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一单元的教学核心点是:使用语言要注意有的放矢和讲究分寸。这个教学核心点是综合了“单元教学要求”和两篇讲读课的“课文学习重点”以及两篇自读课的“自读提示”概括出来的。这一教学核心点在各篇讲读课文中的特点分别是:  相似文献   

2.
一单元标体设想 (一)教学目标及设想本单元由五篇说明文组成。说明文的教学要求,《大纲》对初二年级的具体要求是“理解文章的内容,了解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体会语言的准确性”,那么初三年级就要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与初二年级的说明文内容比较,本单元课文的说明对象由具体的事物转向抽象的事理,由抓事物的特征转向抓事物的规律;说明的方法更加多样化,还突出了说明与议论相结合。因此在这个单元关于“理解说明方法”的教学要求的实施中,应在第四册的“理解各种说明事物的方法”的基础上,加深理解,显示出梯度。本单元,除继续学习说明  相似文献   

3.
通过本单元学习,应着重提高综合阅读能力。本单元四篇课文中,三篇都是说明文,它们以介绍知识为主,主要运用说明这一表达方式。《我的“长生果”》是一篇散文,语言具有文学性。我们要认真理解这篇课文的内容,重点思考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是如何安排结构层次的,理出作者的思路。在自学三篇说明文时,可运用说明文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4.
一.单元整体设想本单元是说明文单元,包括三篇课文:《语言的演变》是从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语汇和语法)来说明古今语言的发展变化的;《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书目》是说明书目的性质、形式、内容、作用、种类和使用的;《我国古代的车马》是介绍我国古代的车马情况,着重说明古代车马的结构和用途的。学习这三篇课文的单元教学要求是: 1.说明文的语言; 2.说明文阅读、写作综合训练; 3.修改文章:综合修改。  相似文献   

5.
陈张燕 《教书育人》2014,(12):67-68
《麇鹿》是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它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如果在教学时仅从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着手,学生能条理清晰地理解课文内容,但是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在教学本文时,笔者结合文章体裁的特点,尝试从“故事味”、“文学味”、“神秘味”三个角度人手,引导学生探究性地学习课文。  相似文献   

6.
《人类的出现》是一篇说明文。它所说明的是人类出现的过程。关于从猿到人的知识,学生在初中政治课中已学过,初读课文时他们觉得内容熟悉,一读就懂。但教者如果也囿于这种认识,讲读时仅仅讲讲对比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的准确性,那可就“大材小用”了。这一课是一篇思路缜密、结构严整的说明文,教学时应该着意指导学生从剖析结构入手,学习周密地思考与选材,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单元突破口 第六单元为说明文单元,本单元学习重点是学习说明文的结构和语言。几篇课文在语言上都有准确、生动、形象的共同特点。故事单元的教育突破口应为“总分结构中总说与分说的一致性。” 总说分说是说明事物文章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本单元课文都采用了总分结构。对于此结构中总说的理解一般为概括全文内容的段落,位置多在开头或结尾(结尾总说多为总结全文)。开头的总说段即为下文分项说明的依据,段中大多都有关键性的最能概括分说内容的一句话。而教师  相似文献   

8.
初中语文第六册第三单元共五篇课文,六篇文章,其中一篇讲读课文是《人类的语言》;两篇课内自读课文是《晋祠》和《从宜宾到重庆》;另外两篇课文三篇文章则是课外自读:《说明文二篇》中的《月亮》——地球的妻子,姐妹,还是女儿》、《美洲“彩蝶王”》及《听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是说明文单元,两篇讲读课:《向沙漠进军》、《死海不死》;两篇课内自读课:《庄稼的朋友和敌人》、《珊瑚岛》;一篇课外自读课:《洲际导弹自述》。其中讲读课文集中体现了单元教学的要求,是重点。 说明文的学习,总的要求应是把握好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和说明的语言。本单元的具体要求是: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继续学习说明的方法和顺序。 通观全单元,我们可以从如下几方面抓住要点,进行备课。 (一)抓住事物的特征及其内在联系,有条理地说明事物。  相似文献   

10.
一单元整体设想 (一)教学目标 1.将近、现代史教育,渗透于有关课文的教学之中。 2.本单元是学生进入中学后,接触的第一个说明文单元,通过本单元教学,使学生对说明文的特点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3.了解阅读、分析说明文的基本方法,学习写说明文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二)教学重点 1.抓住特征说明事物。这是阅读、写作说明文时应把握的最基本要求。本单元有五篇课文,被介绍事物各具特色,内容丰富,因而介绍时必须对材料有所取舍,这便取决于作者的写作意图;但在介绍时由于作者抓住了事物特征,因而又客观地反映了它的基本面貌或本质属性,对此应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理解。  相似文献   

11.
本单元的教学核心点是:理解并掌握口头表达类文稿的特点——根据特定场合确定说话内容和选择恰当语言。它是根据单元教学的三个要求和两篇教读课文共六个学习重点概括出来的。这与“单元提示”中说“着重训练听和说的能力”一致,只有理解了口语类文稿特点才更有利于训练听和说。 这一核心点在《最后一次讲演》的具体特点是 一、根据会议特定内容和到会人员有针对性地发表讲话。《讲演》的背景是昆明召开追悼被  相似文献   

12.
本单元三篇课文都是议论文,就文体教学要求而言,教学中应该抓住议论文的三个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引导学生分析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但是,根据教材的编排系列和本单元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地位,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应该是学习议论文准确、鲜明、概括、生动的语言特点和多种论证方法的综合运用。 议论文的语言以严谨、缜密而有别于其它文体,它所论之“理”大都较抽象,它必须借助准确、鲜明、慨括、生动的语言,把丰富的思想内容表达出来。本单元两篇讲读课文思想深刻,语言极富特点。鲁迅先生的《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中比喻的生动形象、  相似文献   

13.
一.单元整体设想 (一)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1.理解文艺性说明文的特点。 2.学习说明的方法。 (二)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文艺性说明文的特点。 (三)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有两类:一类是说明文的阅读知识,如文艺性说明文如何深入浅出地说明事物,解说词、科普作品的特点等.另一类是课文所涉及的  相似文献   

14.
这一单元的教学核心点是:理解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这个教学核心点,是综合了两个“单元教学要求”和三篇讲读课七个“课文学习重点”概括出来的。这一教学核心点在各个讲读课文中的特点分別是—— 一、在场面描写后,用议论句点化。这是讲读课《挥手之间》“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特点。这篇课文用议论句“点化”的具体做法是: 1.用“毛主席要从延安同志修建的飞机场上动身到斗争的最前线去”点化“一块块按直线铺平,放稳,砸结实”。处在两种命运、两个前途决定胜败的斗争的严重时刻,我们的团结坚如磬石。 2.用“这像是表明一种思索的过程,作出了断然的决  相似文献   

15.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属复杂说明文。文章篇幅长,容量大,知识面广,但又都有各自的侧重点。教学中只有突出重点,才能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从写法上来讲,三篇都是典范的说明文,在结构的安排和说明方法的运用上,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根据这些特点,在设计本单元教学过程的时候,可以考虑按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应熟悉各篇课文说明的主要内容。第一篇,在全面了解语音、语汇和语法演变的前提下,重点应放在词义的变化上。为了加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古今词义变化的例子加以说明。第二篇,主要了解什么是“书目”,特别是现代“书目”,  相似文献   

16.
本单元四篇课文:《地球是圆的吗》、《看云识天气》、《苏州园林》、《核舟记》。本单元是本册书的第三个纯说明文单元。学生们对说明文的结构、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说明文的语言特点都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教学本单元时,教师可从单元教学重点出发,对整个单元宏观掌握,引导学生对四篇课文进行联篇比较阅读,找出它们在说明文文体特征几个方面的异同点,从而巩固所学的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相似文献   

17.
本单元的教学核心点是:学习驳论文的结构方式和反驳方法。 反驳的技法有多种,常用直驳法、反证法、归谬法等。由于“驳”中有“立”,所以还常常综合运用引证、例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这些章法和技法的运用,在各篇课文中又呈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一.单元教学整体设想 (一)单元教学目标 1.掌握积累生字生词。 2.理解本单元各篇所介绍的科学知识。 3.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学习说明的有关方法。 5.理解说明的顺序的作用。 6.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说明的重要性。 7.掌握说明文的文体特点。 (二)单元教学重点 1.说明的方法。 2.说明的层次。 3.说明文的特点。 (三)单元教学难点 1.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 2.说明的顺序。 (四)单元需落实的全部知识点 1.本单元各课中的疑难字词。 2.围绕中心有条理的说明事物。 3.语言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说明文就说明对象而言,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说明事物的特点;二是阐明事理。初中《语文》第六册第二单元入选的三篇范文均属后者。 怎样阅读事理说明文呢?我们应该掌握其规律,学会其方法。下面我们即以《人类的语言》一文为例进行解说。 第一,要明事理。即明确该文究竟说明的是什么事理。  相似文献   

20.
(一)辨析异同,梳理说明顺序 说明文是一种重要的实用文体,在普及科技知识、交流科技信息等方面的独特功用愈来愈为人们所重视。因此,说明文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在语文学科教学中,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一项重要任务。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属科普说明文,它们或介绍一门新兴学科,或阐述某种规律,或介绍某一自然现象,门类不一,各具特色。要说明这些“内部组织”复杂的对象,光凭“抓住特征”这一点还不够,还必须选择合理的说明顺序。“言而无序”,自然是一团乱麻。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就在于引导学生掌握梳理和安排说明顺序的方法,即具备“读”说明文就能梳清说明顺序、“写”说明文能较合理地安排说明顺序的能力。在教学中,可通过比较辨析,使学生认清每篇课文所采用的说明顺序的类型及如此安排说明顺序的优势(如何既考虑了说明对象的特征,又顾及符合读者的认识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