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杜威的“教育目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威的作品历来存有争议,其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更是如此。杜威的"教育无目的",一是指教育没有终结;二是指教育这个术语,本身没有目的;三是指教育没有外在的目的。杜威的"教育有目的",一是指教育活动是有目的的;二是指教育过程中存在目的。  相似文献   

2.
杜威将实用主义哲学与美国教育实际相结合提出了"教育无目的论",这一观点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哲学及社会思想渊源,它批判了儿童本位论、社会本位论等教育目的观。杜威并不是否认教育目的的存在,而是反对强制性的外在目的。杜威的教育目的观有很多积极的现代价值值得我们去思考。  相似文献   

3.
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认为教育是为了满足孩子生活的需要,培养他们生长的能力,在身心结合的活动中通过思考获得连续不断的经验。杜威"教育无目的论"中体现的民主思想与新课改的指导理念相符,对如何实现教学目标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文章从"教育无目的论"出发,提出实现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策略,即鼓励交流对话融入英语文化;联系生活经验获得语言技能;启发主动联想锻炼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4.
人们通常认为杜威是实用主义的典型代表,但杜威的教育思想与怀特海的"过程哲学"有着惊人的默契。本文以教育目的为视角,详细分析了杜威教育目的论中的"过程哲学"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对当今中国教育实践进行了反思,认为杜威教育思想中的"过程哲学"能为中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带来新的启示和指引。  相似文献   

5.
杜威的"教育无目论"实质是批判传统教育由行政当局依据社会传统制定抽象目的的做法。在杜威看来,教育目的应内嵌于教育的过程之中,考虑儿童的经验,能有效地适应和改造环境,促进儿童不断"生长"。民主主义不是外在于教育过程的一个抽象目的。民主主义的生活方式由于经验的平等共享,从而使教育的外部目的与内部目的实现了统一。  相似文献   

6.
张真真  李卫丽 《考试周刊》2011,(10):219-220
杜威强调"教育无目的论",即只存在教育过程内部的目的,不存在外部的目的。本文分析了《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有关教育本质、教育目的的论述,并与我国教育现实相结合,揭示了其教育目的观中蕴含的社会性目的。  相似文献   

7.
回顾杜威,教育无目的并非真正没有目的。“教育无目的论”以其教育本质为理论来源,阐释教育并非无目的,其目的真正体现是关注到个体短期与长期发展的和谐统一。从而给予我们现实关照,我们的教育目的理应是追求学习者慢成长的生活为目的。展望当下,其“教育无目的论”给予教育者一定的现实意蕴,聚焦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并帮助塑造自我;塑造自我的同时教予学生学会活在他人之中;不要只顾眼前得失而是培养终身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杜威"教育目的论"强调教育目的寓于教育过程、教育活动之中,不存在"教育过程之外的目的";具有"客观性"、"内在性"、"灵活性"等特点;浅析其意义及不足;我国教育改革的影响。一、杜威"教育目的论"我国教育理论界,普遍认为杜威是"教育无目的论"者,此结论主要依据以下两点得出:"我们在教育上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儿童是太阳……儿童是中心。""教育  相似文献   

9.
杜威明确提出了教育目的,与其著名的兴趣学说密切相关。他认为教育过程以外无目的,教育的目的就是其本身,而反对过于强调附加在教育自身之外的目的。杜威将儿童兴趣与教育目的联系起来,认为教育目的含有个人关心和热切注意的态度,不仅“遵循自然的教育目的,意思就是注意儿童爱好和兴趣的起源、增长和衰退”,而且教学“这种活动有一个重要的目的,或对他有兴趣”。这与赫尔巴特培养“多方面兴趣”的教学目的论以及现当代教育目标分类学中的“情感态度”目标遥相呼应,体现了现代进步教育与传统教育之间的共通性,对于我们深入认识杜威的教育目的论,并正确把握以兴趣为取向的教育目的和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杜威教育无目的论之背后所希冀的目的:建设真正民主主义社会,完善人的自身,使人自由幸福地生长、生活,实现人与社会一切的和谐。毋宁说这是一部分人的一个愿望,现实的社会生活各方面,包括文化教育的多元与矛盾,决定了一个实然的状态:人类没有共同的教育目的。企图即刻给定一个大众的教育目的恐怕是徒劳的;但我们可以在尽可能高尚的理想的指引下,助益于教育、社会与人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及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观点认为,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是由人类意志主观外在地决定的.杜威反对传统的从结果层面论证教育目的的观点,他以过程为切入点,提出了"教育无目的论".本文详细论述了牡威的"教育无目的论",并阐述了其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认为,教育在其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身的目的。“教育无目的”论反对的是外部强加给活动过程的目的,反对的是功利性的教育目的。其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强调学生的内在发展需要,追求教育本身的内在价值,弘扬学校的精神教育。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告诉我们:教育应具有一定的“无目的性”,教育目的应有一定的理想追求,教育目的应有一定的精神品质。  相似文献   

13.
杜威的教育目的观及其对我国教育目的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杜威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概述 首先,杜威概括、总结和分析了历史上曾出现的主要教育目的论。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他分析研究了西方历史上八种有代表性的教育理论,并从中概括出三种教育目的论:(1)自然发展论。以卢梭等儿童本位论教育家为代表,其口号是“遵循自然”,要求教育应顺应儿童天性的发展。杜威对这一教育目的论给予了高度评价,肯定以自然发展作为教育的目的,能使人们重视儿童身体及儿童个性的发展。但杜威也批评了自然发展论的不足,他称之为“唯一的缺点”,  相似文献   

14.
作为美国现代著名教育家,杜威的教育目的观经常被误读。教育并非无目的。所谓无目的,只是特殊语境下的一种表达方式,其中蕴含深刻的教育思想。重新解读杜威的教育目的观。对于认识教育的内涵、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人们对杜威教育理论的评价存在着两个误区。其一认为杜威反对外烁的教育目的,因为杜威否认"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其二,认为杜威的理论是人本主义的,因为他强调了儿童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本文从杜威的哲学观和社会观入手,重新对杜威的教育目的论思想进行批判性的反思并对学术界有关杜威的教育目的论主张的认识和评价再检讨。  相似文献   

16.
杜威的教育目的观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威的教育目的观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从四个方面阐述杜威的教育目的观:他提倡的教育“无目的”其实是“有目的”:严格区分教育的内部目的和外部目的,教育的目的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是外部强加的;着力于教育的现时性;注重教育的个体本位与社会本位的统一。其教育目的观对我国的现行教育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柳州师专学报》2022,(1):93-100
重新审思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是对教育价值密码的探索,也是对教育价值的解码。近代以来,教育目的表现为自然取向、社会取向、文化取向等三种形态,分别旨在培养自然人、社会人与文化人。杜威批判性地论述了这三种教育目的形态,对其优劣进行对比分析,由此引申和论证“教育无目的论”。“教育无目的论”是杜威关于个体的发展观、生长观与对民主社会追求的集中反映,其中关于教育目的的思考更是与如何促进人的发展、生长以及如何建构社会民主紧密相联。这要求当前学校教育要坚守教育的根本立场,关注儿童自由生长;回应教育的现实需求,遵循教育的生活向度;依循教育的民主旨趣,追寻民主社会建构。  相似文献   

18.
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强调教育目的寓于教育过程、教育活动之中。重新思考杜威“教育无目的论”有助于我们理解并推进我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9.
任何教育活动都是有目的的。教育史上长期存在着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之争。杜威的教育目的观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哲学及社会思想渊源,他主张教育即生长,生长的目的是更多的生长;教育过程以外无目的,教育目的寓于教育过程、教育活动之中。虽然杜威的教育目的观受到许多教育理论研究者的批评与质疑,但在今天,这种教育理论依然有很多积极因素值得人们去探索、去挖掘。  相似文献   

20.
美国传统教育改革的开拓者杜威的教育思想在整个西方教育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的教育目的观被界定为教育无目的论。要弄清楚他的教育无目的论需要首先研究教育目的,这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