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沈海滨 《寻根》2013,(6):32-36
铜鼓是我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史学界有“北鼎南鼓”之说。全世界现存传世铜鼓2400多面,广西河池市境内就保存了1400多面,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铜鼓之乡”。历史上河池市红水河流域群众有在节日庆典、喜丧仪式中使用铜鼓的习俗,创造了独特的铜鼓文化。一直到现在,在一些村寨仍然保留着重大节日敲打铜鼓的习惯,每逢春节和当地的重大节庆,他们就会把铜鼓“请”出来敲打一番,以示庆贺。  相似文献   

2.
铜鼓奇观     
广西是古代铜鼓之乡,雄浑的铜鼓声,在这片秀丽的土地上至少已回响了两千多年.如今,在一些壮乡、彝村、瑶寨,伴随着节庆,这铜鼓声依然令人兴奋不已、如痴如狂.位于南宁市民族广场东侧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是目前世界上收藏铜鼓最丰富的博物馆,至今已拥有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类型的铜鼓344面.这些铜鼓都是在广西境内出土,或从广西的各民族村寨中征集来的.现在,博物馆内开辟了一个“古代铜鼓陈列”展览,系统展出了有代表性的铜鼓50多面.这样大规模的铜  相似文献   

3.
史载,古代中国的云贵高原有一个滇王国,但其具体位置、分布范围和存在的时间却没有记载,成为一个千古悬案。经过建国五十多年来的田野考古工作,我们基本可以建立云南青铜时代的时空框架和年代序列,可以从考古学材料方面确定滇王国的分布范围和存在的大致时间。铜鼓和贮贝器是云南滇池区域青铜化的典型代表,其存在时间和历史上的滇国存在的时间大体一致,它们的消亡时间也和滇国的消亡时间相一致。滇国融入到中原华夏一统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以后,这两种器物就在云南古代化中消失了。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铜鼓和贮贝器就是滇国存在的标识。  相似文献   

4.
自小喜欢读书,是与家人的教化分不开的.祖宗三代没有出过一个正经的读书人,祖父母乃至父母也深受没有文化的苦楚,于是打小就受到家人的鞭策.  相似文献   

5.
论对人的尊重张岂之我的一位在某方面做负责工作的朋友,有一个很好的工作习惯:凡是因为重要公事而给他写信,他和他的秘书总会给一个答复。因此,别人有建议有批评意见都愿意跟他说,他对一些情况的了解也就比较深切了。在我的印象中,我的这位朋友对人是很尊重的,别人...  相似文献   

6.
“我几乎觉得咱们都是鬼,”亨利·易卜生戏剧里的一个人物说。“不但是从祖宗手里承受下来的东西在咱们身上又出现,并且各式各样陈旧腐朽的思想和信仰也在咱们心里作怪。那些老东西早已经失去了力量,可是还  相似文献   

7.
陈美林 《寻根》2012,(5):17-21
危兆盖先生在《寻根要有度》《寻根》,2012年第1期)文中指出有些人总要“寻找到一个有名头的人物来认作老祖宗”,而有些人就“利用这种心理浑水摸鱼,专门在弄不清楚的事上出成果,往自己脸上贴金”,“这种毛病,过去有,现在也有,甚至也可以说是古已有之,但于今为烈”。此言极是,笔者深表赞同,手边正好有一例,不妨一说。  相似文献   

8.
我的心愿     
经过非凡的努力,我终于被选为普林斯顿市市长。刚上任不几天,我便于没事可干的无聊中想出一个极有趣的主意来。我需要给自己选一个副手,而他必须非常善良,而且必须很穷。我希望能有一个穷人跟我享福。过去,我曾是一个流浪汉,也曾向人讨过东西,但现在,我已经成为一个市长,一个显贵。这真使我高兴。我化了装,穿得破破烂烂,走上了大街。街上各式各样的人都有。小姐、太太们都穿得很阔绰,摇摇摆摆地走着,还有那些高贵的绅士们,他们挺着胸,昂着头。这使我感到讨厌,我对他们一点也不感兴趣。终于物色到一个人选,他是  相似文献   

9.
完美伴侣     
正小镇上的人忙碌了一个多月,终于评选出了这一年的"完美伴侣",他们就是——史密斯夫妇。大家都说史密斯夫妇绝对是彼此最完美的伴侣,是的,谁说不是呢?史密斯夫妇都已年过八十,到九月份,他们结婚就整整五十年了。这五十年间,他们互相关心、互相照顾,共同经历了生活中的很多挫折和困难。更为难得的是,他们性格相似、志趣相投,几乎从来没有吵过架,史密斯先生懂得体谅太太的辛苦,史密斯夫人也善于体察丈夫的不易,即使偶有争执,也能心平气和地解决。他们两个人的故事几乎  相似文献   

10.
1988年4月,一台带着广西壮乡神奇色彩的《铜鼓乐舞》在广西第二届“三月三”音乐舞蹈节上荣获演出一等奖,由此,这台铜鼓之乡的舞蹈声名鹊起;1988年10月,在昆明为“中国古代铜鼓国际学术研讨会”演出后,它受到来自26个国家的专家、学者一致好评;1989年底,在杭州有30个省、市、自治区参加的1990年春节《中华之最》电视晚会演出,它引起各界观众的强烈反响;1991年9月,应文化部、国家民委邀请赴京汇报演出,它得到首都观众、文艺界人士和部、委领导的高度赞扬;1992年3月,它在第三届中国艺术节上,更是引人注目,誉满春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地区民族歌舞团创作演出的这台《铜鼓乐舞》,凝聚着民族乐器改革者和艺术创作者的心血,是他们8年艰苦奋斗的结晶。  相似文献   

11.
钟表史话     
可以大胆地说,早在人类存在的最初阶段,人们就学会了观测时间。尽管那个时候人们还不晓得有时间这个概念,但他们时时刻刻都在细心地进行观察。周围的大自然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伟大的“钟表匠”。原始时代的人已经发现了昼夜交替、冬夏轮回的周期性。星星和月亮的运行也自有其规律。原始社会里的猎人和农夫测量时间当然是极不精确的。就连荷马作品中的主人公也只满足于将一昼夜分成六个部分:黎明,朝霞,正午,晚霞,傍晚,黑夜。再晚些时候,罗马帝国的人已经把一昼  相似文献   

12.
你知道在没有报纸、没有邮局、甚至连文字都没有的年代里,消息是怎样传播到全国各地去的?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古人所发明的形式多样的交流思想和向全国各地传播消息的方式。古时候,他们最初开始传播消息时只知道呼喊。但不久他们发觉一种呼喊或一个手势是不够的,要表达思想还需要更多种呼喊和手势,而且每一种都要有其特定的含意。这样就产生了复杂的示意语言和声言系统。渐渐地,随着要说的事不断增加,人类就发明了越来越多更加完善的表达方式。最后他们的呼喊变成了说话或是语言。到人类学会使用语言时,如果要与一英里外的人讲话,他们还得亲  相似文献   

13.
铜鼓是一种很独特的传统民族乐器。它在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流传了2000多年,许多少数民族至今仍把它奉若神明,行用不衰。据精确调查,在中国广西,沿着红水河的西林、隆林、田林、乐业、天峨浦丹、东兰、巴马、大化嘟安等县而居的壮族、瑶族、苗族和彝族,至少还有1500个铜鼓散落民间。每逢传统节日和婚丧祭典,在壮乡、瑶寨、苗村,都可听到这种古老金属鼓的罂铭之声。红水河畔的壮族,在青蛙节必用铜鼓。青蛙节是专门祭把青蛙的节日。每年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延续半个月甚至一个月之久。分“找青蛙”、“孝青蛙”和“葬青蛙”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
如果你有机会去古巴,特别是在哈瓦那看热带歌舞表演时,当你选好位置坐定之后,通常会有侍者给你送上一杯插着“舞女腿”(塑料吸管)的“洗脚水”(朗姆鸡尾酒)来,供您享用。至于它为什么叫“洗脚水”,也许是由于这种酒既有朗姆的芬芳,又有可乐的爽口,让几乎所有饮用这种酒的人都无法形容出它的特点,或者是因为它的颜色呈深褐色。因而给它起了这样一个十分幽默的名字。而插在杯中的塑料“舞女腿”,又进一步为这个名酒增添了视觉上的情趣。早在朗姆酒诞生之前,盛产甘蔗的古巴是用甘蔗来酿酒。他们将甘蔗煮沸,去芜存清,留下来的液体就…  相似文献   

15.
从柯罗1843至1857年间创作的作品中,我们时而会看到孩子的肖像画。这些画通常是小幅作品,为全身或半身肖像,画的都是他朋友的孩子。柯罗对孩子很有耐心,也很尊重他们,这一点在他那简洁而富有洞察力的作品中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16.
郎德塞的铜鼓文化,既是青铜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苗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受到中外关注。1998年秋,我们随同出席“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古代铜鼓和青铜文化第四次国际学术讨论会”的专家学者前往郎德考察,欣喜地发现,郎德寨的铜鼓文化活动,在继承优秀传统、创造现代文明、促进苗寨巨变中,发挥了神奇的作用。据说有专家认为,辉煌的‘请铜文化’巴经消失,成了“死亡文化”。但在贵州广大农村,铜鼓文化活动不仅依然存在,而且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了引人注目的发展,成了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众多的民族村寨里,苗族郎德寨的铜鼓文化…  相似文献   

17.
从柯罗1843至1857年间创作的作品中,我们时而会看刻孩子的肖像画.这些画通常是小幅作品,为全身或半身肖像,画的都是他朋友的孩子.柯罗对孩子很有耐心,也很尊重他们,这一点在他那简洁而富有洞察力的作品中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18.
纸玫瑰     
正一城市里的热闹从不间断,乡下的热闹积攒在一个叫作街子天的日子里。乡下的街子天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日子,在这一天里做买卖的人、购物的人会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凑成一个人头攒动的集市。平常日子的乡下是冷清的。乡下有了街子天,也就有了一群专门赶乡下街子的生意人,当地人把他们叫作跑乡街的,就像把收废品的人叫作捡破烂的,把清洁工叫作扫大街的一样,语气里透着一点鄙夷不屑。在人们眼里跑乡街的和城里坐地开铺子的老板是不能平起平坐的,他们起早贪黑,风尘仆仆,做的都是小本买卖,摆不起老板的架势来。  相似文献   

19.
<正>一、引言西周时期,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就已经出现了"民本"思想的萌芽。如在《尚书》中就有"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畏";"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周代的"天"已不再是抽象的概念,必须以民意实之,演变为一种具象化的实体。"民为邦本"是《尚书》传留下来的思想,成为"民本"思想的原始胚胎。在春秋时期,"民本"思想则表现为"德治"观念,孔子对此有精辟的论  相似文献   

20.
《老子》文约义丰,涉及哲学、政治、军事、经济、伦理、养生等等,然从其最根本的内容来看,我认为这是一本讲治国方略的书。书中不仅论述了为政之道,而且也从各个方面为培养圣君贤相阐发了许多金玉良言。由于内容甚多而篇幅有限,现就其培植圣君的方略作粗浅之论析。我们知道,一个国家,既离不开广大的民众,也离不开各个层次的领导者与管理者。如果不是这两部分的结合,就不可能形成国家。一个国家的政权,是一大批有权力、有责任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所组成,他们是有权的人,也是负有责任的人。他们要运用其聪明才智,按照一定的方法与程序,建立好有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