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我与孩子的故事:中午用好了餐,都会和孩子们一起到户外散散步,每次经过滑滑梯的时候,孩子们都会蹲下来玩上一会再走。这让我觉得很纳闷:是什么吸引住了孩子们的目光?于是我也蹲下了身子,和孩子们一起研究了起来:"看看,这朵花是蓝色的!""这边的是白色的!""这边也有,这边也有……"在孩子们兴奋的声音中,我终于知道了,原来是孩子们在研究草地上的小野花……我悄悄拿来相机,把孩子和小野花记录了下来。回到教室,  相似文献   

2.
人和人在一块儿都讲个"投缘",若投缘一切事情做起来都简单OK,和幼儿园的孩子们在一起亦如此。当孩子王十几年来,一向自认为比较有孩子缘,在孩子面前比较有亲和力,可我竟遇到了一件让我尴尬无比的事。周二下午,我如往常一样踏入了托班的教室。伴随着孩子们"Lucy来了!"的欢呼,进入我视线的还有一张陌生的新面孔。"Hello,告诉老师,你叫什么名字?""哇……"回答我的是一阵号啕大哭。我很诧异,明明刚才还玩得好好的,难道我长着一张凶神恶煞的  相似文献   

3.
"无论你是孩子的父母,还是孩子的老师,都可以像雷夫一样,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精彩他们的一生。"
  ---题记
  其实在更早之前就听过雷夫,读过雷夫,也知道《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的魔力,但也只匆匆瞥过,并未深读。这次在网络上完完整整拜读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陆陆续续的一些阅读让我大为震撼,在第56号教室,我欣喜地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与成熟。这里没有恐惧,只有师生间的相互信任与理解;这里没有差生,只有在老师点拨与引导下的一群自由飞翔的天使。现在,我不得不折服于雷夫,折服于他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雷夫,这位奇迹的创造者,也许我无法复制他,但是,我能从他成功的经验当中得到点什么收获也就足够了。  相似文献   

4.
黄彬 《四川教育》2004,(6):37-37
这是一堂六年级孩子毕业前夕的习作课——学写毕业赠言。令人感伤的背景音乐、一张张师生共同学习、生活的照片的回放,将孩子们带进了对往事挥之不去的氛围之中。当孩子们的情绪处于愤悱状态时,教师一句“此时此刻,你最想对谁说些什么”将孩子情感的闸门启开,他们纷纷吐露了自己的心声。一个孩子眼睛红红的,没有经过老师的允许,从座位上站起来,小声说道:“我想把我的话写在我设计的这张卡片上,送给黄老师。”我正想让孩子们讨论关于毕业赠言的写法,教室角落处站起来一个女孩子:“老师,我们搜集了好多赠言,可以参考吗?”“当然可以。那就请孩…  相似文献   

5.
目前,日本有1万多所幼儿园拥有移动教室。移动教室是日本的幼儿园和汽车制造商经过共同研究,专门为幼儿园设计制造的专用客车。其座位、车窗都是按照幼儿园孩子的身体特点设计的,以保证幼儿园的孩子们在汽车座位上感到安全舒适,并且能看到车外的一切。 2005年暑期,笔者在日本考察时看到一所幼儿园的移  相似文献   

6.
我发现自己还像个孩子,至少还像个孩子似地好奇、好玩,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希望和孩子们相通。 我常常教什么内容,让孩子们学什么内容,自己也同样兴致勃勃地玩什么内容。不仅课前,而且课后也玩个没完;不仅跟学习有关的,而且还节外生枝,玩衍生出来的内容。一轮《肥皂泡》教下来,我就玩出了“新水平”,能把肥皂泡吹得比篮球还大,让它在教室上空晃荡,那高兴劲,那情景,整个课堂都会沸腾,谁不想试一试呢?于是课内的、课外的研究兴致勃勃地、主动地开始了。 我去捉蚂蚁,常会忍不住跟蚂蚁玩起来。有一次引来一帮看  相似文献   

7.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老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一个人,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在一起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们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有爱的教育才是丰满的、真正的教育。如何让孩子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呢?我认为  相似文献   

8.
《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中雷夫说:"热爱阅读的孩子将拥有更美好的人生。孩子们都需要指导,即使是聪明的孩子。"作为一位语文老师,每每读着这样的话语,心中就激荡成波峰浪谷,想象着孩子们在成长之路上不断汲取着,想象着更多的家长能给班上这些独特的生命体带来清风明月般的诗意享受,让孩子不断地自由舒展,飞扬在广阔原野。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和孩子、家长们用心共同铺设起亲子乐读的馨香之路,为孩子播下幸福的种子。  相似文献   

9.
下课了,我像往常一样夹着书走过孩子们身边,蓦地,一句细声细气的童音"晚上去你的‘空间’踩踩"传入了我的耳膜。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平日里文文静静的女孩儿婷婷。接下来的声音更让我吃惊:"你多少号?加我啊""你的牧场几级了?""玩3366游戏可过瘾了!"……孩子们正聊得投机,并没有注意到我的偷听,有的神采飞扬,有的激动得小脸涨得通红,有的甚至手舞足蹈起来……天哪,我的学生们课余话题原来如此"时尚",身为31个孩子的"领班儿",我的心咯噔一下:网络带给孩子的是些什么啊?偷菜、斗地主、3366游戏、与陌生人聊天……难怪最近我发现有几个孩子精神萎靡,原来都是网络惹的祸。怎么办?一时间,我有些慌神儿。几天后的班会课上,我步入教室,二话没说,挥笔在黑板写下了四个字——"凌水一粟"。孩子们丈二和尚摸不着  相似文献   

10.
还未到教室,便听见教室里像沸腾了的水。我疑惑地走进教室,孩子们见到老师顿时安静下来。"你们继续聊呀,让老师也听听!"这一说不打紧,反而让孩子们坐得更端正。我犯起了嘀咕:明明让他们接着刚才的话题说下去,怎么反而没有动静了呢?还真以为我"损"他们哪!连续说了几次,孩子们还是一言不发。我预感"有戏",这与平时的状态太不一样了。"张忻,你们都在说些啥,让老师也分享分享。"我只好指  相似文献   

11.
每个孩子都拥有独特的天赋,正如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由于个性差异的存在,所以我们看到了、触摸到了、感受到了丰富多彩的孩子们的世界:或调皮捣蛋、或温顺规矩、或聪明活泼、或沉静胆小、或寡言多思……与孩子们一起学习生活的日日夜夜,我学会了许多,也明白了很多,我更知道暂时落后的孩子离不开老师的赏识。赏识,让孩子们永远充满希望。  相似文献   

12.
记得有这么回事,一群可爱的孩子在校园内游戏,一男孩突然发现梧桐树下有几只小蚂蚁在搬一只绿头苍蝇,它又叫来几个伙伴一起观察小蚂蚁的活动。孩子们聚精会神地看着,连老师敲小铃集合的信号都没听见。这时老师发怒了,走来对孩子们大声说:“谁再蹲在地上看蚂蚁,我就让谁把蚂蚁吃掉!”孩子们慌忙地走进教室,可是还不时回头,依恋地望望窗外。看到此情此景,引起我的深思。如果老师能和幼儿一起观察蚂蚁搬食,引导幼儿观察蚂蚁怎样用触角与同伴互通情报,同心协力把食物搬到自己窝里,孩子们会多么高兴啊! 我比较重视幼儿观察自然的兴趣。当我看到幼  相似文献   

13.
李邦秀 《贵州教育》2010,(12):23-24
多年来,我一直坚持让自己的学生写周记。实践证明,周记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也是师生思想沟通的桥梁,感情融洽的纽带。通过周记,我读懂了孩子们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从而在配合班主任、家长引导孩子健康成长方面有了目的性、方向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八年前,我怀揣着对"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理想和憧憬,踏上了幼教的工作岗位。当我第一天走进教室,面对天真可爱的孩子们,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俨然是一个"王",被孩子们簇拥着、崇拜着,久违的童真又回到了自己的生活中。这就是我将终身为之奋斗的事业!我将尽我最大的努力,让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让孩子拥有快乐的童年!  相似文献   

15.
离别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当我拎起包转身的一刹那,却蓦然发觉自己有一种想流泪的感觉,鼻子酸酸的,泪水润湿了眼眶。面对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我该讲些什么呢?想想当初在冬阳送暖下与四十余名学友一起来到孩子们身边,孩子们鲜花般的笑脸竞相绽放在寒冷的冬天;怎能忘却曾经师生欢聚一堂,调侃戏耍;怎能忘记  相似文献   

16.
1构建和谐、温馨的教室人文环境班级是学生成长的摇篮,也是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因此班级应该成为师生共同拥有并热爱的精神港湾。宽松、和谐、健康、独特的育人环境,不仅能启迪  相似文献   

17.
过失体验     
董多恩老师来自美国,我和她一起在耀中国际学校工作已经两年了。我们所教的班级是学前班,班上的孩子大都五六岁。董老师非常喜欢班上的孩子,不仅教他们各种知识,更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她通过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事情,教会孩子去爱别人、关心别人和体谅别人。一天中午户外活动回来,孩子们像每天一样入厕、洗手、喝水,然后回教室安静地阅读图书。看到大部分孩子已经回到了教室,我和董老师也回到了教室,准备一会儿要给孩子们讲的故事。就在这时,从厕所传来了哭声。我赶快走到厕所,只见江山小朋友头上、衣服上全是水,正站在那里大…  相似文献   

18.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 系于教师。教师素养的提升是学校发展、学生成长的关键。走在校园里,我常常在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的教师究竟能教给孩子们些什么呢?学校是家园,那么,我们这个可爱的家园能给孩子们带来幸福吗?看到放在案头的两本书《每个孩子都是天才——用赏识教育法培养孩子》和《追求阳光心态》,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相似文献   

19.
<正>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常规、游戏活动、组织教育中,要拥有"三心"。一、童心首先,幼儿教师要有一颗童心,想孩子们所想,乐孩子们所乐,能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用一颗童心与孩子们相处,和他们一起打闹、一块开心、一起难过、一起发现、一起探索、一起游戏、一起成长。小班时,孩子刚入园,为了让孩子们尽快熟悉陌生的幼儿园环境和与家人暂时分离而焦虑不安的情绪,我们既要做他们耐心细  相似文献   

20.
一、一个问题引出的一个主题一次环保课上,我和孩子们一起讨论"身边有哪些环境问题?",没想到,一个孩子们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引起了我的注意。这就是学校周围的道路上宠物粪便过多,很多孩子都有过踩到狗粪的经历,戏称学校周边的马路是"地雷街"。看着孩子们兴奋地说着自己看到的情况,以及笑着同伴们踩到狗粪的经历,我觉得这是一次难得的引导孩子们开展实践探究性学习的机会。于是,我问孩子们:"针对宠物粪便,大家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孩子们展开了积极的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