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诗体。由于它对诗的字句、声韵、对仗等有严格的规定,而有别于唐以前的古体诗,所以后世叫它近体诗或今体诗。近体诗包括绝句、律诗和排律。其中又以律诗为代表。我们讲近体诗的格律,主要讲律诗的格律。弄懂了律诗的格律,绝句和排律的格律就迎刃而解了。因此,律诗的格律便自然成为教学的重点。 王力先生在《诗词格律》一书中,将律诗的特点概括为:  相似文献   

2.
律诗、五言律、七言律律诗,是我国古代诗体中按照声律(押韵、平仄)和字数的严格规定而写成的有一定格律的诗。旧体诗的分类有两种:一是按格律分;一是按字数分。按格律可以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种。大致说来,唐以前的诗叫古体诗,又叫古风、古诗,如汉魏六朝的诗,这种诗不象唐以后的诗那样讲究格律,形式比较自由。唐代以后产生的诗习惯上叫近体诗  相似文献   

3.
在没有讲诗的格律以前,先要把古体诗和近体诗的概念弄明白。唐朝以前,诗的格律,没有正式形成,当时的诗人写诗,除了诗句要求押韵以外,不受其他格律约束。这种不受格律制约的诗,包括先秦时期到两汉魏晋南北朝留传下来的诗歌,通称古体诗,简称古诗或古风。古体诗没有固定的形式,  相似文献   

4.
我们讲近体诗格律,主要讲律诗的格律。律诗是近体诗的代表,绝句是律诗的一半,排律是律诗的延长。懂得了律诗的格律,就懂得了近体诗的格律。律诗除句数固定(每首8句)、字数固定(五律40字,七律56字)外,主要特点有:(1)严格用韵,(2)讲究平仄,(3)要求对仗。律诗因这三方面格律很严,所以称为律诗。  相似文献   

5.
诗歌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千百年来,它一直是读书人用以抒情达意的最佳表现形式之一。我国的传统诗歌有古风(古体诗)、格律诗(律诗和绝句,又称近体诗)、词、曲等。古体诗没有严格的格律,一般分四言诗、五言古体、七言古体、杂言体。近体诗则有严格的格律,句数、字数、押韵、平仄等都有一定的规律,一般包括律诗(五律、七律)、绝句(五绝、七绝)、排律(五言排律、七言排律)。  相似文献   

6.
“五四”运动以后,我国传统的讲究格律的诗体包括五七言绝句和五七言律诗,一般通称为“旧体诗”。这是唐代形成的一种诗体,与“古诗”或“古体诗”相对而言,当时称“近体诗”或“今体诗”。这种诗体在字数、句数、声调(平仄)、押韵上都有严格的规定。绝句每首四句,律诗每首八句。十句以上的律诗则称长律或排律。古体诗一般不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自唐代起便有了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分。一种格律严格,讲究平仄、对仗和叶韵的诗体,在初唐得以定型,在盛唐臻于成熟。为与以前的古体诗相区别,唐人将其称为"近体诗"、"今体诗"或"格律诗"。近体诗包括排律、律诗、绝句三大类,其中以律诗为代表。律诗又分为主要指五言律诗、六言律诗、七言律诗三种。排律主要由五言排律、七言排律二者构成,且有长律、大律之称。由首都  相似文献   

8.
近体诗又称格律诗,它包括律诗、绝句和长律。这种体裁的诗歌兴起于齐梁,完成并盛行却在唐代,所以唐人把它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而把唐以前的汉魏六朝诗称为古诗(包括五言、七言和乐府),把唐以后模拟古诗,不按近体诗格律写的称为古代诗或古风。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古诗两首》或《古诗三首》这类课文。“古诗”是个含义非常广泛的词语。广义的“古诗”,泛指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所有诗歌作品。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绝大部分是律诗和绝句,但古诗不等于律诗、绝句。通常所说的“古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古体诗是唐代近体诗产生以前除楚辞以外的各种诗歌的统称。包括汉魏六朝各种形式的诗歌,如汉魏乐府、南北朝民歌、六朝文人诗、杂体诗。古体诗的特点是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用韵较宽,句数不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等形式。唐朝以后的人仿照古诗的形式所写的诗歌也叫古体诗,一般称为“古风”。  相似文献   

10.
诗律浅说     
诗律已有广泛研究,古今学者多有著述。除非有新的发现,似乎无需再谈。然而据我所知,有些中学教师,特别是初中教师(包括函授学员)对之知之不多,甚至有些神秘感。故拟力求用最浅显的文字,谈谈诗律的基本知识。 我国旧诗,自唐代以后诗体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叫古风,是依照汉魏六朝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支配。近体诗也叫今体诗,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是唐代以后律诗和绝句的通称,有一定的格律。这里我们所谈的就是近体诗的诗律。 近体诗的格律,可从字句、用韵、平仄、对仗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1.
古诗的用韵     
一、古诗分近体诗和古体诗。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律诗一首八句,绝句一首四句,其押韵的位置是固定的。律诗二、四、六、八旬押韵,绝句二、四句押韵,如杜甫的《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相似文献   

12.
近体诗是相对古体诗而言的,从形式上来看,常见的近体诗就是绝句和律诗。作为一名高中生,应该懂得近体诗的特点和要求,因为它是光彩夺目的古典诗词中的瑰宝。  相似文献   

13.
近体诗是相对古体诗而言的,从形式上来看,常见的近体诗就是绝句和律诗。作为一名高中生,应该懂得近体诗的特点和要求,因为它是光彩夺目的古典诗词中的瑰宝。  相似文献   

14.
<正> 在旧诗中,古体诗只要押韵,句数多少和平仄声是否协调,有其较大的随意性。近体诗,绝诗四句,律诗八句,当然要押韵,还要一韵到底。律诗中间四句(颔联和颈联)还得讲对仗。至于平仄声,更是形成近体诗的重要因素,有其严格的又有辩证性的格律要求。对于这个声律问题,有人认为,只要套用“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来理解或吟咏,就大致不差了。其实不然。诗家禁忌的有:孤平、孤仄、连三平、连三仄。  相似文献   

15.
黄景仁(1749-1783)是清中叶著名的诗人之一,学贯古今,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黄景仁诗歌中绝句数量繁多,内容丰富,具有十分突出的艺术成就。历代学者对于黄景仁诗歌创作的关注点多集中于其律诗、古体诗,很少涉及到其绝句。本文主要以其绝句为研究对象,全面、细致地研究黄景仁在绝句声律、用韵、对仗方面的格律体制建构,希望对黄景仁及其作品研究提供一定的学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古诗的分类     
学语文课本中有古诗两首或古诗三首这类课文。古诗是个含义非常广泛的词语。广义的古诗,泛指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所有诗歌作品。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绝大部分是律诗和绝句,但古诗不等于律诗、绝句。通常所说的古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  相似文献   

17.
文化长廊     
律诗就是依照一定格律写成的近体诗。我国的近体诗,对诗的平仄、对仗和字数等都有严格的规定。这种诗体是从唐代开始盛行的。常见的律诗有五言律诗、七盲律诗和排律(长律)。五律每句五字,共八句。七律每句七字,也是八句。排律指  相似文献   

18.
2003年上海春季高考以唐代诗人杜牧的《过华清宫》和宋代诗人杜常的《题华清宫》为题,问从内容上看属于什么诗。答案本来很简单,应该是咏史诗,但很多同学却乱答一气。因此我们有必要在这里谈一谈古代诗歌的分类。按是否讲平仄、有韵脚,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不讲平仄,在押韵方面也没有严格要求。说白了,古体诗就是古代的自由诗。近体诗则是讲平仄、有韵脚的诗,成熟在唐代。唐代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课本选有数十首古诗,这些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诗篇,意境深远,音韵优美,对于增进儿童知识、发展儿童语言、陶冶儿童情操,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要教好古诗,首先要了解古诗,把握古诗的基本特点,否则就无法组织具有针对性的教学,体现不出古诗教学的特色。小学语文课本所说的“古诗”一般来说是泛指清代以前的诗,它主要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种。近体诗即是格律诗,它兴盛于唐代,唐人把这种新出现的讲究格律的诗体按其所处的时代称为近体诗(又称今体诗),而把唐以前的不拘格律的诗体称为古体诗。我们今天仍沿用这种说法,把讲究格律的诗叫近…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诗歌教学方法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一向处于边缘地位,这直接导致学生在诗歌阅读和鉴赏能力上的不足。中学语文教材所选诗歌由中国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中国现当代诗歌(亦称新诗)和外国诗歌组成。因此,应要求学生分别掌握中国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中国古代诗词源远流长,分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古体诗又分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杂言等,它不受格律的束缚。近体诗讲究格律,它分绝旬和律诗,又分五言和七言。应强化格律意识,要求学生对诗词的平仄、对仗、韵脚和词牌等应有清晰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把握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