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目标: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千克,树立1千克重的概念;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教学准备:2种磅秤,2种台秤,每袋6千克重的大米4袋,塑料袋12个,学生每人带好2袋(每袋500克)物品。教学过程按以下四步进行。想一想———探索新知识师:(出示一袋500克的精制盐)谁会用讲台上的台秤称出这袋精制盐是多少克?(学生议论称的方法及估计盐的重量,有的说是500克,有的说是1斤……先后请3个学生上台称,并要求他们称完后,报出自己称得的结果。)师:刚才有同学说,这袋盐是1斤,不错,500克就是1斤。不过,重量单位“斤”在教材里已废…  相似文献   

2.
成语“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但是我们知道,一斤是十两,半斤就是五两,比八两要少三两,怎么能说是相当呢?原来,我国从前的杆秤有不同的“制”,有的规定十六两为一斤,有的规定十两为一斤,“半斤八两”中的“八两”是对旧制十六两秤而言的.  相似文献   

3.
一次教学活动,我们听了一节关于“正、反比例判断”的复习课。课堂上教师出了这样一道题:“盐水的含盐率一定,盐和水是否成比例?为什么?”根据课堂交流反馈情况看,有的学生认为这道题不成比例,其理由是:盐水的含盐率一定,是指盐和盐水成正比例。而这道题是说“盐和水”的关系,所以不成比例。也有的学生说,盐加水等于盐水,盐和水是和的关系,它们不是积与商的关系,所以不成比例。这时有位学生突然提出:“盐和盐水成正比例,盐和水也是成正比例的!”于是,教室里炸开了锅,有的说成比例,有的说不成比例,吵吵嚷嚷争论不休。教师沉思了一会儿,说:“…  相似文献   

4.
盐是咸的     
我上小学时,盐一毛五一斤,一般人家每年有三块钱的盐就足够了,七八斤用来炒菜。十二三斤用来腌腊肉。那时候能从生产队分多少钱呢?上世纪70年代中期,能分三块五块已经是“高收入”了,很多人家因为这事那事急用,先从会计那里借支.年底分红只能分个负数。  相似文献   

5.
骡和驴驮了几百斤重物,驴子抱怨自己驮得太重了,它对骡子说:“只要把你身上的拿过来100斤,我驮的就是你的两倍啦”。骡子回答说:“是啊!可是如果把你的给我100斤的话,我驮的就要变成你的三倍啦”。那么,它们  相似文献   

6.
抨击吃喝玩乐的腐败行为 在当今社会里,广大群众议论最多的、最为疾恶如仇的是有的“公仆”吃喝玩乐。如“大宴三六九,小宴天天有”,当官一夜歌,百姓半年粮”,“书记厂长漂洋过海,中层干部五湖四海”,“一包烟三斤油,一顿饭一头牛,屁股底下一层楼”,“喝白酒半斤一斤不醉,下舞池三步四步都会,打麻将五夜六夜不睡,玩女人七个八个不累,收礼物成千上万不退”,“早上是相公,中午像关公,晚上变济公”。  相似文献   

7.
又到了玩沙时间,中班的一群孩子跳着蹦着来到了沙池旁。周老师轻轻的一声“孩子们,今天你想怎么玩”,就像热油里撒进了一把盐似的炸开了锅,有的说挖洞、有的说堆沙堡、有的说玩拣石子……周老师不慌不忙地说:“你们的本领都这么大,我  相似文献   

8.
范秀娟 《早期教育》2001,(23):32-33
又到了玩沙时间,中班的一群孩子跳着蹦着来到了沙池旁。周老师轻轻的一声“孩子们,今天你想怎么玩”,就像热油里撒进了一把盐似的炸开了锅,有的说挖洞、有的说堆沙堡、有的说玩拣石子……周老师不慌不忙地说:“你们的本领都这么大。我们来一场比赛怎么样?”“好!”孩子们欢呼着噼哩啪啦地使劲拍起小手。  相似文献   

9.
在简单应用题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列出算式后,老师常提问学生,这道题为什么用这个方法计算?有的学生说成:“我是根据问题,现在还剩多少辆汽车?所以用减法。‘一天一共耕了多少亩?’所以用乘法。”有的学生甚至还说:“问题上‘一共’用加,问题上有‘倍’用除法。”也有的学生说:“我是看条件,哥哥比弟弟重10斤,所以用加法,二年级植树的棵数是一年级的3倍,所以用来法。”  相似文献   

10.
搞笑一锅出     
佚名 《良师》2010,(1):50-50
1.刚上课十多分钟,我同桌就举手说:“老师我想上厕所。” 英语老师很不高兴地说:“都多大人了还上厕所?” 2.老虎不发猫,你当我是病危呀。 3.买橘子,老板:一块五一斤。 我:太贵了,五块钱三斤吧。 老板:不行不行。  相似文献   

11.
案例一:教学三年级“长方形的周长”。教师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学生思考后.有的说:“今天是一个晴朗的日子。”有的说:“这是一个美好的日子。”有的说:“是世界环境日。”可这些答案都被老师一一否定了。看到学生实在猜不出来。老师提示说:“今天是一个和老师有关的日子。”终于有一个学生说!“是老师的生日。”  相似文献   

12.
星期五上完数学课后,我答应他们星期天带领去郊游,大家听到这个消息后别提有多高兴了。一放学就来到我家帮我做准备工作。我先带领大家来到市场,准备购买一些鸡蛋煮熟后留着路上吃。卖鸡蛋的大叔称了称我带去的塑料桶,告诉我:“正好两斤。”“两斤?”我有点惊讶地问道。“没错,就是两斤。”卖鸡蛋的大叔肯定地说。“那好吧,请你给我称10斤鸡蛋。”卖鸡蛋的大叔给我称好鸡蛋后,对我说:“12斤,去皮后正好10斤。每斤3.5元,一共35元钱。”我笑了笑和他说:“这是32元钱,九斤应该是31.5元,剩余的五角钱你也不用找了。”卖鸡蛋的大叔急忙说:“10斤,…  相似文献   

13.
三老太买鱼     
数学起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例1 王老太太、徐老太太和李老太太三人上街去买鱼,王老太太说她要买鱼头,徐老太太说她要买鱼身,李老太太说她要买鱼尾.她们来到了一个鱼摊,问摊主:“这鱼怎么卖啊?”卖主说:“鱼头4元一斤,鱼身3元一斤,鱼尾2元一斤,买整  相似文献   

14.
《墨子·公输》中“请献十金”的“十金”,现行初中第五册注为:“金,古代铜质货币的单位,一斤为一金。”这条注释是错误的。其它有的将“十金”译作“十两黄金”(余在春《文言散文的普通话翻译》),有的当成“十斤黄金”(郭锡良主编《古代汉语》),也值得商榷。古人说:“币货易改,转不相因”(《国语注》),历史上货币体制和流通方式是不断演变的。金,用来指称一个单位的货币,质地、数量因时而异。因此,看某一部作品中的“金”是什么样的货币单位,首先要确定其写作年  相似文献   

15.
实话的魅力     
顾名思义 ,实话者 ,真话也。实话的魅力在于说真。文革期间 ,假话满天飞 ,你说亩产一千斤 ,我说亩产一万斤 ,你说亩产一万斤 ,我说亩产十万斤。眼下亦有文革遗风 ,假话市场似乎不曾有过淡季。说假话已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记得朱总理刚上任 ,根据上报的数字 ,满怀信心地说 :“即使再发生三年自然灾害 ,中国的储备粮也够用。”可是不久 ,他到某地视察一所谓的“备粮大户” ,结果竟发现仓库空空 !朱总理题写“不做假帐”的校训 ,不仅是对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的勉励 ,也是对国人的忠告 ,愤慨之情溢于言表 ,端正国风字字千钧。在反腐倡廉的今天 ,最…  相似文献   

16.
我家有三口人。爸爸是个名副其实的“胖牛墩”——体重达190斤,而我则是“瘦豆芽”——身高1.45米,体重只有62斤。我们一家人,碰到熟人,他们总爱对爸妈说:“你们是没煮好吃的给子健吗?不然,他怎么这么瘦啊!”这时,妈妈便一脸尴尬地说:“是啊,是啊。”爸爸则是在一  相似文献   

17.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披文入情”就是最基本的阅读能力。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同样可以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例如教《称象》。在阅读课文第三段时我问,官员们想出了几种称象的办法?同学们都说想出了三种办法。显然是错了。我就追问,想出了哪三种办法?学生重新仔细阅读课文才知道只有两种办法:一种是造一杆大秤;一种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那么,为什么起先都说是想出三种办法呢?是因为他们看到课文里,“有的说……有的说……也有的说”,以前对这种句式的理解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阅读时只停留在形式上而没有深入到具体内容中去,产生了错觉,仔细阅读,弄清了前两个“有的说”讲的同一个办法;“也有的说”才是想出的另一个办法。我继续问:这三  相似文献   

18.
二四五 蜀 万荣、临猗、稷山各地俗称十进制的秤一两为“一束”;十六进制的秤一两则为“一两”。如某人说他今天买了斤七束白糖,这“斤七束”即十两秤一斤七两,比一斤半还要多出二两;如说买了斤七两白糖,这“斤七两”则指十六进制的秤一斤七两,比一斤半还要少一两。那么,这个“束”sou字本字究竟是哪个字呢?应该就是“蜀”。《方言》  相似文献   

19.
<正> 有的同志说我是科学种田的能手,这话是夸奖.但实在点说,我之所以能搞寒地稀植育秧,能取得高产,多收入,主要靠科学种田.去年我承包40亩地,全部实行寒地稀植,总产36,340斤,亩产836.5斤。有一块高产地,垧产达17,000多斤。除了留足口粮、种子外,向国家交售了19,300斤商品粮,还为别人串换优良品种15,000斤,总收入16,550元。“知识就是财富”,这是千真万确的.我原来不务农,钢铁学院毕业后,分到鞍山钢铁公司任冶炼技术员.63年下放,回乡种地,才开始学习农业技术.1971年,我家由沈阳郊区搬到阿城县双丰  相似文献   

20.
阿凡提小时候就是一个非常爱动脑筋的孩子.有一天.他父亲带着他提着10斤油上街去卖.“3个金币买10斤油!”小阿凡提吆喝着.这时,来了一个贪婪的财主,眼珠一转,想了个占便宜的点子说:“我给你2个金币买5斤油,条件是既不允许用秤称,又要不多也不少.否则,10斤油就要全部归我.”阿凡提的父亲面露难色.阿凡提问财主:“你的瓶子可以装几斤?”财主回答说:“7斤.你问这个干什么?”阿凡提没有回答,而是想了想,高兴地对父亲说:“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