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众所周知,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本身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何把这些文化的内涵渗入到中学的教材之中,让学生更早地接受这些文化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变成了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正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为了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教师们常用到识字游戏。这些游戏的介入,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使识字课堂生趣盎然。在此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可以收到良好效果。我的做法是,将语文教材中一些承载着生动文化信息的文字,请进"五彩汉字城"。"五彩汉字城"的每座小屋里都住着生字词,这些字词都带着  相似文献   

3.
语文学科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在传统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教师一要立足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二要精心设计,在课堂中有效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三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从而让学生积淀文化底蕴,打好传统的根基。  相似文献   

4.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承,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知识内涵与素养,让学生获得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知,丰富他们的文学积淀。文章基于此点,对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渗透与传承路径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20,(88):99-100
初中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在教材各个板块都设计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德育课程,须在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诵读、解读、探究等多样化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受其魅力,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入学生的心灵,从而深化学生文化认同,坚定学生文化自信,从根本上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要充分挖掘现有教材的文化内涵,进行文化渗透,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7.
现在的大学英语教学不只是进行语言知识方面的教授,而且对语言中存在的一些内涵知识也有一定的渗透。大学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把英语教材中的知识用科学的方法教授给学生,在进行教授的时候一定要把教材中蕴含的文化充分的挖掘出来,并把一些和课本上有关的知识补充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对西方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时候还要把西方的那种文化教授给他们,而且还要培养学生们的听说读写能力,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不应该只看到教材上的内容,应该深入理解每个知识点和教材的编写意图,积极发掘数学与生活、数学活动、思考过程等方面的文化内涵,并将这些数学文化渗透在教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9.
统编教材在中国文化方面有了更多的渗透。为了在教学中深化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教师可以合理利用教材插图展开教学,利用插图导入新课,利用插图理解课文,利用插图进行美育和德育,从而将中国文化的内涵渗透到学生心里。  相似文献   

10.
杨明月 《新教师》2023,(1):50-51
文化意识充分体现了核心素养的育人价值导向。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有助于落实新课标,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基于此,教师应注重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梳理教材,明确系统教学目标;寻找融合点,自然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托主题语篇,渗透文化内容和传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品味文化底蕴和内涵。  相似文献   

11.
音乐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审美素质上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学音乐课堂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意义重大。应该在音乐教材中的传统元素、传统古代诗词、传统乐器、现代教学技术以及结合地域特色等方面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渗透。  相似文献   

12.
林丽洪 《教师》2019,(12):31-32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承载着丰富的中国文化,它也是传承中国文化的载体,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小学语文教师要认识到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然后承担起传承中国优秀文字与经典文化的责任,并将这一传承责任延续到学生身上,让作为未来栋梁的学生了解到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渗透与发展,懂得主动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基于此,文章主要探讨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运用。  相似文献   

13.
彭杨 《华章》2011,(29)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要充分挖掘现有教材的文化内涵,在课内、课外进行文化的渗透,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对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及综合素质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民族艺术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淳厚的艺术内涵和生动的历史痕迹。有效地整合地方特色的传统艺术和初中音乐教育,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是每个中学音乐教师的责任。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渗透地方特色传统艺术文化,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领悟音乐的内涵,增强学生民族意识和弘扬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5.
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本文以如何贯彻实施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让音乐课成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科,引导学生在音乐上的持续发展,建立学生终生热爱音乐的意识入手,论述了传统文化渗透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意义,并对传统文化的引入策略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每单元都安排了“熟记成语”这一练习形式,把成语编成“语串”,让学生读读背背,进而尝试运用。这些成语押韵合辙,琅琅上口.易于学生熟读成诵,同时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有利于学生形成深厚的文化积淀。  相似文献   

17.
温春招 《教师》2020,(12):63-64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数学文化的全面渗透,并以此为教学生发点,发掘教材文化要素、强化数学活动的文化渗透、开发隐性文化课程,让学生全面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自然形成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众多内容,教师从数学文化角度展开教学探索,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接触数学文化、感知数学文化、应用数学文化,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科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8.
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新课改理念要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文章基于高中语文教学中师生缺乏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弘扬意识、传统文化传播途径匮乏、外来文化冲击明显等问题,指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需在深入挖掘教材资源、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基础上,对教材名篇进行拓展,实施延伸学习,让学生在表达实践中思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验深化,以实现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9.
在英语教学中,缺少中华文化的渗透,会影响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诠释和表达。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立足教材,挖掘中华传统文化;通过多样的活动,渗透中华传统文化;营造氛围,引导学生感知中华传统文化;通过口语练习,整合中华传统文化,让英语课堂成为文化传承的课堂,让学生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高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体会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基于此,本文重点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