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读是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也是古诗词学习中的主要方法。学习古诗词,将读、品、悟结合,方能有大的收效。读而后通其意,品而后知其美,悟而后晓其情。  相似文献   

2.
阅读共情力作为人文关怀的重要方式,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古诗词教学可以采用“激、体、悟、透”四步教学法和“熏、浸、刺、提”四字文学主张相结合的策略:创境激情,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喜爱之情;读演体情,促进学生对古诗词的深层理解;善想悟情,引导学生创新学习方法;品象透情,推动学生深入领会古诗词的意境,助力阅读共情力的培养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小学生学习中国古诗词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在古诗词欣赏教学中采用正其音、明其义、品其韵、悟其境的诵读方法,能使学生更轻松地掌握中国古诗词的要义.  相似文献   

4.
在语言文字学习中,古诗词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要做到以读为本、读中品味、读书悟情。本文对通读、细读、精读、丰富学习形式、积累写作素材和创新写作手法等方面进行探究分析,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真正走进古诗词,感受古诗词的魅力,领略古诗词的美。  相似文献   

5.
在语言文字学习中,古诗词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要做到以读为本、读中品味、读书悟情.本文对通读、细读、精读、丰富学习形式、积累写作素材和创新写作手法等方面进行探究分析,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真正走进古诗词,感受古诗词的魅力,领略古诗词的美.  相似文献   

6.
<正>"语文"顾名思义就是言语与文字的组合,如何教好语文,就要从文章的读、语言文字的品、内容的悟来入手。以读为本,读中品、读中悟,通过"读品悟"的教学,让学生把书读懂、读活、读美,感受汉语文化的无穷魅力,故称之为语文教学中的"读品悟三部曲",即静读、静品、静悟三种学习状态。让学生在静读中自主学习;在静品中咀嚼词句;在静悟中表达感受,少些浮躁,少些花哨,务实而高效。  相似文献   

7.
古诗词教学要求的是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解释说明每句诗句的意思,会背会默写,这就成了我们古诗词教学的最终目标和完成的教学任务。以《渔歌子》教学心得为例,谈古诗词教学中尝试"读品悟延"四步教学,让学生领略诗的意境美、节奏美。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7,(22):59-60
古诗词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学习古诗词,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以读悟情、批文入境、知人论世、分析意象、对比鉴赏、驰骋想象等方法来引领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陈超君 《宁夏教育》2011,(12):59-59
在阅读教学的学法指导中,语文教师应着重抓住一读,二品,三悟,把学习的主动权和阅读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0.
谭慧 《成才之路》2011,(30):33-33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瑰宝,学习古诗词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古诗词教学呢?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读、解、画、练、悟五个方面谈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相似文献   

11.
马春梅 《广西教育》2010,(20):28-28
在新课标下,古诗词在教材中所占的比重有所增加,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使学生进入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非常值得探讨。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在教学中可让学生通过诵读、默读、品读这“三读法”来感知诗情、品悟诗情、领会诗境。  相似文献   

12.
课外阅读是联系课堂内外的纽带和桥梁,是语文学习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自读自悟则是学生自主阅读的钥匙。实践研究表明,让学生在老师的启发指导下,建立有效的课外阅读机制,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从而培养学生的自读自悟能力,并通过读中思、读中悟、读中品,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和主动参与的意识。  相似文献   

13.
对于文学作品,无庸置疑地要以读为本,但一味地读也不行,在读中应有所收获,在读中应完成“观品悟”的过程。如何完成呢?我把它总结为“从形式上观、在内容中品、往意境里悟”。  相似文献   

14.
阅读方法可分4级,即读、想、品、悟.(1)读,即明确阅读对象.掌握阅读步骤:读顺、读通、读熟.(2)想.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3)品.反复揣摩品味,品出词语之精美、体味句子意蕴、领会文章主旨.(4)悟.进入阅读的最高境界.以上四级,由浅入深,反映了阅读的规律,长期坚持,阅读能力定有提高.  相似文献   

15.
读赏古诗词有很多方法,笔者在读诗词中想诗、画诗、品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下面谈谈自己的体会。一、在读诗中想诗古诗词的特点是语言精练、含蓄,而传达的信息却非常丰富。它高度凝练了时间、情节、情感。我们读古诗词首先要对省略的部分加以想象扩充,使凝练的时空延展、情节生动、情感丰富,从而达到直观形象和重建意象。  相似文献   

16.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古诗词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鉴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应引导学生品真味、享趣味、悟情味,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同时也提高他们的诗学素养和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7.
古诗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选入教材的古诗词,都是历代名篇佳作,与现在的写作有很多相通之处,如果抓住古诗词“以言语创设意境、以意境表达意象”的本质特征,引导学生从“读、思、赏”到“悟、写、用”,将古诗词教学和写作教学整合起来,通过发掘古诗词中的语言训练点,揣摩、体味语言文字运用的方法和规律,为学生搭建交流、表达的平台,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18.
冯志刚 《甘肃教育》2013,(20):77-77
一、激情诵读。品味诗词的意境美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昭示了“读”的重要性。学习古诗词.更应通过读来领略其意境美。但在读古诗词时,不能只是机械地重复朗读,而应通过读达到品的目的。因此应掌握一定的方法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古诗词是极其重要的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古诗词教学肩负着让学生“厚植文化之根,增强文化自信”的光荣使命。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集中编排了10首古诗词,南华诗词会团队教师在学习任务群理念下,将古诗词诵读融入六年级学生的生活,开展读诗、赏诗、写诗、赠诗系列活动。本文以送别组诗课例为载体,透视课堂中以主题统整联读方式,通过聚焦意象、体味意境、感悟意蕴三大策略,品悟“送别文化”。通过读写互动、师生共创,寻求诗我合一。  相似文献   

20.
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一直是个难点,许多教师基本都采用"读——解——悟——品"的模式进行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尽管也有一些新的尝试或变革,如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利用网络开展自学,采用启发式讨论理解等,但大都是让学生对诗意进行适度讨论后迅速回归,统一认识,最后背诵。应该说这一模式还是比较符合学生学习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