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会写作文。从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到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每一课,每一单元,都体现了作文教学的思想;然而,我们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视了这一点,把语文教学与作文知识的传授分割开来,即课文归课文,作文归作文,二者之间少有关联。这就是学生感到作文难的主要原因之一。耍知道,作文是由字、词、句、段、篇构成的。低年级的教学,如果不是在教学生识字的基础上认真引导学生组词、扩词、造句,或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说话等练习,到了中高年级哪有基础进行写作呢?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如果只是从旬段到篇章,从大意到中心,从分析到归纳讲得头头是道,不从课文中的遣词造句、篇章结构、写作方法等方面给学生进行详尽的讲解,不在“借鉴”上进行点拨指导,  相似文献   

2.
讲读课文教学结构“三法”山东宁阳县教研室张树举“讲──读──练”式讲读课文教学结构的原则方法是:讲:可分为重点讲、略讲、不讲,体现教材训练重点的凭借(如:重点段、重点句、重点词等)及“三点”(即课文的难点、疑点、特点)。要重点讲。一般的训练(包括过渡...  相似文献   

3.
关于英语教学怎样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和经验,介绍一些做法.一、以课文为中心,修枝强干课文中的语言材料是讲授的主要内容,课堂教学应保证学生把这些语言材料学到手.我校教师教一年级课文时,鉴于短课文比较简单,对新出现的语言现象,如果不太难于理解,他们都先让学生读读、练练,体味以后再讲.二年级的课文比较复杂,讲解逐步增多,讲解时,他们注意两个方面:1坚持就词论词,词不离句;就句论句,句子不离课文.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是教师凭借语文教材,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理解、掌握和发展语言的过程,其课堂教学结构有它自身的特点。纵观目前语文课堂教学结构,大致有以下几种基本类型: 一、讲授型结构。这种课堂教学结构以老师的讲授为主,重视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它要求教师认真地把课文讲解清楚,并且注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听讲和完成作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讲为主,讲、读、导、练有机结合,具体结构如下: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相似文献   

5.
<正>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密不可分,一篇好的课文就是一篇好的范文,借助学生学习课文的余兴,唤起学生创作的激情,这是作文教学的一个突破口。从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做起,课堂练句,由练句到仿段、仿篇,由仿篇到创新,这样既符合"读为基础,以读导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的原则,又能培养小学生习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加强练句,丰厚累积语文课强调多练,不是把学生引进题海,而是教师围绕学习目  相似文献   

6.
正一、语文课文整体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语文课文整体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是读法。讲读即讲解地读,基本模式是"读、讲、议、练"。读,是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通过多读、熟读和背诵,让学生自己感受、思考、分析和理解课文。讲和议,是教师针对文中的词、句、段、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等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议论或回答,对课文的关键处和学生的疑难处,教师则要做精当的讲解,使学生做到字求其训,句求其义,篇求其旨,在  相似文献   

7.
现象一,教师要求“多”,学生掌握“少”。一篇课文,一堂课教学,有些教师从组词造句、段落篇章诸多方面提出不同的要求,想通过一篇课文、一堂课的教学,解决若干问题,让学生掌握许多知识,结果是“欲速则不达”,事与愿违。 对策是,每堂课突出一个重点,解决一个问题,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一课一得,学有所获。   现象二,教师讲得“多”,学生听得“少”。有些教师片面地认为,要使学生读懂、会用,就应该多讲。他们在课堂上滔滔不绝,不厌其烦地讲解。然而,学生却听得索然无味,哈欠连天。因为教师的面面俱到、滴水不漏的讲解抑…  相似文献   

8.
听了斯霞老师教的《江姐》一课以后,有一个鲜明的感觉,那就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斯霞老师能自始至终扣紧课文,讲深讲透课文的字词句章等基础知识,切实地指导学生进行巩固基础知识的基本训练。在教学中,斯霞老帅还根据学生的知识实际,该咬文嚼字细讲的就细讲,能简单扼要略讲的就略讲,不是—般对待。譬如生字词的教学,斯霞老师就是从学生的知识实际出发来处理的。如“万籁俱寂”一词,学生是很陌生的,她就先用师生谈话的力法,逐字分析,给学生以充分理解的机会,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讲解它的意义,对其中笔划比较复杂的生字“籁”,还作了书写指导,帮助学生加深记忆;而对偎、悸等生字,因学生容易理解,她就不多费口舌。因此,所化的时间不多,而学生却理解和掌握了。讲读分析也是这样。在《江姐》一课的讲读分析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外加什么词语、思想去“丰富”学生的词汇,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而是老老实实地根据课文本身提供的语言材料,根据课文本身体现的教育精神,深入细致地进行教学。例如,她在分析讲解“她没哭,嘴唇微微抖动”一句时,不是抽象地讲这句话表现了江姐怎样的优秀品质,而是通过这句里一字一词所表达的意思,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心理,仔细研究了  相似文献   

9.
一、词不离句 教新的词汇我们可以从句子练起,利用旧句型教新词。教师先说英语句子,进而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和需要,再对新词进行单讲单练。中学英语课本中的句型练习,为在句子中讲练单词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中学阶段以“结合句型讲解单词和词不离句讲练生词”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
讲析课文只有找准课文突破口,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迅速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才能冲破程式化的教学旧框框,为学生创造自学多练的条件,使他们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说的“突破口”,不一定是文章的重点,但必须是带动全篇的关键点,仿佛战场上的咽喉要冲。“突破口”要小,可以小到一词一句,一个细节。小到有利于分析人物形象,有  相似文献   

11.
在在英语课文教学实践中,我实施了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疏导为辅的语言训练过程,其模式是:预、读、讲、启、听、练.预:即学生在课堂上预习要学的课文.预习前,教师提出预习要求,学生借助字典拼读单词、试读课文.读:即学生轮流朗读单词和句子.拼读有错的,先由另一学生正音,最后由教师校正.讲:即由学生讲解句意,归纳小结所学过的内容.启:即对学生读错、讲错的词句,教师要予以启发,经过学生的"苦苦思索"后,教师再行点拨.听:即听课文录音.让学生边听、边读、边想、边记.练:即对所学内容都要进行练习、检查、巩固.通过学生对课文的范读、领读、问答、复述等形式,进行语言强化训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拼写生词、连词成句、转换句型等练习,对学生掌握词、句、文等情况检查验收.辅导学生自学课文的这六个环节是一个灵活有  相似文献   

12.
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加强词语教学是当前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项必要措施.现在谈谈我在这方面的实践情况和初步体会.一、讲解词语要注意联系课文.讲解词语最基本的方法是给词语下定义.但如果光下定义,脱离了课文,对学生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掌握与运用词语都没有好处.比如毛主席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糟得很’和‘好得很’”一节里有“满城风雨”一词.我第一次教这一课时,就光给这个词下了“比喻某一件事情传播很广,引起轰动,到处议论纷纷”的定义.我以为这个定义已说得清清楚楚,无需多讲了;可是当我出了包括“满城风雨”在内的几个词让学生作一次写一段话练习时,从一个小组统计,有不少学生对这个词语没有掌握或没有完全掌握.这一情况引起了我的深思,原来是在讲解词语时脱离了课文,没有通过词语把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的农民运动的伟大力量和重大影响揭示出来,而是就词语讲词语.吸取了这一次的教训,在第二次教这一课时,我把“满城风雨”放到课文中进行讲解:正因为“一切帝国主  相似文献   

13.
大纲指出,“作文是学生思想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并确定了“四年级……以篇章结构为重点;五年级以篇章结构、练习写作为重点。”由此可见,高年级作文教学应在前三年作文教学基础上尽全力抓好篇章训练。几年来,我在篇章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上作了一些试探。一、充实篇章的内容学生写作文时,往往提笔就觉得不知写什么好,或者即使写了作文也是内容空洞,常用一些  相似文献   

14.
本次基础训练包括“字·词·句”、“阅读”、“作文”三部分。综观这些内容,其目的、要求不仅体现了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而且突出了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注意事物的联系”。在教学时应注意讲练结合,以练为主,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一、明确目的,自主学习。基础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教师要明确每一道题的训练要求、意图,有的放矢地创设自主学习的过程,让全体学生都得到扎扎实实的训练。基础训练的“字·词·句”训练安排有四道题。前三题都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自练自得。如,第三题是选择字词的正确意思…  相似文献   

15.
多练,是学生写好作文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让学生多看多练。”教师“应当利用各种机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力,启发学生多动笔,逐步养成爱动笔的习惯”。遵循这一精神,近年来,我注意利用课文设计多种形式的作文题,使学生获得了多练的机会,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延伸课文练作文。即在课文结尾处,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使课文内容得以延  相似文献   

16.
一、训练意识的强化1.讲练结合。教师不仅讲授知识,而且注意引导学生当堂消化知识,在阅读课教学中,教师在讲解课文的同时,把讲解的过程视为训练过程,通过以训带讲的方式,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达到训练的目的。这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讲练结合,而是在教学环节上,...  相似文献   

17.
根据《大纲》对三年级学生提出“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要求,我在教学中注意做到“租讲一篇,精讲一段”。在教学《大雪山》这篇读讲课文时,我就抓重点段第六段,指导学生分析理解,其做法是:一、从词句入手,理解每句话是怎么写的。我在引导学生能达到说出“这一段由四句话组成,第一句写风,第二句写冰雹,第三句写雨,第四句写积雪”这个基本要求后,接着告诉学生,这段写“风、冰雹、雨、雪”的话都突出个“大”字,我们先看课文,写风是怎样写的?学生回答:“风卷着雪花,万马奔腾似的,从山顶上呼啸而来,把战士们吹得摇摇摆摆,站不住脚。”对学生这样的回答我不满  相似文献   

18.
一位老师在讲解小语九册26课《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大段开头四个自然段时,通过默读引导学生理解本段大意是讲卖火柴的小女孩贫苦悲惨的生活后,立即要求学生自学这一段,划出课文中描写刻划小女孩贫苦悲惨生活的词句。学生自学后,纷纷举手,发言热烈,一下子讲了十几个有关的词句。面对同学们高昂的学习积极性,老师因势利导,从这么多词句中选出小女孩“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一句中的“蜷着”一词加以分析讲解: 1.让学生读准“蜷”字的音,并在“蜷”字的“巳”部位用红笔标明,要求学生注意写法,再问学生“姥”字是什么意思,并想想“蜷”是一种怎样的形态,“蜷着腿缩成一团”说明什么。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开发学生智力,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以语言为中介,在进行听、说、读、写训练中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教学中,我反复探索,总结出开发智力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语境”中开发智力 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经验告诉我们,阅读教学必须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即语文教学要在“语境”中开发学生智力。它要求我们结合语文的语义情景解释词、句、段、篇,把语文训练和思维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课文的语义情景是影响学生理解字、词、句的重要因素。所谓语义情景,就是教…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学的传统做法是“先讲后练”。先由教师讲解“清楚”,然后才让学生“依样画葫芦”。教师在没有讲“清”。之前,始终不敢放心让学生练。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法弊病不少:其一,教师讲解学生洗耳恭听、“吃现成饭”。如此下去,当学生自己遇到新问题时只能束手无策。其二,教师为了“讲深讲透”,势必要占用大量的时间,学生练习的时间太短促。这样,不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提高。其三,差生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