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言语交际是指通过使用不属于言语范畴的方法来传递信息的交际过程,通常被称为"无声的语言"。非言语交际在跨文化交流中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同文化背景下,非言语交际的含义会有很大差异,恰当的非言语交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表达和交流,从而促进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交流和沟通;反之,不恰当的非言语交际形式却可能给我们的交际带来障碍,甚至产生误解,造成严重的影响。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只有把握了各种非言语交际的正确含义,把它们放到特定的文化背景中,才能达到我们的交际目的。从常用的三种非言语交际方式来进行阐述,即面部表情、眼神交流和肢体动作。  相似文献   

2.
非言语交际是指通过使用不属于言语范畴的方法来传递信息的交际过程,通常被称为"无声的语言"。非言语交际在跨文化交流中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同文化背景下,非言语交际的含义会有很大差异,恰当的非言语交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表达和交流,从而促进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交流和沟通;反之,不恰当的非言语交际形式却可能给我们的交际带来障碍,甚至产生误解,造成严重的影响。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只有把握了各种非言语交际的正确含义,把它们放到特定的文化背景中,才能达到我们的交际目的。从常用的三种非言语交际方式来进行阐述,即面部表情、眼神交流和肢体动作。  相似文献   

3.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交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我们来说,研究国际交流的实际需要是使来自不同文化的人能顺畅、有效地彼此交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这种研究显得日趋必要。我们把来自不同文化的人间的互相交流称为跨文化交际(Lany A.Smovar,Richard E.Porter,Lisa A.Stefani 2000),如何有效、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涉及到许多方面。其中非言语交际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作者从肢体语言包括目光接触和身体动作以及环境语言包括时间信息和空间信息等方面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交际。  相似文献   

4.
人类的交际通常可分为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中国和西方在非言语行为上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不同文化通过不同的手势或动作传达相同的信息,和同一手势或行动在不同的文化中表达不同的意思。本文对比研究了中美两国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非言语交际形式的不同。首先介绍了身势学相关概念,然后从体势、手势、面部表情、目光接触、触摸五个方面对比分析了中美肢体语言的差异。从而得出了启示:我们必须注意本土语言和目标语言中非言语行为的差异,并在跨文化交流中加以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5.
语言交流是人类交际过程中的主要形式,但在这个交流过程中,副语言作为非言语交流方式,同样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只有将副语言和不同社会文化的交际规则进行对比研究,才能真正揭示出不同社会文化之间交际规则的差异和冲突。  相似文献   

6.
国际商务谈判是跨国界的商务沟通,这种沟通是通过语言和非言语两种形式的完美配合来完成的."非言语"同语言一样,都是文化的一部分.在不同文化中.非言语交际的形式并不完全相同.因此,要想进行有效的交际,在使用某种语言的同时就得了解说话人的手势、动作、举止等所表示的意思.  相似文献   

7.
试论非言语语交际中的人体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进行语言交际时,都会不同程度地使用非言语语进行交流.人体语是非言语语中内容最丰富的一种,不同文化中的人体语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规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进行交际的时候,对人体语信息要综合考虑,了解各个国家和各个地区的非言语语差异,正确使用人体语.  相似文献   

8.
非言语体系在英汉交际中的文化碰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言语交际体系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形式之一。它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存在着不同的表达习惯和解释惯例,导致了非言语交际在英汉文化中的碰撞。如体态语中的文化碰撞、副语言中的文化碰撞、客体语中的文化碰撞、环境语中的文化碰撞等。研究非言语交流中的文化差异对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人类交际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非言语交际符号和言语交际符号同样在人们的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它的隐性特征,往往被人们忽视.而其中的性别差异更是微妙.文章选择了几个非言语交际符号如目光交流、面部表情、手势、体触及副语言,并进行了性别差异的分析.通过了解这些差异,人们可以在工作与生活中成功地与异性沟通,在跨文化交际中成功地与异文化的人交流.  相似文献   

10.
口译是一种语言活动,主要是指在不同国度之间的贸易谈判或沟通中,进行的语言翻译活动。尽管口译是主要针对语言的一种行为,但是在实际沟通和交际中,有大部分内容都是非语言性质的。因此,翻译人员不仅要重视口译活动中的语言表达,更要重视非言语的交际内容和形式。不同的国度有着不同的文化,非言语因素也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口译者要了解两个国家的文化特征,知晓非言语因素在其国内代表的含义,进而正确的翻译出说话人想要表达的意思。本文首先对非言语交际的内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非言语交际在口译中的重要意义,分析了非言语交际手段在口译活动中的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11.
肢体语言是人类进行非语言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其内涵也随着文化环境、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的不同而呈现出一定的差异。要用外语进行有效的、成功的跨文化交际就必须学习和了解肢体语言在不同民族文化中的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12.
张才宏  许贵蓉 《双语学习》2007,(10M):192-193
肢体语言是人类进行非语言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其内涵也随着文化环境、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的不同而呈现出一定的差异。要用外语进行有效的、成功的跨文化交际就必须学习和了解肢体语言在不同民族文化中的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13.
不同的语言根植于各自的文化背景,文化是语言的源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受文化的制约。在非言语交际中,交际双方不仅进行信息的交换,又同时进行着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由于各民族文化之间天然的差异性,因此文化歧义的容忍度在非语言交际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交际体系在结构上可分为言语和非言语两大体系。在日常生活中,语言交际是人类进行交往的主要手段,但人们表达思想过程感情,传递信息的交际中,在依靠语言手段的同时也借助了大量的非言语手段,与此密切相关的非语言交际常常有着使前者相形见绌的交际功能。甚至在某些特殊的场合,人们只用非言语手段来进行交际。非言语交际与言语交际相互依赖,相互补充,又相互独立。言语交流通常用来表达人们思想,而非言语交际常用来表达人们的潜在意识和感情。非言语交际手段和言语交际手段不同,并无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之分。它包括除了使用言语之外的一切传递…  相似文献   

15.
体态语(也就是所谓的肢体语言)属于"非语言交际"范畴.非语言交际同语言交际一样,受到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打着不同文化背景的烙印.从人际交往的距离、姿势动作、面部表情等方面,对中国人与日本人的体态语进行异同比较分析,旨在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杨隽 《教育教学论坛》2012,(24):281-282
人类交际是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的结合,在人类的日常交际中,所有交际信息基本上是通过非语言传递的。可见在人的交际中,非语言的因素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而"体态语"同语言一样,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文化对非语言行为的不同解释,体态语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往往会产生误解。因此,要用外语进行有效的交际,在说某种语言时就得了解说话人的手势、动作、举止等所表示的意思,减少文化冲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7.
交际是一个各种符号行为相互的复杂过程,参与这一过程的有词语、声音、表情与动作.副语言作为其中一种非言语信息交流符号,在实际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确解读副语言符号是交际成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非言语交际是人们沟通思想、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它实际上是在特定的语境中使用非言语行为交流和理解信息的过程。由于非言语行为具有民族性和多义性,不同文化的人对非言语行为的要求是不同的,非言语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含义,因而有必要了解语境与非言语交际的关系:非言语交际的策略和手段的选择取决于语境;语境有助于非言语行为的解读。  相似文献   

19.
肢体语言是一种非语言因素,是教师在教学中为达到教学目的而做出的表情、眼神、动作和姿势的总和。在某些情境里,利用肢体语言进行交流,其效果远胜于言语交流。  相似文献   

20.
教育活动中的课堂教学其实质是师生之间知识与思想、情感的交流与合作,它主要通过运用言语语言来实现,但同时也需要借助非言语语言来弥补或丰富言语语言交流过程中的不足、不便、不当之处,从而使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交流更加地完善有效。尤其是在肢体语言、服饰语言、教具语言等非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