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尔德童话的“三美”指幻想美、诗意美和感伤美。幻想美是他童话的基本特征,这是由童话的特征所决定的。诗意美体现着他对童话语言的运用。而他的童话总给人以感伤美,这是作家“世纪末”情绪的一种反映,是他童话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2.
郁达夫是一个在创作上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家,他作品强烈的主观抒情有别于其他作家的作品。他的小说淡化了客观的叙述,强化了主观性的描写,无论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还是对人物心理的描写,都融入了强烈的主观情绪,构成了他小说的抒情性特征。本文以《沉沦》为范本,从感伤美和病态美、节奏美和韵律美、浪漫美和诗意美、抒情的散文美四个层面来品味郁达夫小说的抒情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3.
葛翠琳童话:诗意在探索中绵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诗化童话的代表作家,葛翠琳坚守着唯美的诗学立场,抒写着浪漫动人的童话故事,在诗意的天空中上下求索,以其迷人的意境描写、诗意的幻想、美好的形象塑造营造了童话浓郁的抒情品格。她的童话是诗、是画、也是歌。  相似文献   

4.
童话的主要特征就在于幻想性.童话的幻想美具有特殊的功能:第一,童话通过幻想张扬与提升儿童的幻想天性,对儿童幻想天性的张扬实际上也是对一个民族创造力的张扬;第二,宣泄与补偿儿童的游戏精神,童话与儿童游戏有共同之处,它们都有未来实践的社会内容和释放心理能量的双重功能,使积淤于儿童内心中受到压抑的冲动得以宣泄,无法满足的欲望得以补偿.  相似文献   

5.
童话意境是童话作家的主观情思和客观物境互相交融的一种境界.童话的意境美是一种动态美、空间美、也是一种含蓄美,之所以产生如此美妙的童话意境是因为审美经验中的"移情"现象.而童话创作所追求的目标就是开掘和创造优美的意境.  相似文献   

6.
严文井是继叶圣陶、张天翼之后最具有中国特色的童话作家之一。他的童话作品具有浓郁的诗意。诗意是严文井童话创作的有意追求。这种诗意来自优美纯净的语言、生动的艺术形象、真挚的情感以及灵动的幻想。这四个方面共同构建了他富有诗的意境,诗的美感,洋溢着动人诗情的童话世界。  相似文献   

7.
<金瓶梅>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向来的研究,着重于关注其"俗"的审美特点,忽视了"雅"的因素,有欠全面与公允.即以以"帘子"意象为切入点,也可以看出<金瓶梅>所营造的意境美、韵律美、意旨美,在"俗"之外也展现出富有诗意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8.
论《格林童话》中的幻想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幻想是童话的必要元素,《格林童话》中的幻想世界分别从人物之美、场景之美和结局之美几方面展现了幻想之美,以真实的时代气息和民间底蕴反映了幻想之真,在构思和语言上凸现了幻想之趣,以其经久不衰的魅力成为人类不灭的精神印记。  相似文献   

9.
童话是儿童文学中专门为儿童创作的主要文体,它在对少年儿童实施的素质教育中有非常重要的价地值.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开启少儿丰富的幻想,活跃他们充满想象的创造力;二是充分享受童话的诗意美,培养少儿的审美能力;三是拓宽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胡琨 《文教资料》2008,(35):29-30
狄德罗·德尼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军人物之一,其思想极具进步性和丰富性,<论美>是他早年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本文着手从美的客观性、社会性等方面论说他的"美在关系"说,以此进一步说明这一美学思想的开创性、进步性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口语美刍议     
社会的发展使口语表达倍受人们的重视 ,因此 ,如何创造口语美也就成了说不尽、道不完的话题。本文从语音、语意、语境、修辞、态势等五大方面着手 ,提出了口语美的标准 ,并探讨了口语美的途径 ,以期能给口语表达者带来一定的帮助 ,并使其口语表达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笔者自身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经验,积极引导学生从高中数学中发现数学的自然美,简洁美,统一美,对称美,奇异美,让学生享受数学所带来的快乐,从而乐于学数学。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列出数学美的四种特征,分析它们在数学解题中的作用,同时提出利用数学美教学的一些思考方法。  相似文献   

14.
物理学并不是抽象、枯燥的纯理论科学,她无时无刻不在从各个方面闪烁着“美”的光彩。物理学家对真理的探求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追求和完善美的过程,美是真的最高境界。物理教师应当把物理学中及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美的东西挖掘出来,用美的东西感染和打动学生,让学生在物理课堂上得到美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大学物理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中应渗透美育,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读文,作文,做人;培养情操,磨砺意志,完美人格;教师是指导者、引路人,教书更育人。  相似文献   

16.
刘禹锡诗风沉着稳练,风词自然,格律精切,意境优美,思想深刻,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其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志趣美、意境美、哲理美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17.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风格独特的散文,在对北平秋的"色"、"味"、"意境"和"姿态"的描绘中,寄寓了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情愫和对美的执着追求,流露了深远的忧思和落寞感,让读者品味到一种"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滋味,创造出生动和谐的优美的秋的意境。其语言也清新淡远,蕴含着色彩感和韵律美。  相似文献   

18.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声乐技巧的训练是手段,它是作用和服务于“情感”表达的。通过教学双方的全身心投入对音乐作品的分析与处理;歌唱的语言训练;规范而准确的形体表演,从而把声音美、语言美、形体美凝聚、化合而成综合的艺术美,达到“声情并茂”之目的。  相似文献   

19.
古代楚国保留下来的完整的建筑遗迹,目前尚未发现。本文仅就《湘夫人》《招魂》诗中所涉及的屋顶形式、宫室、建材、装饰、色彩及其建筑环境之美,作钩沉发微之探索。  相似文献   

20.
审美意识之于声乐艺术具有很重要的导向作用,不同的审美经验、审美趣味会直接影响表演者的风格。歌唱家作为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者,应在表演中融入自己的审美意识,并从歌唱技巧的审美、音乐心理感觉的审美、情感的审美、形象塑造的审美等方面,对作品进行分析、理解,赋予演唱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