引入到纪录片创作之中,本文就针对新媒体环境下纪录片的创作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