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专利时序数据预测技术机会的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方法,并以1977年1月—2014年6月半导体行业专利时序数据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半导体行业专利授权数量处于上升状态与下降状态的交替频率较高,且专利授权数量处于上升状态的持续期明显弱于专利授权数量处于下降状态的持续期:专利授权数量处于上升状态的平均持续期约为4.167个月,专利授权数量处于下降状态的平均持续期约为13.699个月。与以往研究相比,本文提出的马尔科夫区制转换(MRS)方法可以更准确地预测某个特定领域出现技术机会的时间窗口。  相似文献   

2.
本文剖析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GVC)重构对发展中国家价值链分布的影响机理,并基于2000—2014年世界制造业投入产出数据,度量附加值口径下GVC重构的发生状况,实证检验GVC重构对中国制造业价值链分布的具体影响。研究表明,不同制造行业的GVC重构特征与整体表现出的扩张—收缩—再扩张趋势不尽相同,部分行业呈现持续收缩或持续扩张的特征。根据在发达国家、本国内部、发展中国家三类经济体中的价值链条分布特征差异,可将中国18个制造行业分为"双向挤压型""强劲生长型""GVC主导型""国际产能合作型"四类。依据在GVC重构中的不同表现,本文提出中国各类制造行业的转型升级路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国有和非国有部门的自主创新效率变化和分解,并按所有制结构分组检验FDI质量特征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高技术产业非国有企业自主创新效率增速显著快于国有且增长源泉存在显著差异。非国有自主创新变化主要源于技术进步率和要素配置效率的快速增长,国有部门主要源于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提升。(2)FDI质量特征和所有制结构会直接影响FDI对高技术产业技术溢出的程度甚至方向。外资技术含量、盈利能力有利于FDI对自主创新的正向溢出,平均规模不利于FDI对自主创新的溢出,但是这种影响仅仅表现为对国有企业的促进或限制,非国有企业并没有受到影响。FDI本地化程度是唯一对非国有企业产生显著正向溢出的外资质量特征。(3)外资数量与质量特征之间的交互作用在不同部门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冗余资源在企业战略变化过程中既可能呈现积极动因角色,也可能呈现消极效应角色;而战略变化路径是两种角色交替出现的主要动力.基于业务战略竞争维度的变化方式,提出通过两阶段假设来分析、验证战略变化路径形式同冗余资源角色表现之间的关系,即"竞争维度数量变化同冗余资源角色表现之间关系"的基本假设和"具体路径形式同冗余资源角色表现之间关系"的细分假设.数据分析表明,如果企业战略变化单纯表现为竞争维度收缩,则冗余资源突出表现为效应角色;如果企业战略变化表现为在原竞争维度基础上的竞争基点扩张,则冗余资源突出表现为动因角色;如果企业战略变化表现为竞争基点总体收缩,同时伴随新竞争维度引进,则冗余资源同时表现为两种角色,但效应角色更突出.  相似文献   

5.
以驱动机制作为桥梁,建立FDI→驱动→区域创新系统演化这一研究框架。根据FDI的自身特点,从嵌入路径、技术扩散路径、集聚衍生路径、适应性竞争路径、多主体耦合路径、资源配置调节路径六个维度构建FDI对区域创新系统演化的驱动路径结构方程模型,以2008—2011年27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为研究对象,对假设驱动路径进行实证检验并进一步做路径修正,最后得到FDI对区域创新系统演化的7条驱动路径,为FDI有效推进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提供了有力的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6.
用实证的方法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FDI)流入与中国外贸总量及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探讨了FDI在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1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及控制的必要引起开裂的变形主要是收缩,影响最大的早期收缩如下:干缩:停止养护后,环境相对湿度低于100%,混凝土干缩即开始;在干燥的空气中,收缩会持续进行,甚至在28年后仍能观察到一些变化。对于普通混凝土,28天收缩约40%,3个月收缩60%左右,180天收缩约70%,1年收缩平均75%,完全收缩的时间可长达20年。  相似文献   

8.
FDI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在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的今天,中国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我们有必要对FDI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政策支持。因此,笔者对研究FDI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与期刊进行了总结,作如下的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9.
引资动机、外资特征与我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追求极度压缩过程并迅速显示结果的引资动机导致中国高技术产业FDI的质量普遍偏低.本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法生产率模型测算中国高技术产业总体、内资和外资部门的创新效率及拆分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变化得到:我国内资部门的技术进步增长率较低.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验证不同质量特征的FDI对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效率的影响得到:低技术数量扩张特征的FDI,通过模仿与竞争渠道对内资部门的长期技术进步效率增长率显著负向影响;高技术知识密集型特征的FDI,无论通过人力资本流动、还是R&D投入的渠道对内资部门长、短期自主创新效率均不产生显著影响;显著正向影响内资部门长期技术进步效率变化的是内资部门的人力资本水平、金融支持水平和行业的出口导向、创新特征.因此,提高我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效率的根本途径是强化内资部门的人力资本积累、开发和完善自主创新的内在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0.
《软科学》2018,(5):1-4
基于2001~2015年中国31个省份FDI与经济增长和就业的样本数据,采用LMDI分解模型对FDI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动态驱动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FDI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变动总效应分解后的活动效应、结构效应和效率效应呈显著差异性特征,即FDI的活动效应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变动的总效应贡献最大,整体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是造成总效应显著为正的主要原因;FDI的结构效应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变动的总效应贡献不够显著且呈微弱的非显性正相关关系,地区投向结构不尽合理现象依旧凸显;FDI的效率效应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变动的总效应贡献显著为负,多数省份仍处于外资低效率利用状态。  相似文献   

11.
FDI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在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的今天,中国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我们有必要对FDI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政策支持.因此,笔者对研究FDI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与期刊进行了总结,作如下的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际产业分工的不断深化,以跨国公司FDI集群为特征的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在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逐渐显示出其重要性.分析了全球竞争条件下跨国公司FDI参与的集群分类,以及FDI生产型知识集群的特征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可能隐藏的风险表现,指出我国现阶段FDI集群发展的任务不应是继续打造单纯追求低成本的集群,而是应该转变引资战略,孵育创新型集群,并探讨了集群升级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电子政务与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政策的透明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电子政务的发展与外商直接投资(FDI)政策透明度的关系。阐述了中国发展电子政务的经济目标,分析了吸引FDI的决定因素,论述了通过电子政务的建设提高行政效率,进而提高FDI政策透明度。通过对中国几个城市电子政务应用的分析,总结了电子政务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考虑异质性影响和消除内生性问题,应用工具变量分位数回归法(IVQR)实证分析在吸收能力和金融市场的推动下FDI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吸收能力的提高吸引了FDI,而地区受益于FDI的技术溢出,会促进经济增长;在经济增长率低和经济增长率高的地区形成了俱乐部收敛特征;经济增长率低的地区金融市场推动了FDI溢出,而在经济增长率高的地区金融市场阻碍了FDI溢出.  相似文献   

15.
运用1995—2012年的统计数据,采用IPCC(2006)测算方法估计江西省能源碳排放总量,通过构建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指数模型实证分析江西省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存在不稳定的脱钩状态,强脱钩、弱脱钩、扩张负脱钩等状态交替出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江西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状态变化的原因并对江西发展低碳经济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周臻  陈浩  王磊 《资源科学》2024,(2):321-335
【目的】收缩型中小城市普遍存在人口收缩-建设用地扩张的矛盾现象,解析建设用地供应动态特征是深入理解其机理的基础。【方法】使用中国土地市场网交易数据,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模型遴选对照城市,解析71个收缩型中小城市样本相对于增长型中小城市样本的建设用地供应动态特征(组间差异);基于系统聚类分析,探讨收缩型中小城市建设用地供应的差异特征(组内差异);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组间和组内供地差异形成的关键主导因素。【结果】(1)相比对照城市,收缩型中小城市建设用地供应特征为规模降低,价格增长明显放缓,以划拨等非市场化方式供地的比重、交通和公共设施等非经营性和非产业供地比重有较快扩大的趋势。其中,东北地区还表现为供地规模较大但价格普遍较低的区域性特征。(2)依据建设用地供应特征,71个收缩型中小城市样本可降维并归纳为“低水平供给型”“供给退化型”“弱增长供给型”3种类型。其中,“低水平供给型”城市多为传统农业型城市,建设用地市场发育程度较低;“供给退化型”城市多为重工业衰退城市,建设用地市场呈衰退态势;“弱增长供给型”城市多为增长区域内的人口外流城市,建设用地市场稳定发展但存在衰退风险。(3)组...  相似文献   

17.
构建开放条件下三部门内生技术进步的理论模型,发现伴随产业集聚度增加,FDI技术溢出效应呈现倒U型变化特征。利用2003—2011年中国制造业20个产业数据和系统GMM回归方法实证验证了该理论结论,结果表明:产业集聚通过规模经济效应和市场竞争效应促进了FDI技术溢出,而通过劳动力禀赋和研发投入水平增长对技术溢出促进作用相对较小。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不同集聚度产业FDI技术溢出的不同途径。  相似文献   

18.
长三角地区凭借资源和政策优势承接FDI获得了比较优势,实现了工艺升级和产品升级,但却无法实现功能升级,且陷入跨国企业的低端锁定状态。鉴于此,长三角地区应有序地从制造业承接转向新兴产业的集聚,以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昆山市为例,探讨了长三角地区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发展阶段与特征,分析了长三角从制造业承接向新兴产业转型的变迁动力与变迁机会,并提出了长三角从承接制造业向新兴产业转型的变迁路径,诸如高新技术化路径、新兴产业配套路径、有序退出淘汰路径、科教资源产业化路径。  相似文献   

19.
石沛  蒲勇健 《软科学》2011,25(12):37-40
通过构建省级面板数据模型、采用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研究了中国省级政府规模的决定因素,并验证了相关假说。结果表明:(1)贸易和FDI的开放程度会抑制政府的扩张,省级公共部门具有规模经济特性;(2)Wagner法则在中国并不适用;(3)支出分权和收入分权有助于中国政府的扩张,而垂直不平衡度的影响不显著;(4)没有证据支持少数民族人口密度、总抚养率或失业率对政府规模存在正效应的猜想。  相似文献   

20.
本文风场资料选取了1981年~2000年欧洲中心ERA40资料的10m月平均风场和全国753个台站观测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夏季各月(6、7、8月)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按逐日降水R_d等级分为大于25mm小于50mm(大雨)、大于50mm小于100mm(暴雨)两个日雨量级别,分别计算42站大雨(25mmR_d50mm)、暴雨(50mmR_d100mm)6月、7月、8月年平均日数。对10m月平均风场进行向量经验正交(EOF)分解,研究10m月平均风场第一特征向量、第二特征向量的时空变化及其与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