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外汇储备随国民经济对外依存度提高而适度增加。对维护人民币的国际信用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影响外汇储备的因素在近十年主要有哪些因素。保持多大的规模为宜。通过计量分析建立了解释能力很强的模型。并用以预测今明两年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度总量。  相似文献   

2.
从1949年至今,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经历了从无到有,到不断积累的过程。改革开放之前,外汇储备较少,波动也很小,改革开放之后,则逐年增加。通过对外汇储备规模变化的研究把外汇储备规模分为四个阶段,通过分析高额外汇储备的原因,研究高额外汇储备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以及外汇储备超常增长带来的问题。文章首先对我国外汇储备适度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按照传统标准,目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远远高于合理水平。随后提出了衡量外汇储备适度规模标准的新变化,按照新标准,中国的外汇储备可以稍高一些,但目前的水平仍有些偏高。随后,文章分析了中国外汇储备规模过大、增长速度过快对中国货币调控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外汇储备的管理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自1994年以来,中国外汇储备量急剧攀升,位居日本之后,列世界第二位。相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状况来说,该储备的规模是否适度?本文首先给出一个简单的中国适度外汇储备规模模型。由于外汇储备的变动对于宏观经济运行具有实质性的影响,因而又从长远和宏观的角度提出应注意的问题和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拥有全球第一位的外汇储备规模,在当前欧美债务危机不断演化、国际金融市场形势动荡的背景下,高额的外汇储备将使中国经济面临较大的风险敞口。应通过逐步改革中国汇率制度及外汇管理体制、积极改善和控制外汇储备庞大的规模、优化外汇储备投资结构等措施,确保中国高额外汇储备的安全并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运用灰色关联法对影响我国的外汇储备的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我国外汇储备的主要关联因素,并运用GM(1,1)模型对未来几年的外汇储备量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特点,指出我国外汇储备的积累过程可以1994年和2001年为时间节点,划分为三个阶段;对我国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三个主要影响方面:出口导向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国际资本的流入和防患于未然的心理;选取了外汇储备的对数、外商直接投资的对数、进出口依存度、人民币汇率和金融开放度作为模型的变量,运用Eviews6.0软件对1985年到2011年的年度数据进行统计检验,得出进口依存度对外汇储备规模具有负向影响,而出口依存度对外汇储备规模具有正向影响;从长期来看年平均汇率和外商直接投资都对我国的外汇储备具有显著影响,存在短期外汇储备规模向均衡汇率调整的机制,其中外汇储备自身在短期和长期波动中的作用都较大。  相似文献   

8.
外汇储备,是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中特殊且重大的问题,外汇储备规模过大,对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长期增长都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而外汇储备投资的安全性,外汇储备的最终归属,也是困扰外汇储备的重大问题.本文认为,追求贸易顺差的重商主义情结是外汇储备规模累计过大的主要原因,外汇储备的最终归属是全体居民而非央行,把外汇储备在居民间分解,是可以而且应该考虑的.放开民间对外投资,是解决中国外汇储备问题的根本性措施.  相似文献   

9.
合理的外汇储备规模对一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现状进行分析,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外汇储备的影响作用.其次,基于1995-2014年的年度数据对影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GDP、人民币汇率、进出口差额、实际利用外资额、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以及经常项目差额为解释变量、外汇储备总额为被解释变量建立OLS模型,并进行了计量经济学检验及修正.最后,根据构建的模型进行结果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外汇储备自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增长迅速,外汇储备规模问题引起国内外金融界的高度关注。本文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进行了分析,并运用需求因素分析法测算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度区间,阐述了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过高的负面效应,提出了控制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加强外汇储备管理,消除外汇储备规模过大、增长过快不良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式的不平衡问题越来越为当局政府所重视,并明确提出将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作为保持宏观经济基本稳定的重要任务之一.从影响我国外汇规模因素出发,试图从数量分析的角度找出引起外汇规模扩张的主要因素,从而为有效控制外汇储备规模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伴随着我国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我国外汇储备是否过多就一直存在着争议.学术界的争议观点主要有三种:不足论、合理论和过多论.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综合地、动态地、合理地考察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随着外汇储备的继续增长,外汇储备规模的争论也会继续下去,但争论会减弱,更多的关注将放到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应对策略方面.  相似文献   

13.
张静 《三明学院学报》2005,22(3):262-267
文章从汇率体制改革和利率市场化改革、改变贸易政策和资本与金融账户的非均衡管制、提高超额外汇储备的投资效率等方面人手,在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和增速合理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持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和增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主成分回归的方法,建立了我国外汇储备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实际利用外资额和GDP规模是影响我国外汇储备的主要因素,进口额、汇率、进出口差额也对我国的外汇储备造成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16年1月7日公布的数据,截至2015年12月31日,中国外汇储备在当年减少了5127亿美元,从而为持续二十多年的上升期画上句号。在外汇储备持续增长的这些年里,通货膨胀的压力也逐渐凸显。外汇储备和通货膨胀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宏观经济研究的焦点,文章在理论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相关分析、回归模型等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对1995年到2014年通货膨胀与外汇储备的数据进行研究与分析,可得出结论院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呈稳定的正相关关系,短期内可能会有偏差,但是长期来看,两者一定呈正相关关系,最后针对所得到的结论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对改善我国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的现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中国外汇储备增长迅速,规模不断扩大,逐年呈上升趋势。然而,持续不断增长的外汇储备也有可能给中国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应从多方面对巨额外汇储备进行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7.
基于金融稳定的国际储备合宜规模与结构是目前国内外学界的研究热点,目前普遍认为中国的外汇储备总量已经明显过度,但对其黄金储备规模如何适度却莫衷一是。通过构建一个包含黄金储备、金融不稳定、跨境资本流动以及实体经济变量的系统分析框架,采用理论模型和实证方法探讨影响新兴市场经济体黄金储备的相关因素,继而模拟中国适度黄金储备规模的综合研究结果表明,金融不稳定程度的提高将会直接导致黄金储备占比的显著上升;国际储备对抵御经济金融危机的作用是有限度的,外汇与黄金储备之间不存在简单的替代关系;中国货币当局应在缩减外汇储备规模的同时,逐步增加黄金储备量并将其维持在3000吨左右,继而通过合理优化国际储备结构以确保国内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18.
利用线性回归模型对我国外汇储备影响因素进行了建模。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美元兑人民币年均汇率是影响我国外汇储备储备的最主要因素,外债余额是影响我国外汇储备的重要因素,实际利用外资额和进出口差额对我国外汇储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2013年以来,在欧美债务危机的负面影响下,全球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当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庞大,结构上过度集中投资于美元和美元资产以及欧元和欧元资产。导致我国的外汇储备资产将面临着规模过大和结构不合理的风险,这些风险对我国的经济和金融领域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基于此,本文根据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和成因,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管理所面临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外汇储备管理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外汇储备呈现激增的态势。截至2011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已达31 974.91亿美元,接近3.2万亿美元。庞大的外汇储备证明了我国的经济实力,但如何管理如此巨额的外汇储备也成为困扰我们的难题。我国在外汇储备运用上一直处于投资低收益率的状态。本文通过计算我国外汇储备的总收益、总成本、净收益以及净收益率,研究我国外汇储备的低投资收益率现状,继而提出提高外汇储备投资收益率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