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月球和太阳     
探索月球奥秘围绕“月球”这一话题,展开想象,写一篇五六百字的文章。(新人教版)提示:中国第一个太空人杨利伟进入太空以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谈论“月球”,这给古老中国关于“飞天”“嫦娥奔月”的美好传说又蒙上了一些神秘的色彩。那么针对“月球”这样的话题,针对我们这次作文训练,我们该如何运用想象来描绘月球呢?我想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1.以2005年8月美国“发现”号成功着陆为背景,设想自己是“发现”号上的一员。自己登陆月球后会看到什么景象?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讲述“科学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道理。2.古往今来,有关月亮的诗句…  相似文献   

2.
古有嫦娥奔月,今有“嫦娥”撞月。嫦娥奔月诉说着中国人对月球的遐想与向往,“嫦娥”撞月则是中国正式吹响了登陆月球的号角。  相似文献   

3.
罗建美 《物理教师》2008,29(4):59-60
2007年10月24日北京时间18时,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1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嫦娥1号”先绕地球做椭圆轨道运动,经过4次变轨,于10月31日成功转入地月转移轨道,直奔月球,11月5日,月球将正式拥抱来自中国的“信使”,中国“嫦娥1号”将成为一颗真正的“月球卫星”,经过第2次、第3次的制动,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奖励》2004,(4):22-23
当世界讨论到登月问题时,中国发出了响亮的声音。“或许下一个漫步月球的将是中国人”,英国《经济学家》在一篇报道中这样说。1962年始,我国学者就开始了对“月球轨道”和“阿波罗”等月球系列探测器进行跟踪性与综合性研究,积累了相当的研究基础;在工程技术方面,我国现有的运载火箭与发射场能适应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5.
这一天终于来临——中国人几千年的“奔月”之梦,终于有了一个真正迈步实现的行程。2004年2月,中国国家航天局宣布,中国正式启动月球探测计划。中国的月球探测计划分“绕、落、回”三个发展阶段,都属于不载人探测活动。已经启动的第一期工程,取名为“嫦娥一号”绕月工程。其目标是在2007年前发射一颗围绕月球飞行的卫星,利用先进仪器对月球资源和能源分布及特殊环境进行全面探测,获取月球表面三维立体影像。第二阶段的目标是争取  相似文献   

6.
越飞越高     
我国探月计划“嫦娥工程”已经启动。3~5年内,我国将发射“嫦娥一号”卫星,对月球表面进行探测,并实现在月球软着陆。中国探月计划将分三步走,可以用“绕、落、回”三个字概括。“绕”指的是在2007年之前发射一颗重约2吨的月球卫星,绕月工作一年。获取一些科学数据,包括拍摄月球表面的三维图像,分析月球表面的资源含量和分布,探测月球表面土壤厚度以及监测地月空环境。“落”是  相似文献   

7.
“带我去月球,走出纷争喧扰的生活……”哼着张雨生《带我去月球》那悠扬的乐曲,我登上了神舟十号飞船,去造访闻名遐迩的“中国月球村”。“哇噻!”走出舱门,我不禁被眼前梦幻般的景象所吸引。巍巍的环形山下,一座巨大的飞碟状城堡闪着银色的光芒映入眼帘。城堡上,“中国月球村”五个镏金大字在月空下熠熠生辉,鲜艳的五星红旗在灰色的环形山背景中显得格外醒目。从地下甬道进入月球村,展现给我们的是“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有声”的世外桃源。村里芳草萋萋、绿树森森,蝶飞蜂舞、鸟语花香。与我想像中的“可怜今夕月”、“老兔寒蟾泣天色”的广…  相似文献   

8.
七色镜     
《小学生导读》2012,(3):2-F0002
嫦娥一号 中国自主研制并发射的首个月球探测器,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  相似文献   

9.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乘“阿波罗”11号飞船首次登月。阿姆斯特朗率先踏上月球那荒凉而沉寂的土地,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并在月球上行走的人。“这是个人迈出的一小步,但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这句名言就是他说的。“月球上的下一个脚印很可能是中国人的!”美国一位宇航员在“神六”成功发射以后说了这句话。那么,我们中国人什么时候也能到月亮上去,到广寒宫中和嫦娥姐姐相会呢?其实我们国家在很多年以前就已经准备登月了。我国月球探测要分三步走,即“绕”、“落”、“回”,奥运会前有望走出探月第一…  相似文献   

10.
月球医院     
公元2030年,人类载人航天技术取得迅猛发展。因为工作需要,我奉命前往中国第一个月球基地——“故宫站”,担任来往于地球和月球之间的飞船的船长。“故宫站”是一个集科学探索、医疗救护于一体的综合性月球基地。  相似文献   

11.
小禾 《宁夏教育》2009,(1):40-40
根据“嫦娥一号”获取的数据,中国科学家首次精确地测出了月球最高点和最低点,并发现,月球比地球更圆。“嫦娥一号”卫星测挖系统VLBI分系统总体技术主任设计师平劲松表示,“月球形状接近一个完美的圆”,其形状扁率为1/963.7256,相较于扁率为1/298.257的地球,月球要更接近圆。  相似文献   

12.
调查显示国人看好十年内中国人将登上月球在“北京市公众科学素养状况调查”问卷中,列出了“治愈癌症和艾滋病”“精确预报地震”“中国登上月球”“发现长期储存或处理核废物的安全方法”“揭示气功和中医的奥秘”5个选项,以期调查公众对这些科学技术事件在十年内发生的可能性的看法。结果发现,受访者认为中国在10年内“完全有可能”  相似文献   

13.
在2001年12月15日开幕的“科学与公众”科普论坛上,中国月球探测首度科学家欧阳自远介绍,中国已启动了自己的登月计划,做计能在10年内完成。而且他认为,人类将在2020年到2030年间在月球上建立一批月球基地。建立月球基地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解决月球上的空气、水和食物。  相似文献   

14.
科教大观     
《神州学人》2003,(9):32-33
中国探月技术攻关获重大进展“嫦娥”加速奔月中国月球探测计划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日前透露,中国月球探测计划“嫦娥”1号工程的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大进展,工作进度表已经编制完成,一切工作正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但“嫦娥”1号月球探测卫星究竟何时能上天奔月,欧阳院士表示现在还难以确定。 (据《光明日报》)中国已攻克“东方红四号”卫星研制所有关键技术7月2日来自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消息:代表中国空间技术最新水平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东方红四号”研制工程进展顺利,卫星所有关键技术均已攻克,并在整星工程阶段得到验…  相似文献   

15.
2007年10月24日,我国自主研制、发射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顺利发射升空,2009年3月1日成功撞击月球。中国月球探测一期工程取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6.
肖飞燕 《物理教师》2009,30(5):61-62
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首次成功登上月球,实现了人类登上月球的梦想.2007年,中国“嫦娥1号”月球探测卫星成功奔月.由此以探月为背景的试题时有出现,2007年全国高考和2008年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就出现了两题情景相似的试题.  相似文献   

17.
月球稻     
<正>公元3025年。“今天,中国月球水稻团队,实现千年前‘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的‘禾下乘凉梦’,在月球试种的1号月球杂交水稻正式丰收,亩产628公斤,人类发展迈入一个新阶段……”全息月亮巨幕电视机里,女主持人的声音甜美。站在庞大的“月球1号实验室”内,我与队友们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月球稻”是人类最新研发的水稻品种。我们科研团队通过30年的辛勤耕耘,运用各种高科技手段,成功培育了新一批产量高、质量高的月球杂交水稻。  相似文献   

18.
2000年11月,中国发表《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在短期发展目标中明确提出“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的预先研究”。由此,我国月球探测计划开始“浮出水面”。在制定计划时,航天专家普遍达成共识:虽然我们起步较晚,但我国的  相似文献   

19.
2007年月10月24日18时,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嫦娥一号”先绕地球做椭圆轨道运动,经过四次变轨,于10月31日成功转入日月转移轨道,直奔月球,11月5日,月球将正式拥抱来自中国的“信使”,“嫦娥一号”将成为一颗真正的“月球卫星”.经过第二次、第三次的制动,“嫦娥一号”卫星绕月运行的椭圆轨道将逐步变为轨道周期127分钟、轨道高度200公里的环月圆形轨道.11月7日,  相似文献   

20.
2007年月10月24日18时,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嫦娥一号”先绕地球作椭圆轨道运动,经过四次变轨,于10月31日成功转入日月转移轨道,直奔月球。11月5日,月球将正式拥抱来自中国的“信使”,中国“嫦娥一号”将成为一颗真正的“月球卫星”。经过第二次、第三次的制动,嫦娥一号卫星绕月运行的椭圆轨道将逐步变成周期为127min、轨道高度200km的环月圆形轨道!11月7日,中国“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完成第三次近月制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