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西方象征主义诗学的诞生与形而上本体追求有关,受本体追求的影响而逐渐形成象征这一整体性的言说策略。象征突破语言的逻辑限制,以人与世界之间的先天共感为基础,努力以物象自身的言说来代替人的言说,并以此达到认知上的超越性,与日常语言的逻辑言说方式区别开来。象征诗歌的语言超越性为哲学的语言难题提供了思路,具有重要的本体意义,尽管受到传统现实条件的限制,但象征主义诗学却以此开辟了西方诗歌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2.
西方象征主义诗学的诞生与形而上本体追求有关,受本体追求的影响而逐渐形成象征这一整体性的言说策略.象征突破语言的逻辑限制,以人与世界之间的先天共感为基础,努力以物象自身的言说来代替人的言说,并以此达到认知上的超越性,与日常语言的逻辑言说方式区别开来.象征诗歌的语言超越性为哲学的语言难题提供了思路,具有重要的本体意义,尽管受到传统现实条件的限制,但象征主义诗学却以此开辟了西方诗歌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明宏 《文教资料》2009,(31):34-36
传统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润饰辞藻、令描述锦上添花的手段。随着研究向语言哲学的转向,语言哲学家从语用学或人的语言实践角度和认知角度出发展开了对隐喻新的诠释。隐喻研究的认知转向标志着隐喻研究新纪元的开始。认知隐喻认为隐喻是人们对新领域的概念和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强有力的认知工具,是人们赖以生存的认知方式。  相似文献   

4.
海德格尔晚期强调走在通往语言的途中主要是通过诗意的经验获得的,并提出口号“把语言作为语言带向语言”。他分析和批判了日常语言观和形而上学的语言观,认为它们都未做到“把语言作为语言带向语言”。海德格尔强调经验语言,让语言自身说话,从而让语言回归其本性。他对语言的揭示叫作倾听的言说。道说让我们倾听并让我们到达语言自身的言说。人被大道用于化无声的道说为有声的人言,并且是大道的开辟道路使道说达乎人言。在他那里,语言被理解为道说,显示着世界与事物,具有根本的重要性。海德格尔后期语言思想的要义就是说不可说之神秘。  相似文献   

5.
“言意之辩”起于先秦盛于魏晋,从逻辑上看主要是针对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问题展开的,即语言或文字能否完全把人的思想或认识表现出来.20世纪西方哲学发生语言转向,确定了语言的说事和行事功能,提升了语言的地位,至认知科学发生经验转向,确立了语言对思维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可见从认知科学的建立发展,大致经历了从“言不尽意”到“言尽意”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马锐 《文教资料》2011,(23):37-39
可以显现而无法言说的事物.的确默默存在于宇宙当中。作为描述宇宙万象的语言,维度是一个很重要概念,它将语言的层次性,以及语言的物质性和精神性统一起来。本文试图从语言维度的广义讨论上研究语言的本性,力求使语言这一概念内容更为全面、准确。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社会语言学仅关注社会因素对语言变异的影响,忽略了人的主观即认知对语言变异的作用.社会因素并不直接作用于语言加工,而是首先进入语言使用者的认知,才能与语言发生联系.因此,社会语言学只有融合语言的认知研究——变异的意义研究才能弥补社会语言学对语言变异研究的不足,认知社会语言学的出现注定社会语言学的认知转向必将成为21世纪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8.
徐胜男 《考试周刊》2013,(77):24-24
自20世纪90年代起至今,语言学研究的主流就转向“人类中心范式”。研究的对象由传统的语言客体转向语言主体,即转向说该种语言的人。人所说的言语是人脑通过思维对现实世界的加工所表达出来的.其中思维的基本单位是“观念”。因此,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为我们准确理解操该语言民族人的心智特征和语言的民族文化涵义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孙鸣 《重庆师专学报》2003,2(4):93-97,102
“输入假说”认为,语言习得是一种下意识行为,过分强调语言输入的重要性,忽视了学习者的主体以及语言输出对语言习得的作用。对此,文章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并从语言认知的角度加以论述。笔者认为:在语言学习的认知过程中,语言认知与人的意识是不可分开的,语言的习得是学习者主体与环境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他们积极主动加工输入信息、建构意义的过程。文章指出:有输入未必一定就有输出。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输入假说中的某些观点对我国外语的教学仍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西方语言观既有相同点也有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为谁言说:语言在西方的很长历史时期是为神学目的服务的,而在中国,语言就是为现实人生服务。二、谁在言说:在西方宗教背景中,言说的主体是上帝,是"道"(Word)。而在中国,就是人自己在言说。三、怎样言说:在西方是以"能指—所指"二分结构来表达意义,而在中国则是以"言—象—意"三分结构来表达意义。  相似文献   

11.
海德格尔认为,只有真理的语言,才是语言的本质属性。语言并不仅是人们通过肉身的发音说的话,就其本源性来讲,它是诗性的空间,是天、地、神、人共聚的生成空间。海德格尔从存在的高度,对西方传统形而上学语言观给予批判,这种思想对梅洛·庞蒂及伽达默尔的语言观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为西方语言思维的转向做出了明显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正确理解"语言工具论"的观点,直接影响着我们对语文性质的科学认识。西方美学的语言学转向,为我们认识与思考语言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从语言的本体性、主体性角度告诉我们:语言与人类是相互依存关系;人的思想是在语言中生成;语言不等于文字。这些为我们反思"语文工具"说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海德格尔是著名的现代德国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集中展示了现代西方哲学的"转向"。他从存在出发,建立了与传统哲学不同的"存在本体论"。他认为对存在的追问,不是"是什么",而是"何以是":前者要解决的是存在的性质、本质、属性等,后者要解决的是存在的展示、显现、澄明、在场。在诸多存在者中,此在最能展示、显现存在,因为此在不仅与存在最"亲近",而且具有生存论的特点与优点。海德格尔反对传统哲学只研究"有"而没有"无"的地位,从多种角度证明了"无"是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海德格尔不同意传统的语言观,通过阐述思、语言与存在的关系以及诗、说与存在的关系,深刻地阐释了"语言是存在的家"。  相似文献   

14.
从人的精神层面看,语言,是存在的家,是生命栖居之所;语言发展,是人的真实发展,是人最重要的发展。以儿童为例,有了语言,才有自我意识的萌芽;有了语言,才有思维的起航和情感的流淌。借用潘新和教授的观点,言语是人的本质表征,言语诉求是人的根本诉求,因而教育最重要的使命在于开发人的言语潜能,发展人的言说能力。我们认为:孩子语言发展的初始阶段,能否获得良  相似文献   

15.
主体间性从哲学领域引入教育领域对外语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语言的主体间性表明语言不仅仅是一个思维工具,更是人们认知和体验世界的一种生存方式,语言使人与世界充分交谈,使存在的意义显现。语言的主体间性确立了对话理论,为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提供了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原则,主体间性理论指导下的外语教学目的、师生关系和教学方法有待创新,主体间性维度下的外语教学应该建立动态的语言教学模式,在两个语言世界和世界观之间构建桥梁,同时更要培育师生完整的独立人格。  相似文献   

16.
《文心雕龙》立足"言以足志"来论证"言说"的重要性,并且将"独照之匠"作为评价言说的批评标准,进一步将"立象尽意"作为重要的审美活动对文体文本做了大量细致入微的批评。从言说的可能性、言说的最高标准、言说策略等出发,《文心雕龙》具有十分系统而鲜明的语言观,是一部以语言符号为中心的文论著作。  相似文献   

17.
庄子的道更加注重道与个体的人的联系,试图发掘出人应有的道性.在发掘道性的过程中,庄子对自然与语言的存在进行了反思与澄清,指出自然是人走向自由、走向美的必经之途;而语言是表达"道"的方式.他以独特的言说方式,消解机械的语言,使个体从逻辑语言的遮蔽下解放出来,与天地自然的无限生机整合而进入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8.
语言符号的意义和所指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可以分别研究。词语的语言义是词语处于备用状态时所包含的全部意义,是人对所指的认识成果在意识中的完整的积存。处于具体语境中的词语的意义是这个词语已有的语言义的呈现或变异。词语的语言义分为3类:日常义、学术义、背景义。词语的语言义是社会集体认知活动的成果,个体所掌握的词语语言义的信息量的状况,决定或影响人的言语行为。附着于一个词语的语言义属于全社会,个人习得、学习的词语的语言义在意识中潜藏,成为个人选词造句、理解言语的依据。词语的语言义在意向性活动中显现于意识;在言语活动中显现于命题。  相似文献   

19.
修辞立其诚。语言即思想,语言即人。言说的魅力即思想的魅力,即人的魅力。在当下教育语境里,那些试图以艰涩之言辞掩饰苍白之思想的言说方式并不鲜见。越是对这种雾里看花、叫人半懂不懂的言说怀着不满与愤恨,便越是感受到张楚廷教育言说的厚重、亲切、鲜活、生动,越是对他教育思想的卓尔不群与教育言说的特立独行,心存景仰。  相似文献   

20.
一直以来,语言被看作言说他者的工具。然而,解构主义认为语言是产生意义的主体,充分享有言说自己的权利。文章从分析解构主义翻译观入手,说明在解构主义翻译观影响下的翻译确实为语言提供了自我言说的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