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郝滢 《新闻三昧》2004,(9):26-27
“说新闻”又叫“聊新闻”、“侃新闻”,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新闻播报方式。这种新的新闻播报方式先后被各地电视台、电台的新闻类节目所采用,打破了“播新闻”一统天下的局面。如湖南电视台《晚间新闻》、江苏卫视的(《晚间播报》、凤凰卫视的《小莉看时事》、(《时事直通车》、楚天电台的《事事关心》等。“说新闻”是  相似文献   

2.
“说新闻”又叫“聊新闻”、“侃新闻”,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新闻播报方式。这种新的新闻播报方式先后被各地电视台、电台的新闻类节目所采用,打破了“播新闻”一统天下的局面。如湖南电视台《晚间新闻》、江苏卫视的《晚间播报》、凤凰卫视的《小莉看时事》、《时事直通车》、楚天电台的《事事关心》等。“说新闻”是  相似文献   

3.
林杨 《河北广播》2007,(2):81-82
随着时代的发展,广播新闻类节目的播报方式也随之发生着变革。从当初的“播新闻”派生出“说新闻”、“聊新闻”。直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广播新闻的播报方式还是沿用“播新闻”。字正腔圆、语势稳健、节奏明快、庄重大气是其主要特点,但也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进入本世纪,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环境越来越宽松,作为大众传媒的广播为了适应听众多元化的需求,“说新闻”、“聊新闻”等新闻节目播音方式相继出现,并逐渐被受众接受。  相似文献   

4.
杨曼 《中国广播》2005,(6):43-45
新闻类节日是各电台电视台的主体节目。时至今日,随着新闻节目的改革与发展,其播音创作主体——播音员、主持人也细化为新闻播音员、新闻评论员、新闻专题节目主持人等。“主播制”(新闻主播)已渐在各台新闻类节目中推行开来。随之而来的新闻类节目的播报方式也在逐渐发生着变革。为此,就播音界沿用多年的“播”新闻与近年来日渐时尚的“说”新闻这两种风格的播报方式,以及新闻类节目本身对此提出的要求做以下阐释:  相似文献   

5.
岳坤莉 《新闻窗》2013,(1):79-80
现代社会,新闻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是人们获得信息、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近年来,随着电视的迅猛发展,新闻类节目的播报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今,在广播电视不同类型的新闻节目中,我们既可以听到“播”,如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为代表的各台新闻联播节目,也可以听到“说”,如各台的新闻杂志类节目,还可以在同一个节目中听到说、念、播,例如现在流行的一些读报节目。  相似文献   

6.
李鹏 《今传媒》2013,(6):12-13
近年来,"说新闻"类节目铺天盖地般登台亮相。这种播报方式出现背景,从受众角度看,是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浮躁心态和巨大心理压力要求新闻媒体播报具有亲和力;从媒体角度看,是媒体之间激烈的竞争要求变革报道理念,更新价值取向,适应受众需求;从播报本身看,是传统的新闻播报方式已使受众产生排斥情绪和逆反心理。这种播报方式呈现的个性特色主要表现在播报方式由"播"而"说",主持风格由"同"而"特",表达样式由"板"而"活",突显了"说新闻"的通俗易懂和口语化色彩。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我们看惯了也习惯了新闻节目的播报方式。播音员正襟危坐、不苟言笑,播音时气沉丹田、饶有力度。因此,当《都市报道》浮出水面时,观众会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新颖独特的主持形式无疑是《都市报道》的一个亮点。主持人把传统的播报方式变为对话交流,把呆板的书面语言转化为生动的生活语言,以前觉得遥不可及的主持人随着交流的产生突然和观众靠近了。《都市报道》这种“软播报”的方式一经“上市”,就得到了专家和观众的认可。那么,能不能将这种较为成功的主持形式运用到新闻之外的其它综艺、服务类节目中呢?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衢州电视台在“说”新闻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笔者作为这次新闻播报方式改革的参与者,对如何“说”新闻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要掌握“说”新闻的特点。最早“说”新闻的是凤凰卫视的《凤凰早班车》,主持人陈鲁豫以“说”的形式把新近发生的大事小事向观众娓娓道来,活泼开放、自然大方的播报方式一下子吸引了观众的目光,随后,许多电视台也纷纷向“说”靠拢,主持人在播音时对稿件进行口语化处理,同时,语调降低,语速快慢有致,个性相对张扬,而话筒前的状态也变过去“一对众”的播报为“一对一”的交流,从而…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视新闻节目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消息类新闻节目从形式、内容,到播出时间、传播对象等各个方面都已经有了更加专业的划分。比如“说新闻”。这种新颖的播报新闻的方式受到了广大观众和业界人士的广泛赞誉。一时间,各省市地方台的消息类节目主持人开始了“仿效”或对“说新闻”的重新尝试。这些仿效和尝试却有点“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意味,走向了以下几个误区:  相似文献   

10.
《播报多看点》是湖南卫视2004年11月15日开播的一档大型新闻生活类节目,每周一到周五12点30分播出,日播40分钟。该节目面向全国市场,内容锁定为为生活服务的新闻,为个人服务的活动。节目主要特色表现为时尚化的处理新闻,个人化的心理援助,积极凋查百姓所关注的新闻,分为“播播事务簿”“H3街头报报”“重案看点”“专案看点”四个板块。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闻节目的变革和受众不断变化的需求.新闻播报方式也被赋予了新的要求。从一对众的“播”新闻到一对一的“说”新闻再到如今兴起的“演”新闻,“以受众为本”的传播理念正在为传媒广泛地接受和应用。笔就“播”、“说”、“演”三种风格迥异的播报方式谈谈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12.
李慧佳 《新闻窗》2012,(4):99-100
随着时代的发展,广播新闻类节目的播报方式也随之发生着变革。从当初的播新闻派生出说新闻、聊新闻。说和聊的出现并非人们凭空创造,而是应运而生。自广播诞生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广播新闻的播报方式一直延用播新闻。新闻播音员在播报新闻时,字正腔圆、语势稳健、节奏明快,让人听起来庄重大气,但往往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的发展,广播新闻类节目的播报方式也随之发生着变革.从当初的"播新闻"派生出"说新闻""聊新闻"."说"和"聊"的出现并非人们凭空创造,而是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消息类节目出现在屏幕上,消息类节目主持人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注意。在《现在播报》里我们认识了康辉和海霞,在《第一时间》里认识了欧阳夏丹,在《全球资讯榜》里认识了芮成钢,在《中国新闻》里则认识了鲁健,他们的出现将新闻类节目播报人推到越发显著的位置上,他们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人们对这些优秀的新闻播报人都冠以“主播”的称号。  相似文献   

15.
牛光夏 《青年记者》2012,(24):76-77
"说新闻"目前已经在电视新闻类节目中占据了颇为重要的位置,谓之半壁江山一点也不为过。越来越多的新闻栏目给自己定位为"说"、"侃"、"聊"、"拉呱",仿佛都想摆脱原来传统的新闻播报方式,挤进时髦的"说新闻"之列,仿佛新闻类节目改革制胜、赢得受众的法宝就在于此。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广播电视新闻类节目中,"说新闻"的形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一时间占据了各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类节目的主要位置.用说新闻方式播报的大部分都是一些社会新闻、民生新闻.当然,对"说新闻"的社会评价,目前并不一致,不少人认为"说新闻"是一大突破,一大创新,为新闻节目的改革开启了新思路;但也有人认为"说新闻"需要把握一个度,否则很容易庸俗化.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国内电视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继新闻节目直播之后,又兴起了一种电视新闻播报方式的新品种——“说新闻”。 以“说”的方式播报电视新闻,在国外较为普遍,它不同于传统方式的播报,播报者不像一般的播音员那样正襟危坐地对着观众播音,而是或坐或站,以轻松的口气和聊天的方式向观众夹叙夹议地播讲新闻内容。像中央台的《现在播报》、江苏卫视的《晚间播报》、南京电视台的《十二点报道》,以及南京十八  相似文献   

18.
陶虹虹 《视听界》2013,(3):100-101
新闻播报的一贯要求是,朴实无华,准确清晰,简洁明快,平稳顺畅。除了必须的字正腔圆、语句规整、语义集中,还要求以概述为主、语气平实,无浓墨重彩、甩腔甩调,在播音基调上感而不入。近几年,在电视荧屏上,随着资讯类、民生类节目的增多,越来越多的新闻播音员开始转变风格,采用播讲方式,显得亲切自然,接近于民生新闻的“说”。然而,这种亲切感又不同于说新闻,不同于广播节目中的谈话体,区别于方言类新闻主播的“侃”,是以一种清新自然的语调快速地讲述节目内容,有时,主持人会撇开导语发表几句自己的感受。一度,我曾怀疑,打开电视,从央视到各卫视、各城市台出现的这种新的播报方式是否会激起前辈们的严厉斥责?  相似文献   

19.
播音主持是新闻节目的喉舌,播音主持人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新闻节目的质量。因此笔者从对新闻播音员播报方式、对新闻评论类节目主持人创新、播报的多样化、主持人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0.
一、“说新闻”蔚然成风近年来,“说新闻”在电视新闻界可以说蔚然成风。最初,香港凤凰卫视《凤凰早班车》的主持人陈鲁豫一改往常的坐播为站播,语言上一改原来一板一眼的播报方式,而像平常讲话那样把新闻说出来。没想到这一改竟领了风气之先,这种播音方式在内地迅速风行开来。据笔者有限的见闻和不完全统计,目前内地采用“说新闻”这一方式的新闻栏目就不下十几个。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自不必说,它在这方面比《凤凰早班车》走得更远,都有了“戏说”的味道。就连中央电视台也在大潮的冲击下坐不住了,于是就有了《现在播报》海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