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秦孔子以"诗"为教,言修身当先学诗,强调诗的政治教化作用,即为"诗教". 后世推尊儒学,奉《诗》为经,"诗教"思想遂传承久远. 探其广传之根源,其一,"赋诗言志"[1]对春秋时期"诗教"思想的传播起到了极好的推介作用;其二,"独尊儒术"是"诗教"思想极盛于汉的重要原因;其三,封建科举取士制度是隋唐及此后"诗教"思想在士子阶层广为传承的根本原因;其四,宋元明清时期话,本小说、杂曲百戏等民众喜闻乐见的通俗文艺样式,也使"诗教"思想得以在市井细民之间广泛传承. 及至近代,虽因读经之衰落而致"诗教"思想沉寂良久,但今人若能在继承古之"诗教"传统基础上,假之现代科技之条件,丰富创新"诗教"之传播方式,必将有利于"诗教"思想之复兴,有助于"诗教"兴国之大业.  相似文献   

2.
本从《诗经》生成机制的角度,分析了《诗经》与周代讽谏制度之间的关系。指出:公卿列士献诗制是周代诸多诗歌采集制度之一。也是贵族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言志”是“诗”的本质特征。公卿列士通过献诗表达了自己对时政的看法,以辅助朝政。根据内容特征的不同,可分为颂声之作;怨刺之作:风化之作。这些作品经过乐官的整理、谱曲。收入典藏。成为早期的《诗》。  相似文献   

3.
"咏怀诗"是中国古代文人诗的主流,文人们咏叹更多的是"怀才不遇"的悲郁.究其原因,这一生存心态、文化情结的生成,既渊源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历史结构,也肇端于士文化特定的价值指向及士阶层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植根于士文化与官文化两种不同的存在方式及价值归依.  相似文献   

4.
本文重新解释闻一多"诗言志"三义回忆、记录、怀抱.指出诗乃"止于心上"即记录,与拍拉图"诗言回忆"同一命题;诗即"誌",是诗人以记忆为源,用语言记录审美意象,使诗美摇曳生姿;诗即"志",乃"心之所之",诗人的心态是诗的内在形式.呼唤把蕴藏在人民群众生活矿藏的诗美挖掘出来,记忆诗美、记录诗美、弘扬高尚诗美,表现崇高理想,显示中国作风、中国气派.  相似文献   

5.
王绩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开创者,也是唐代最早的隐逸之士.其诗多以田园山水为题材,描写隐居生活和饮酒的乐趣,于旷达中流露抑郁不平之感.本文拟通过对王绩咏酒诗的探析揭示其济世之志与隐逸之心兼有的矛盾思想性格及"人性归真"的人生观和生命情态.  相似文献   

6.
朱熹诗从多维艺术视角抒写了朱熹"士不遇"的情结,蕴含丰富的审美意蕴:壮志难酬、英雄失路的幽愤与失意是士之不遇的基本心态;孤傲高洁、横而不流的个体意识是士之不遇的人格写照;游于自然的情怀与"世间无处不阳春"的达观是士之不遇的精神超越;创办书院、著述讲学的人生实践是士之不遇直面人生的现实定位。朱熹"士不遇"情结生成的根本原因在于,一元化的社会政治体制及朱熹人生旨趣与社会现实的矛盾冲突。诗中"士不遇"情结的多维艺术描述呈现出朱熹心灵世界的复杂性与多元化,展示了诗人心理世界所固有的丰富形态和生动特性。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以"兴"论诗解诗的悠久传统,可以追溯到先秦。先秦以"兴"论诗,又以《论语》中的"兴于诗"(《泰伯》)和"诗可以兴"(《阳货》)二语最为明确。对"兴于诗"和"诗可以兴"的理解和阐释,古今学者多有分歧。综观学术界现有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类:其一,认为"兴于诗"与"诗可以兴"表达的是相同或相近的意思,两处的"兴"都与诗的审美特质相距甚远,而是以诗为背景及旨归,强调"诗三百"在修身、为政等方面的社会功用;其二,认为  相似文献   

8.
"闲愁"解     
情感充盈、敏感、细腻,乃是诗人的本色;而在人的丰富的情感世界当中,又以愁苦优伤,与诗歌渊源最深.因而,在中国古代的诗论中,多有"哀怨起骚人"(李白<古风>其一)、"愁思之声要妙"(韩愈<荆潭唱和诗序>)、"清愁自是诗中料"(陆游(读唐人愁诗戏作>其二)一类的议论.  相似文献   

9.
<诗经@魏风@硕鼠>"逝将去女"之"逝",注者多解作"誓"的假借,释义为表示决心的"誓言"或"发誓",这种解释值得商榷.本文认为,根据<诗经>的用字体例,用"逝,往也"即"离去"、"逃离"这个意义来释"逝将去女",不但词义有据,情理通顺,而且比诸多注释家释"逝"为"誓"的假借,同诗的主旨更切,于意更长.  相似文献   

10.
金农诗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诗人的人格特征在诗中有多方面体现。金农诗通过"鸥"、"鹤"、"菊"、"梅"等众多意象营造出意象体系,含蓄曲折地表现了作者的人格取向;又通过个性化的表现方式直接传达了作者狂放不羁、率真洒脱的性格和感情意绪。同时,金农的交游取向也突出地体现了其人格特征,他的交游网络除了和浙派人士具有特殊渊源者如卢见曾、鲍鉁等个别官员外,多限于浙派人士,其中以隐逸和布衣之士为其交游主体。  相似文献   

11.
<陈风>中三首"东门"诗非为"刺乱"、"疾时"之作,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此进行阐释文献所载"礼制"明其不可能为"宣淫"之作;五行观、自然观、思想观与时令等诸多因素的整合导致民俗化上层巫觋之风的现实性;对三首"东门"诗中内容有重点地笺释,以证其本义所在.  相似文献   

12.
张福清《北宋戏谑诗校注》《南宋戏谑诗校注》辑录了4270首戏谑诗,这是学界关注较少的一部分诗歌,有助于对宋诗作全面而深入的认识和把握.二者收集校注戏谑诗数量多而全面,校注仔细;考源察流,为"戏谑诗"命名提出了新的看法;辨析清晰,补充了已有笺释校注之不足,让读者更加清晰地认识宋代戏谑诗的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先秦儒家之所谓“士”,为仁义之士兼“异能之士”,即士之为士不仅要有以民为本的政治品德,而且要有安邦治国的行政才能。先秦儒家要求王侯公卿尊师重道、礼贤下士,而后者之得为如此,在其因竞相争雄而不能不竞相“养而择士”。先秦儒家于士之“养”态度鲜明,一是“可食而食之”,即指士农工商只是社会分工不同,就如同农夫种粟米,工匠造轮车,商人通有无,士“守先王之道以待后之学者”,亦是自“食”其“功”因而无可厚非;二是“富贵不能淫”,即强调士以“君子当功受赏”为晋身之正道,而断乎“不可以货取”。  相似文献   

14.
"文眼"就是文章中最有表现力、最能帮助读者理解整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或脉络层次的关键词句.在诗歌中,"文眼"就是"诗眼"."诗眼"是诗歌的主旨所在,是诗中最精采的词句.正如清朝的刘熙载在《艺概》里所说的."揭全文之指,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  相似文献   

15.
陈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诗歌理论批评家,"周光体"的魁首.陈衍把"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合一"作为诗歌的创作原则和批评标准,但他对"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并不是同样看重的,受清代浓厚的学术氛围的影响,陈衍真正推崇的还是"学人之诗".  相似文献   

16.
《左传》中的"诗以言志",指西周至春秋时士大夫在朝聘、盟会、享燕、祭祀等场合中,常常或歌《诗》、或赋《诗》、或诵《诗》、或引《诗》言志,微言相感。考诸《左传》《国语》中所载的歌《诗》事例及二书中所载的音乐理论,歌《诗》艺术有三个方面的审美效果:"美其声";"‘礼’化了的诗的乐章之义";"听音而知治乱,观乐而晓盛衰"。  相似文献   

17.
韩愈《南山诗》之“易”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山诗>是韩愈诗歌写景状物的代表作,首引后天八卦方位,以写南山位置之重要,又采汉赋之法为诗,诗中叠用五十一个"或"字,"或"句中连引<剥>、<姤>、<离>、<夬>四卦,以显南山雄奇之貌.韩愈本为儒家巨子,对易学熟稔于心,故本文试缕析<南山诗>中所引用到易学之"象",其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援用八卦的方位,以凸显终南山地理位置的险要;二,受<说卦传>的影响,铺陈且化用易象而成诗中之物象;三,深悟<易>取象之精髓,<周易>多人心营构之象,故<南山诗>之物象多非实写之象,取其象征之旨;四,体察易学观物取象,参赞天地之神,契取易学日月同功之用,故整首<南山诗>充溢着雄浑的气质,与韩愈此时愈兼济天下的志气相符.  相似文献   

18.
白洋淀在河北,古时候叫"燕赵之地".自古就有"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说法,但以孙犁、刘绍棠为代表的"荷花淀派"却写出了那片土地的柔情."文革"中,一批知识青年下放白洋淀,在那里他们写出了叛逆社会热爱自然的现代诗,形成白洋淀文学的另一个传统.本文试图通过"荷花淀派"和"白洋淀诗群"说明地域与文学结缘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古代音乐文学史上,以齐言或长短句为主要歌辞形式的歌曲创作并行不悖,宋人早已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李清照词"别是一家"之论,开宗明义即指出"乐府、声诗并著";张炎<词源>序中亦以为"声诗间为长短句".北宋太宗朝"乐府、声诗并著"的创作,王禹偁可谓典型.王禹偁有"谪居始信为儒苦"的生活,有"醉中官妓乞歌诗"的经历;有声诗<畬田词>,也有"乐府"(曲子词)<点绛唇>,而他总以"词臣"的身份,时刻关注"风谣"、"山歌"修教易俗的意义,反映了北宋立国之始文人士大夫对声诗、"乐府"(曲子词)功能的明确认识.  相似文献   

20.
<蒹葭>选自<诗经·秦风>,被誉为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朦胧诗.因其故事的虚化、意象的空灵及意境的隐喻,诗出以降,解诗者争讼不已.一是刺襄说,<诗小序>云:"<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二是招贤说,<诗沈>道:"盖下游为雒京,士之在周者,如见其在水中央,而不可得也.上游为开渭,士之在秦者,道阻且长而可致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