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图法》同类书排列法杂谈邓福泉(抚顺石油学院)图书经分类以后,还必须对同类的不同著作做进一步区分,使同类书个别化,才能做到依号排架,按号取书。区分同类书的方法是在分类号后附加书次号。目前在图书界使用最为普遍的书次号当属著者号和种次号,也有个别图书馆...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中外文图书的索书号,一般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文别号,说明该种图书属于哪种文别系统;其二是分类号,说明该书归属于《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哪一类目;其三是著者号,说明该书著者的某些属性。而中文图书,因为文种已定,因此它的索书号只有两项内容:第一项是分类号,其作用与上述所叙的相同。第二项是书次号。所谓书次号,就是同类图书的排列号。在我国,目前各图书馆在书次号问题上还没有取得统一步调,各馆所采用的方法各异,使用较多的有下列两种:  相似文献   

3.
同类目的多种著作用什么方法来组织编排,国内主要是用著者号和种次号,这两种书次号可以使同类目的图书个别化,但不能体现学科发展的系统性。而用年月日作书次号,可以使同时间的著作集中,基本上体现本类目科学的发展阶段而接近学科的系统性。同时,年月号还有以下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图书分类法注释中规定书次号问题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我国常用图书分类法的类目注释中有关书次号的各种规定,认为由此造成书次号的混乱,不利于索书号的标准化和统一化。提出分类法不宜代庖涉及书次号问题,更不宜在同一分类法中规定不同的书次号。  相似文献   

5.
王庚梅 《中国出版》2012,(11):30-30
书号亦即图书标识符,是用来标识图书,以便于图书的检索、流通、统计以及管理的符号。我国目前使用的图书标识符主要是中国标准书号和全国统一书号。我国从1956年开始实施全国统一书号,是世界上最早开始使用图书标识符的国家。全国统一书号是由分类号、出版社号和此书在该社出版时的种次号三部分组成的。具体结构为:分类号·出版社号·种次号。分类号是指图书的学科分类,出版社号是出版行政管理部门为每一个出版单位分配的由数字组成的唯一的代码,种次号是指同一出版社、同一类别的书。  相似文献   

6.
机读目录环境下的书次号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书次号是排检同类图书的顺序号码。它使同类图书个别化,次第化,是图书分类的延续。在手检目录里,书次号是组织分类目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分类号完全相同的款目,采用不同的书次号组织目录,就可得到不同的排检效果。据不完全统计,关于书次号的编制方法共有7类25种之多。由于书次号的种类繁多,而且至今为止,我国还没有一个比较理想的大家公认的书次号,所以,尽管分类法逐渐趋向统一,但各馆所采用的书次号仍然不尽相同,分类目录很难得到统一,书次号的标准化和统一问题作为文献工作标准化的重要一环,一度成为图书馆界讨论的热点。近年来,随着图书馆自动化的实现,资源共享逐步成为可能,标准化书目数据库的建设(图书馆实现网络化最基本的要求)摆到了议事日程,于是,用作排检同类图书的书次号的标准化和  相似文献   

7.
书号亦即图书标识符,是用来标识图书,以便于图书的检索、流通、统计以及管理的符号。我国目前使用的图书标识符主要是中国标准书号和全国统一书号。我国从1956年开始实施全国统一书号,是世界上最早开始使用图书标识符的国家。全国统一书号是由分类号、出版社号和此书在该社出版时的种次号三部分组成的。具体结构为:分类号·出版社号·种次号。分类号是指图书的学科分类,出版社号是出版行政管理部门为每一个出版单位分配的由数字组成的唯一的代码,种次号是指同一出版社、同一类别的书,按发  相似文献   

8.
分类是图书馆揭示藏书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标准化是至关重要的。一般的图书主题单一,学科明确,容易在分类法上找到恰当的类目。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图书难以确定其主要类目,可以归入这一类,又可以归入那一类。在这种情况下,再加上分类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看问题的角度不一定相同,极易造成同类图书分散在几个地方,多主题图书即如此。  相似文献   

9.
图书开架管理给读者带来了方便,但是,在管理上要想保持长时间不乱架却是个问题。一个具有数万册或几十万册图书的中型图书馆,要全面整理一次分类排架的图书是很浪费时间的事。从前,我馆曾用不同颜色的标签来区分各大类图书。书的厚薄不同,薄书标签上的类号不全露在书脊上,查对数万册书,是件很重的工作。读者对同一颜色标签的书(一个大类),有时也会随意地放错(小类目的书就易插乱)。  相似文献   

10.
书次号对集中编目与标准化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本文对统一的书次号有利于集中编目与标准化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文章认为,阻碍集中编目及其标准化的关键问题是各馆的分类号不能取得一致,而在此基础上去谈书次号的统一没有实际意义。文章还通过分析统一的书次号对图书藏用双方的作用后认为,集中编目时无需编入书次号。  相似文献   

11.
类目空号的预留李锡初(广西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动态的。它的动态性表现之一是新类目不断地增加,同时,一些类目被删除,吐故纳新。每一类目都是配以相应的类号。类目变动,不可避免地会引起类号的变动。采取一些编号技术,目的在于使类号能保持相对的稳定,即使是类目...  相似文献   

12.
我馆根据《中图法》三版进行的图书改编工作,采用部分改编的方式,即对需改编图书的分类目录包括公务、读者分类目录和排架目录根据三版重新分类,加目录分类号(三版新分类号)后加以改组(排架目录仍按原号排列),藏书排架原则上不动,只对个别过去的跨大类归类错误和重号等问题加以纠正。改编根据我院的专业性质和任务分步进行。先重点改编作为学院专业的D9法律类藏书,然后再改社会科学其他大类。自然科学方面的藏书因收藏较少,原分类较粗而尽可能少动,不动,放在最后。改编的范围限于:A、原有类目类号改变;B、三版新立、列类目,原编图书不在其  相似文献   

13.
索书号决定了图书排架方式,是科学管理图书的重要方法之一。编制是否合理,对提高藏书利用率关系较大。我国各类型图书馆的外文图书排架,多采用分类排架方式,由分类号和书次号组成索书号。但有的图书馆的索书号不完善,忽视了图书版次(?)卷次的揭示,缺  相似文献   

14.
双色索书号     
所谓双色索书号,就是把索书号的二个组成部分——分类号与书次号分别用二种不同颜色标记。目前,我馆新编书标、目录卡上的索书号,均由红色的分类号和黑色的书次号组合而成。分类号,由相应的五号(或四号)对开字母铅字(可去印刷厂购置)依次排列后,用橡皮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公开发行的各类书籍的封底都印有图书的书号。制定统一书号是根据我国图书出版发行的实际情况,为提高出版、发行统计工作的质量,便于书店门市部的图书分类陈列而实行的。目前,我国现行的统一书号,由图书分类号、出版社代号和图书序号三部分按顺序组成(社号与序号之间加圆点)。以《毛泽东书信选集》的统一书号“1001·1243”为例:其中“1”是该书分类号,即马列、毛泽东著作类;“001”是出版社号,即人民出版社的代号;“1243”是该书的序号。图书分类号是图书按知识部门分类的代号。共有17类和17个代号:1——马列著作、毛泽东著作;2——哲  相似文献   

16.
我们黑河卫校图书馆是1976年建立的,为了使图书馆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我们对进馆的图书资料在分类与管理方面,不断进行更新。就图书分类号的标记上,开始是在书背面的右上角盖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印章,在印章里面写上本册图书的分类号。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因上架图书的分类号相互被掩盖,在查找和取书时太困难。后来改用在书脊下方贴书标,写上分类号。又经过几年的实践,因书标易破损墨水易退色,使分类号常看不清或看不到。图书上架和取书也有困难。从1985年开始,对馆藏图书和新进图书使用了新的分类标记方法《书脊油漆分类号》。它的方法是在书脊右下方距底2厘米处,用白油漆往上刷一  相似文献   

17.
类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事物的集合,即为类。图书分类中的类,又称作类目,是指具有共同属性的一组图书,是组成图书分类表的基本单元。类目包括类名、类号和注释三个部分。从检索意义上讲,一个类也就是一个主题。类名表示类目名称的概念叫做类  相似文献   

18.
一书的续编、补编、译本、考证、校勘、评论、研究、解说、注释、札记、学习、习题及其解答、附件等等,对原书而言,统称副编书,原书称正编书。副编书与正编书合订,正副编书的分类号、书次号及辅助区分号均相同。独立成册的副编书又如何归类呢?对于这个问题,图书馆学界的意见是一致的,即“一般均随原书归类”。但据我调查,对于怎样“随原书归类”,实际上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和做法,从而产生出两种不同的结果,孰优孰劣,值得进行对比研究。一种意见认为,副编书“随原书归类”,就是用正编书的分类号作分类号,正副编书的“分类号应完全相同”,书次号相异。结果正副编书虽集中于一类,但  相似文献   

19.
书次号问题是我们从事图书分编工作人员天天碰到的一个重要问题。所谓书次号,就是同类图书的排列号。目前,各图书馆所采用的方法各不相同,使用较多的有下列两种:一种是以种次号作书次号。其主要缺点是同类书中的彼此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仅仅表示它的进馆先后次序而已而不反映其他意义。另一种是自己馆内编制著者号,以著者号作书次号。其主要缺点是必需查表才能得到著者号,工作起来不大方便。  相似文献   

20.
《中图法》五版作了较大幅度的修订,图书馆分编人员对其修改类目的熟悉程度决定了图书是否能改入到新类目中。文章就此对一些类目在CALIS系统中做了检索并分析,发现在2012~2013年间出版的图书还有很多没有及时地应用五版中图法新类号,这种情况应立即得到纠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